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最不像汉奸的汉奸,明末名将祖大寿的墓为何在加拿大「通报东营恶性伤人案件」

最不像汉奸的汉奸,明末名将祖大寿的墓为何在加拿大「通报东营恶性伤人案件」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通报东营恶性伤人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通报东营恶性伤人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最不像汉奸的汉奸,明末名将祖大寿的墓为何在加拿大

特殊的汉奸祖大寿

对于清太宗皇太极来说,北京的崇祯天子并不是他的敌人,反而是他最好的朋友。因为如果没有崇祯皇帝在北京瞎折腾,单独依靠满清的国力,断乎是不能在顺治元年,就能开始对华夏将近三百年的统治。

祖大寿的事迹,就是这种现象最好的说明。


明朝崇祯四年(西历1631年),祖大寿在大凌河同清军交战。对于大凌河,清朝方面极为重视,为了能拔掉大凌河这个据点,皇太极可以说动用了清朝所拥有的大部分力量,来围攻大凌河。城外援助大凌河的明军,也被清军以逸待劳击退,逐渐的,大凌河据点陷入弹尽粮绝的状态。

祖大寿无奈之余,只好宣布投降皇太极,不过,这次祖大寿是诈降,在取得皇太极信任后,祖大寿诈称自己妻儿老小还在锦州,需要接出来安置,从而从皇太极那里巧妙脱身,回归明朝。

不过,上天注定祖大寿和满清有深厚的渊源。崇祯十五年,祖大寿在锦州,又一次被清军围困,大凌河的历史在锦州重演。祖大寿无奈之余,只好再度投降清朝。

对于前次诈降,皇太极并没有过于追究,反而赠予祖大寿高官厚禄。当然,皇太极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来,皇太极的理想是征服华夏,而想征服华夏并且建立统治,就需要有大量的华夏人才支持,所谓以汉制汉,事实上,这个执政方针,一直延续到晚清时代。二来,祖大寿的外甥,正是鼎鼎大名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因为山海关的拦截,满清的入关之梦,总显得遥遥无期,而倘若能通过祖大寿策反吴三桂,山海关将形同虚设。

因此,皇太极厚待祖大寿。

顺治十三年(西历1656年),祖大寿去世,被安葬于北京清河附近。

祖大寿的乔迁之旅

美洲大陆,对于古代华夏来说,是一片和华夏风马牛不相及的大陆。尽管近年来网上流传殷商东渡美洲的说法,但对于历史学界来说,这种说法仅有娱乐价值。

在明末,西方传教士将《职方外纪》一书传入中国,该书中对美洲大陆有着一定的介绍,但是,祖大寿在世的时候,是否知道美洲存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祖大寿绝对想不到,那里是他的长眠之地。

民国六年(西历1919年)左右,加拿大某博物馆打算收藏一些中国文物,其中包括明清高官的墓葬,用来收藏。

受博物馆委托的商人,看上了祖大寿的陵墓,最终,将祖大寿的陵墓以及附属产品(比如墓门、贡桌甚至坟丘)都全部买走,运到了加拿大。

从此,祖大寿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长眠,这算是真正的埋骨他乡吧!

明末清初,民族危亡之际,为了抵御清军入寇,诞生了一大批爱国将领,如卢象升、孙承宗等人。但是,犹如阴阳两面,汉奸这个“职业”从古至今从未断绝,明末时期的民族败类自然也毫不意外的层出不穷。

当时,有一批明朝将领投敌卖国,打开山海关大门,迎清兵入关,最终导致中原沦陷的吴三桂,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至今,吴三桂依然令人唾弃,然而,那个时代并不只有他一个人这样做,吴三桂的叔叔祖大寿,同样也是降清的汉奸。

祖大寿影视剧照

可是与其他汉奸不同,祖大寿虽然投靠异族,背叛了汉族,一生背负着汉奸的名号,但是,比之吴三桂、耿精忠等罪大恶极的汉奸,他却没有在世人眼中留下极坏的名声。

在降清之前,一直坚持在抗清一线的祖大寿堪称功勋卓著。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城时,曾被祖大寿军队的炮火炸伤,努尔哈赤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的严重伤势而病死。

因为宁远之战立下大功,祖大寿得以加官进爵,成了袁崇焕手下不可多得的良将。只可惜崇祯帝疑心太强,袁崇焕被冤枉下狱,害怕因为此事受到牵连的祖大寿,摧毁山海关后仓皇而逃。后来收到袁崇焕的招抚信,他才重新入关。

祖大寿墓

崇祯四年,祖大寿所带领的明军输掉了大凌河一战,只能被迫投降。不过皇太极对祖大寿十分重视,甚至以满族的最高礼仪接待了他,可是祖大寿并不愿意就此轻易降清,其实在他投降之前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后路。他以妻儿都安顿在锦州为由,告诉皇太极,他愿意假装回到锦州,帮助清军入关顺利夺取城池。

加拿大的祖大寿墓

皇太极大喜过望,祖大寿顺利回到锦州,但是他并没有夺取城池,反而是令人加强锦州防御,齐心协力抵御清军。直到松锦大战战败,苦守着锦州苦战一年,弹尽粮绝后,才又一次降清。虽然两次投降清朝,但是他都是在走投无路之下的被迫选择。

甚至,祖大寿的名声至今依然颇为不错,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祖大寿虽然最终投降了清朝,但是在此之前他抗清的行为是极为英勇的,称得上竭尽全力。最终降清,也是在松山大败、洪承畴等人投降之后,走投无路之下被迫的选择。

祖大寿画像

另一方面,祖大寿投降之后,从未有过助纣为虐的记录,堪称明末清初时期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因此,他自然远强于帮助清朝占领天下的吴三桂、洪承畴之流。被迫降清从无恶迹,虽然称不上英雄,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许多人对于祖大寿的观感并不很差。

加拿大的祖大寿墓

祖大寿跟随清军入关以后,顺治13年病死于北京,令人惊讶的是,网上却流传这祖大寿现在真正的墓地在加拿大的传言,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博物馆内,有座十分完整的清代墓葬,上面明确写着这是祖大寿之墓。根据这座博物馆的历史记载得知,这座墓地是1919年入馆的,当时给博物馆提供这座清代官员墓葬的人,是一个名为克罗夫茨的英国皮货商。

加拿大的祖大寿墓

原来当时博物馆拖在华的商人购买一座比较完整的明清墓葬,一直在中国做生意的克罗夫茨经人介绍买下了这座墓园。当时给他提供这种完整墓葬的是一个自称祖大寿后人的男子。

但是,在2013年,辽宁宁远出土了一座带有祖大寿残碑的墓葬,经考古学家考证得知,这才是祖大寿真正的墓地,至于那座加拿大的墓地,是当时的文物贩子为了哄抬物价所编造的假祖大寿墓地,所以,祖大寿墓其实并不在加拿大。

祖大寿的陵墓竟然在遥远的加拿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咱们先来看看祖大寿这个人,这个被称为“最不像汉奸的汉奸”。

(祖大寿剧照)

祖大寿是明末勇将,他出身于宁远望族,其祖上历代为明朝武将。到他的父亲祖承训时,战功赫赫,后因抵御蒙古骑兵立有大功,被提拔为辽东副总兵。

虎父无犬子,祖大寿长大后,也投身军旅,21岁时便担任靖东营游击。由于他能征善战,屡得明廷嘉奖,次年便被提拔为中军游击。

当时后金与明朝矛盾重重,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后,以“七大恨”为由,向明朝发起了战争。

在后金和明朝的多起征战中,祖大寿都身先士卒,表现神勇,为明朝立下汗马之功。

特别是在1626年的宁远之战中,祖大寿更以红夷炮击伤努尔哈赤,取得大捷。自此,祖大寿威名远震辽东,明廷亦把他提拔为辽东前锋总兵,让他负责驻守锦州。

然而,祖大寿的满腔报国热血很快就遭到了一记重创。

1629年,皇太极由于攻不下锦州及宁远,便从明军兵力薄弱的蓟门以势不可当的气势,直攻到北京城下。

一时北京告急。

在关外布防的辽东督师袁崇焕得知消息后,和祖大寿一道,带领关东铁骑迅速奔往北京勤王。然而由于崇祯听信谣言和宦官诬陷,不仅不让他的军队进城,还设计将他抓捕入狱。

祖大寿眼见主帅被抓,唯恐也有性命之忧,所以出城率兵奔回辽东。

后来,崇祯眼看京城不保,只得让在狱中的袁崇焕去信让祖大寿回援。

祖大寿为能救出袁崇焕,于是再率关东铁骑回援京城,解了围城之急。然而尽管他立下战功,又数次上奏崇祯,宁愿削职为民,只愿能赎出袁崇焕。可惜崇祯并不为所动,还是以凌迟之刑处死了袁崇焕。

(袁崇焕剧照)

事情发生后,祖大寿心寒不已。不过他还是收集旧部,继续镇守锦州。但他从此后就轻易不出军营,唯恐遭到锦衣卫的抓捕。

1631年,祖大寿奉命修建大凌河城城防,然而他尚未修完,便遭到皇太极围城。

事发突然,城内粮草只够支撑3天,祖大寿几次率军突围,都遭遇到金军的猛攻。无奈之下,他只能坐等援兵。

皇太极数次派人对祖大寿劝降,但祖大寿都不为所动。

可是城中的情形却让祖大寿心碎。眼看战马吃完,老弱也被士兵做了食物,接下去不用皇太极动手,城中士兵便会互相杀食。

为了能给大家留条活路,祖大寿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打开城门,投降了皇太极。

皇太极是个政治能力极强的人,他为了能早日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一直有心策反明将。所以当祖大寿投降后,得到了极为优厚的待遇。

祖大寿虽然投降了,但他的心里还犹豫着。他对皇太极说,他的妻儿老小都在锦州城中,目前锦州城里的明军尚且不知道他已投降,不如放他回去,作为内应,好一举夺取锦州城。

祖大寿的建议自然招到豫亲王多铎等人的反对。尽管皇太极考虑到祖大寿可能生变,但还是同意了他的想法。

果然,祖大寿回到锦州后,便积极组织人马,并加固城防,准备抗击清军。

崇祯听说祖大寿又反正了,很高兴,将他提拔为左都督。

不过,崇祯毕竟对祖大寿不放心,他接连3次下诏,要祖大寿进京议事。但祖大寿都以各种事由搪塞,牢守锦州,哪里也不去。

就这样,祖大寿又在锦州和皇太极战斗了10年,为保卫辽东积极奋战。

祖大寿对明廷的忠贞,让身为对手的皇太极非常敬重。再加上祖大寿作战勇武,又很有军事才能,这些让皇太极颇为爱惜他的才能。一心希望有朝一日,祖大寿能真心投降,为他所用。

所以,皇太极一边征战辽东,一边不断派使者和祖大寿联系,甚至还极贴心地表示,对他回归明朝,非常理解。

不过,任由皇太极如何对他推心置腹,祖大寿都一直不理睬。

(皇太极剧照)

1640年,为了能策反祖大寿,皇太极再次兵围锦州。

当时,洪承畴率兵13万前来支援,被皇太极阻断粮草。眼见洪承畴兵乱,皇太极趁机剿杀明军,最后俘获洪承畴,并劝降成功。

既无援兵,锦州城里的粮草也渐渐告罄,一切都如大凌河之战时一样。一年后,城中人人相杀而食的场面,再度上演。

祖大寿无奈,只得再次开城投降了皇太极。

祖大寿投降后,皇太极不计前嫌,对他恩宠如旧,并授予他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务。

不过,祖大寿虽然投降,但他却并没有为清朝卖命。攻打明朝时,只是在皇太极的示意下,给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不痛不痒的劝降信,自那以后,再无任何表现。

1644年,清军入关,在顺治迁都北京时,祖大寿也跟着到了北京城。

1656年,投降14年后,祖大寿在北京病亡,并被葬于北京近郊。

按说,祖大寿的历史也就到此戛然而止了。

时间转眼到了1918年,已经是民国初年。

话说英国皮货商克罗夫茨由于长年在中国做皮货生意,俨然是个中国通。

工作之余,克罗夫茨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中国文物。

有一次,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找到克罗夫茨,希望他能帮忙买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陵墓。

克罗夫茨几经打听和选择,最后在一个盗墓者的帮助下,找到了掩在茅草深处的祖大寿陵墓。

据说,克罗夫茨初见祖大寿陵墓时,便被其精美的雕刻惊呆了。在陵墓的正前方,是雕刻精美的石桌,两侧还分别立着两个近三米高的石人,气势非凡。

在得到安大略博物馆确认后,克罗夫茨花钱买下了这套保存完整的陵墓,并用货轮将之运到了遥远的加拿大,随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安大略博物馆。

恐怕祖大寿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去多年,居然做了海外“游子”。

(参考史料:《清史稿》)

到此,大家对通报东营恶性伤人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通报东营恶性伤人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