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三峡大坝为何不提前把水放空「这些关于汛情的谣言有哪些」

三峡大坝为何不提前把水放空「这些关于汛情的谣言有哪些」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这些关于汛情的谣言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这些关于汛情的谣言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三峡大坝为何不提前把水放空

三峡大坝提前把水放空,航运、发电功能就废弃了,水库功能也就丧失了。

的确,三峡的总库容才400亿立方米,而坝址处年平均径流量是4000亿,库容系数才400/4000=0.1左右,三峡在长江干流上这么小的库容相当于你家身边的小水库,它的防洪能力确确实实不该是三峡水库表现出的能力,但没办法啊,库容多少是老天给的,我们不能左右的。

假如说库容达到4000亿,今年的大洪水还发愁吗?能够把全年的水装起来,一滴水不下泄,你只需梅雨期间,把大闸一落回家睡大觉吧。提前把水放空也就没有这个讨论的话题,也不会为此天天脑疼地计算着:三峡今天出库流量是多少发愁的问题。三峡库容小,今年多条河流水位超过98年大洪水,大家希望提前把水空,能解决问题吗?

一座水库要维持正常的基本功能,就要计算好防洪限制水位。水库汛期要担负防洪任务,对于我们国家的水库大部分处于季风区,降水变率这么大,防洪尤为重要,为此每座水库国家规定汛限水位,对于三峡来说,汛限水位是145米,这个水位承担着航运、发电等任务。145米的水位防洪库容达到220亿,三峡总库容约400亿,剩下的库容也不是很大了,才400-220=180亿,这对于三峡来说,这已经是最低水位,下面也没有多少库容了。

当然145米水位发电要受很大损失,但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有牺牲经济效益来换取长江中下游安全,防洪效益最高。但航运功能就不能因防洪停运,在没有修建三峡时,虽然航道受限制,小吨位水运还是存在的,三峡水库建成后,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如果全部把水放空,火力全开为防洪,船闸不能启用,修建了三峡反而把航运终止了,我们不能因“防洪”而废“航运”,解决了一个问题却诞生了新的矛盾。

三峡死水位是多高呢?

三峡水水库底孔是可以打开放空水库的,高程55米,大概跟原来的河床高程差不多,大约比原来河床底部高10来米 ,另外还有几个排沙孔,底部高程在75米,一般来说应该就是死水位了。

以75米来计算,汛限水位是145米,70米差的库容是多少?笔者还没有查到这个数值,145米的库容是180亿,70米差库容按100亿左右估算,全部把在三峡排空后,也就是多释放了100亿库容,这100亿的库容是什么概念?武汉现在流量是58000立方米/秒,仅仅是武汉100亿/58000=1.99天的流量,大约用2天武汉流量来废弃了航运、发电功能来换取,这可不是最划算的一笔帐,看来什么事情得有个最优,收益最大化的问题,

好了,啰嗦这么多,我们来看看来三峡水位是怎么设计的吧:

上图示意,对于三峡水库来说,防洪库容是145米,正常蓄水位是175米,这个水位之间航运、发电能保证正常运转,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至死水位75米,是兴利军容, 这对中下游工农业生产用水,维持好下游的生态平衡起到调节作用。把汛限水位以下水放空,并没有解决下游洪水问题,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所以三峡水库排空是没有意义的。

但凡是长江下游发了大水,三峡大坝总数被拿来背锅。尤其是6月29日三峡泄洪,正好和下游鄱阳湖倒灌、决堤等发生在同一时间。于是乎,三峡大坝泄洪导致下游决堤的说法不胫而走。很多网友都在纳闷了,为什么三峡大坝不提前把水放空呢?

这篇文章,我就来给三峡大坝正名,讲讲其中原因。

汛期已经放到较低水位

住在重庆、四川等地的人们都知道,三峡大坝今年6月左右已经把水库的水位降低到了较低水平,因为当地人感觉江北嘴江边水位明显变低了,沙滩都露出了一大片,这可见大坝的水位之低,腾出的库容之大。

下图拍摄于三峡上游航道,可见已经漏出了大量沙滩。

当然了,至于网友说的把水库完全放空,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大坝敢这样操作。

气象预报的不准确性

如果气象预报是100%正确的,那么当防洪指挥部接收到接下来一个月全部都是大雨天气,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提前放水,将水位放空,以利于后期的蓄洪。

然而问题就出在天气预报并非100%准确,尤其是三天以外的天气更加难测。

假设天气预报预测5天后连续大雨,三峡大坝因此而进行了放水,那么假设5天后并没有下雨,而是连续的晴天,你是否想过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届时恐怕“三峡放水导致四川旱灾”、"三峡放水导致粮食绝收”、“三峡放水导致鱼类死亡”等批评声又此起彼伏。

所以,正是因为气象预报的无法确定性,三峡水库只能保持较低水位,而非放空水位。

三峡大坝兼顾航运和发电

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型水利设施是只有一个功能的,三峡也是如此。三峡大坝在防洪基础上还要兼顾发电和航运功能。

而航运功能尤其是大型船泊的通行对长江的最低水位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们举个例子:

在2014年时,由于长江上游降雨量偏少影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段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当时测得长江宜昌水文站水位为38.38米,沙市站水位30.55米,都是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同期的最低水位。

如此低的水位使得长江上的船只频频搁浅,对长江航运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使得严重依赖贸易和货运的公司损失惨重,不少公司因此破产。

可见,长江航运对贸易、运输等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此外,三峡大坝的发电功能也需要水位支撑。要知道,三峡水电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在2018年的发电量就已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

正是因为三峡大坝的清洁能源供应,才保障了宜昌、湖北甚至华东地区的正常工业生产。

即使放空也无济于事

当然了,从可行性上来讲,三峡水水库底孔是可以打开放空水库的,放空后大概为50米,跟原来的河床高程差不多,大约比原来河床底部高10来米 ,另外还有几个排沙孔,底部高程在75米,这算是大坝的死水位了。

其实,按照145米200亿库容简单估算,三峡大坝排空到75米,最多也就释放100亿库容,这100亿的库容是什么概念?

武汉现在流量是58000立方米/秒,仅仅是武汉100亿/58000=1.99天的流量,一旦洪峰到来时的流量远大于6万立方米,也就是一天多的时间就再次满了。

上图示意,三峡水库防洪库容是145米,正常蓄水位是175米,这个水位之间航运、发电能保证正常运转,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至死水位75米,这对中下游工农业生产用水,维持好下游的生态平衡起到调节作用。

把汛限水位以下水放空,并没有解决下游洪水问题,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所以三峡水库排空是没有意义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并非没有提前降低水位,而是由于气象预报的不确定性、以及兼顾航运和发电的需要,才没有将水完全放空。所以,大家在讨论洪灾的时候,不妨给三峡大坝一些宽容吧。

这里是科学驿站,一个传播科学、传递价值的小窝,如果你赞同我的回答,那就给我点个赞+关注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建设意义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大坝枢纽

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可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并将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

防洪效益

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抗旱功能

下游大旱,三峡可加大放水力度增大下泄流量使抗旱局面得以有效缓解。

原归正转,回到话题。为什么不能提前把水放空?

不可能放空

三峡大坝是综合性的工程,其作用我在上面也讲到了,不仅仅是防洪。虽然建设初期的设计主要是水利发电枢纽,后来又加了抗汉,以及旅游业,航运作用。但是也并非仅仅是防洪。不能为了满足一个需求而导致另一个或者几个作用发挥不了,那可能是得不偿失。

大坝的设计,放空了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三峡大坝的防洪效益属于世界之最,但是假设提前排空,在不考虑影不影响其他效益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一般洪水不会低于60000立方米/秒,那么提前排空,多久又可以满。

221.5亿/60000=4.27天

是的,答案4天多一点。

漫长的雨季不是短短四五天就过去了,而且还考虑其他效益带来的经济损失。

我们都知道夏季的暴雨一般都是突降的,即使天气预报预测有可能有暴雨或者洪灾。但是,预测终归是预测,发不发生和降水量都是不可确定的。这么多的不可确定因素,谁敢冒然提前放空大坝蓄水。

总结

1.从时间上讲来不及。

假设天气预报预测一周内可能有暴雨甚至洪灾,那么合理的倾泻掉库存又得多少时间。221.5亿立方米,以30000立方米/秒计算,需要8-9天。时间上来不及。

2.后果谁来承担,其他效益会有多大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水库放空,船运、养殖业、洪水灌溉都面临瘫痪。

3.放空水,对下游又有何影响。

221.5亿立方米的水,全部在几天没倾泻出去,那对下游的人民财产安全会不会有危险,对长江下游的河流生态环境会不会破坏,这些东西都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考虑一个问题必须综合考虑。万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到此,大家对这些关于汛情的谣言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这些关于汛情的谣言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