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克里米亚发生恐怖袭击近60人伤亡,俄罗斯能找出来幕后凶手吗「俄罗斯遭遇恐怖袭击」

克里米亚发生恐怖袭击近60人伤亡,俄罗斯能找出来幕后凶手吗「俄罗斯遭遇恐怖袭击」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罗斯遭恐袭致9死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俄罗斯遭恐袭致9死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克里米亚发生恐怖袭击近60人伤亡,俄罗斯能找出来幕后凶手吗

这件事俄罗斯方面已经定性为一般刑事犯罪,而非带有政治目的的恐怖袭击。按照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话讲:“很明显这次事件是一中犯罪行为,正在仔细研究事件的动机和情况。”目前事件已经造成2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普京)

事件的凶手已经确认,是刻赤理工技术学院的一名四年级学生,名叫弗拉迪斯拉夫·罗斯利亚科夫。他引爆了事先安放在学校自助餐厅的爆炸装置,当时正值中午午餐时间,学生很多。爆炸发生后,现场一片混乱,很多人倒在血泊之中,尖叫和哭喊声不断,学生开始逃离。这时候罗斯利亚科夫开始向人群射击,他最后也选择了自杀。
(事发学校)

媒体采访了罗斯利亚科夫的同学,据他同学描述称,其是一个相对孤僻的人,朋友不多。丹尼斯·Y·格里德钦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格里德钦称其抱怨自身当前仅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所以对未来感到悲观。罗斯利亚科夫曾经在俄语社交媒体Vkontakte发表状态称,对于那些在小城市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是没有希望的。罗斯利亚科夫跟其母亲生活在一起,他母亲是当地医院的护士。讽刺的是当他母亲正在努力救治伤着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她的儿子。罗斯利亚科夫能犯下这事其实早有预兆,他曾经对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市的学校枪击事件很有兴趣,曾经表示想成为一名独行侠。那次袭击造成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丧生。
(罗斯利亚科夫)

从这可以看出一件事,克里米亚在被俄罗斯强行划入之后,并没有成为天堂,经济状况依旧很不好。从罗斯利亚科夫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抱怨来看,确实是这个样子。有很多网友用一种调侃的语气对这次事件进行了评论,逻辑就是“什么事都是美国干的,不是美国直接干的也是美国影响 。”从罗斯利亚科夫对于1999年科罗拉多校园枪击案的兴趣表明,罗斯利亚科夫受到美国校园枪案的影响(嗯对,影响!),所以这个锅也必须美国人背。罗斯利亚科夫同学还在袭击中结合俄罗斯特色,加入了爆炸装置,将伤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了。

(悼念死难者)

综上所述,枪击和爆炸案不一定哪个地方都有,但是具有暴力倾向和心里问题的人却哪里都存在。无论是枪支还是爆炸物都不是问题的根源,人才是,想要犯案习以为常了的工具就可以做到。不过这件事出了之后就有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其他国家是要向俄罗斯表达哀悼,还是向乌克兰表达哀,亦或者保持沉默?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俄罗斯媒体刚传出巴沙尔将访克里米亚,当地就恐袭。10月17日,克里米亚一所大学突发的爆炸案让当地局势复杂。

木叔注意到最近围绕克里米亚一事有很多消息,可以综合起来看看,特别是叙利亚局势或许也间杂其中。

首先,克里米亚和叙利亚关系越来越热

可能很多人以为克里米亚或者乌克兰危机,与叙利亚有什么关系?木叔提醒各位,其实这两个地方背后都有俄罗斯与西方势力的博弈。

俄罗斯塔斯社10月16日的消息称,克里米亚负责人到访了叙利亚,巴沙尔接见了他。双方讨论的话题很有意思——如何让克里米亚经济更好。木叔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好笑,叙利亚经济还不如克里米亚吧,他们到叙利亚来要援助吗?

会谈的结果是,克里米亚希望开通直航,吸引叙利亚士兵和平民,到这个黑海胜地度假。去年巴沙尔的三个孩子曾来到这里度假,并赞不绝口,这也成为克里米亚对叙利亚政府公关的一部分。

木叔了解到,虽然克里米亚建设了新的国际机场,但是2014年被俄罗斯吞并后遭到国际制裁以来,没有一架国际航班降落。

克里米亚人试图使大马士革的飞机成为第一架国际航班,可见“野心不小”。

其次,克里米亚大学的爆炸案发生后,克里米亚方面谴责乌克兰可能是幕后黑手

大学爆炸案发生之前一天,巴沙尔刚表态,如果明年日程安排允许,他将到访克里米亚。

俄罗斯将这则新闻大肆宣扬,认为这一方面表达巴沙尔对国内局势平稳的自信,对权力安全的掌控力度不减,同时另一方面也表示巴沙尔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越来越和俄罗斯站在一起,对西方示威的意图很强烈。

俄罗斯媒体称,此时的爆炸案显示出一系列问题:如果是单纯的恐袭,总要有作案的动因,很可能的一个原因是——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的顺利,以及巴沙尔对叙利亚局势的乐观,刺激了一些人。他们担心一旦俄罗斯从叙利亚“脱身”,那么今后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可能会更加强硬。

因此爆炸案既是对克里米亚“归顺”俄罗斯的不满,也是对叙利亚和俄罗斯关系走近的一次打击。潜台词是:当地局势不平稳,俄罗斯和叙利亚在当地的所谓合作不靠谱。

目前,克里米亚方面认定是一名男学生制造了大学爆炸案,但动因还在调查。即使如此,已经有克里米亚高层将幕后黑手指向了乌克兰。

克里米亚议会议长弗拉基米尔·康斯坦丁诺夫直言:基辅可能已经支持爆炸案,并说“在克里米亚的土地上造成的所有邪恶,都来自乌克兰当局。”

第三,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最近敏感复杂

最近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一系列事件,让当地局势蒙上阴影。

法国媒体注意到,部署在乌克兰东部冲突地区的欧洲合作与安全组织观察团在其最近的报告中,特别提到紧张局势加剧,比如其属下的一支巡逻队上周在基辅控制地区内遭来路不明子弹的攻击。

他们认为,在冲突地区实施的停火协议已是一纸空文。欧洲合作与安全组织观察团报道说,Donetsk地区上周一天就发生520起爆炸事件,远远高出一天前的240起。而邻近的Lougansk地区局势则相对好一些。

乌克兰国防部说,最近多名乌克兰士兵伤亡。比如10月11日有4名乌克兰士兵在东部亲俄分离主义控制区内阵亡,另有三人受伤。从2014年以来,这一冲突已造成上万人遇难。

10月16日,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例行会谈,欧安组织特别代表萨伊迪克呼吁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各方严格遵守停火机制。

因此,木叔认为,无论爆炸案究竟如何,未来一段时间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东部局势可能成为比叙利亚问题还要复杂的“热点”,各位需更加留意。


你怎么看待这个话题?

欢迎关注木叔,多交流!

普京的四大世纪工程之一的克里米亚出大事了,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克里米亚的一所学校发生爆炸与枪击,酿成19死50伤的惨剧,伤亡情况仅次于2004年9月1-3日发生在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别斯兰人质事件。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以武力为后盾,利用当地俄罗斯族人占据绝对多数的优势,以公投的模式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四年半以来,乌克兰问题的焦点实际上一直都是俄罗斯实际控制的乌东顿巴斯地区,而不是克里米亚,因而克里米亚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直到10月17日的这起枪击爆炸案的发生。吊诡的是这起枪击爆炸案发生后,俄罗斯的调查机构将其定性为恐怖袭击,然而,几个小时后,俄罗斯真擦委员会修改了定性,从恐怖袭击调整为谋杀行为。无论哪一种定性,都无法摆脱乌克兰因素,或许,普京不想在这个多事之秋激怒乌克兰,给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更多的口实、把柄?

1、10月17日,克里米亚刻赤市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发生了枪击爆炸案,凶手先是在学校的食堂实施了爆炸,引发了恐慌潮,以此为掩护,凶手向恐慌的人群大肆开枪,酿成了19死、47伤的惨剧,成为俄罗斯别斯兰事件后针对群体袭击造成的最大伤亡。

俄罗斯侦察委员会发言人彼得连科称,据初步检查,事件中的遇难者都死于枪击,而枪手是该校的一个四年级学生、18岁的弗拉季斯拉夫•罗斯利亚科夫,作案后自杀身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凶手品学兼优,俄罗斯克里米亚共和国行政长官阿克肖诺夫表示,凶手之前言行举止良好,从没有人怀疑过他。

俄罗斯跟美国不一样,私人不允许持有枪支,也从来美国发生过大型的校园枪击事件,如今却在普京的四大世纪工程之一的克里米亚发生了,这不仅是一件重大安全事件,似乎也是一个重大信号。

2、克里米亚刻赤市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枪击爆炸案,造成重大伤亡,俄罗斯调查部门修改事件定义,引发更大的关注,更大的疑问。

起初,俄罗斯的调查部门将这起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几个小时后,俄罗斯侦察委员会修改事件定性,将恐怖袭击改成谋杀行为。在还没调查清楚枪手大规模杀人的动机之前,重新定义事件的性质非比寻常。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定性,都无法摆脱乌克兰因素。俄罗斯方面起初定性为恐怖袭击,大概是把乌克兰当作假想敌了,几年来,俄罗斯经常指责乌克兰在克里米亚搞破坏,克里米亚刻赤市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爆发了枪击爆炸案后,俄罗斯调查机构就第一时间定性为恐怖袭击,应该是出于惯性、本能,毕竟克里米亚不是像车臣、印古什这种经常发生恐怖袭击的地方。

几个小时后,俄罗斯最高级别的调查机构俄罗斯侦察委员会介入后,修改定性,认为为谋杀行为,推翻了之前的恐怖袭击的定性,恐怕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控制克里米亚当地的恐慌情绪,更快更好地控制住当地的局势,因为谋杀行为更多的是孤立的治安事件,比较不会制造民众的大规模恐慌,以及对政府的责难。而恐怖袭击一般而言都是恐怖组织实施的,通常是团伙所为,孤狼式恐袭毕竟比较少,如果定性为恐怖袭击,无论是当地民众,还是克里米亚当局、调查机构还会担心会不会在克里米亚再次爆发恐怖袭击,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点发生?

其次,俄罗斯当局将事件的性质从恐怖袭击修改成谋杀行为,是在稀释萦绕在当地民众、政府与调查机构脑海中的乌克兰因素。现在是俄罗斯的多事之秋,俄罗斯不愿意因为这个事件去刺激乌克兰,再次引爆俄乌的外交危机——10月8日至19日,美国为首的北约九国正在在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州和文尼察州,与乌克兰军队举行“晴空2018”跨国空军军事演习;10月25日至11月7日,北约将出动约1万辆车辆、130架战机和70艘军舰,在挪威的空军基地、瑞典的卡拉科斯基地、芬兰的罗瓦涅米空军基地,举行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三叉戟接点2018”军事演习,让俄罗斯特别敏感的是北约的这次军事演习将在距离俄罗斯边境200公里的芬兰罗瓦涅米空军基地实施实弹射击。

3、普京执政俄罗斯18年,搞了四大世纪工程,使普京的权力、威望与地位空前高涨,分别是第二次车臣战争,获胜,奠定了普京的至高的威望与权力;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帮助巴沙尔稳固了政权,扩大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但受到西方大国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遭到土耳其的强力阻击,普京不得不放弃军事解放恐怖组织在叙利亚的最后据点伊德利卜,又遭土耳其背后捅刀子,推迟俄土两军在伊德利卜非军事区的联合巡逻,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胜利者的地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削弱,未来局势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俄罗斯利用私人军事公司瓦格纳的雇佣兵与俄军的“志愿兵”实际控制了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近期受到了乌克兰的反击,背后是美国在撑腰,顿巴斯地区的局势越来越动荡,让俄罗斯很紧张;普京的四大世纪工程中最稳定,最平静的当属从乌克兰吞并的克里米亚。

然而,现在连克里米亚也出大事了,这让普京不省心。俄罗斯侦察委员会还未完成克里米亚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枪击爆炸案,具体的案情,也就是究竟是孤立的谋杀行为,还是蓄谋已尽的恐怖袭击,还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克里米亚的平静估计要结束了,巨大的疑问是克里米亚会不会就此陷入动荡?

不管怎么说,克里米亚的平静的结束,意味着普京迎来新的大麻烦。而给普京一点儿安慰的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17日谴责克里米亚刻赤技术学校发生的爆炸和枪击事件,称这起袭击事件为一场“悲剧”,一起“可怕的谋杀”。

到此,大家对俄罗斯遭恐袭致9死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俄罗斯遭恐袭致9死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