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是哪里人「67岁男子当街持刀砍人」

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是哪里人「67岁男子当街持刀砍人」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是哪里人

应该是关玉衡。

关玉衡(1898—1965),原名瑞玑,字以行,爱国民主人士。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1920年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参加两次直奉战争,升任营长。1926年随张作霖入关,任帅府驻京军务处长,后调任东北军炮兵参谋处长、兴安屯垦区公署军需处处长兼第3团团长。1931年9月处死4名日本间谍(中村事件)后逃入关内,参加东北义勇军后援会。先后建立开鲁后援会和辽北蒙边抗日义勇军,任右路军总挥,领导热河抗战。1935年到西安,任少将炮兵师长兼横山县县长,与中共联系密切。建国后当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1965年病逝,享年68岁。

抗日英雄关玉衡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或许有些陌生,对他的英雄事迹也知之甚少。1931年,时任东北军兴安区屯垦公署军务处长的关玉衡上校下令枪毙了日军间谍中村震太郎等四人,可谓是个有胆识的抗日爱国军人。

关玉衡是吉林宁安人,父亲关富绵曾任省议员。1920年关玉衡进入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郭松龄部任营长。郭松龄反奉被杀后,由于关玉衡与张学良有同窗之谊,关玉衡不但没有受郭牵达,反而任职大帅府警备处长。张作霖入关后,关玉衡就任帅府驻京军务处长,后任东北炮兵军参谋处长。

1931年6月25日,东北军在兴安岭屯垦区抓获日本陆军间谍中村震太郎等四人,日本人态度骄横,拒不承认间谍行为,反而指责中国军人俘获他们违反国际法。当中国军人从他们身上搜出地图等证据时,恼羞成怒的中村震太郎竟然猖狂地殴打中国军人。时任屯垦区公署军务处长的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了中村震太郎等四人。

此事很快便被日军侦得。日本人要求东北当局严惩关玉衡,关玉衡丝毫不俱日本人的淫威,要求与日本人对质。在事实和证据面前,日本驻沈阳总领事哑口无言。第二天,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人占领了沈阳。关玉衡躲开日军搜捕来到北平,任张学良的参议。日军抓不到关玉衡,残忍地迫害关玉衡的家人。关玉衡之弟被日军活活用铁钉钉死,抛尸江中;关的妹夫在狱中被日军折磨致死。关玉衡强忍悲痛,化名国尔家赴上海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2年,关玉衡重返东北,参加建立开鲁后援会和义勇军,关玉衡任右路军总指挥,多次率部英勇杀敌。此后蒋介石下令解散义勇军,关部在北古口被刘汝明部缴械解散。

关玉衡回到北平,何应钦等人指责他处决了中村震太郎引起中日关系恶化,关玉衡被关押,后被爱国组织营救。

1935年,东北军被调往西北“围剿”。关玉衡前往投奔张学良,出任东北军联络参谋兼横山县长。 西安事变后,关玉衡重燃抗日热情,出任横山抗日后援会长,与共产党人往来密切,曾秘密支援吕正操部物资,暗中保护共产党人。

1939年,关玉衡被国民党革职,解除了县长职务。此时关玉衡的长子关松军已加入359旅,关玉衡得知后,备感欣慰。

建国后,关玉衡回到家乡,历任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这位被总理称为“爱国民主人士”的爱国军人病逝,终年68岁。

关玉衡,(1898年一1965年),原名瑞玑,字以行,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父亲关福绵,是当时吉林省参议。

关玉衡不简单,他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与"九.一八事变″有直接的关系,他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就讲一下关玉衡将军的故事。

关玉衡年少时,性格豪爽刚直,17岁便抱定了为祖国守土保边的决心。1920年,关玉衡被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与少帅张学良成了同学。毕业后,参加了两次直奉大战,一直做到了营长的位置。1925年,关玉衡被张作霖委任为大帅府警务处长兼汽车队长。1926年末,任大帅府驻京军务处长,后又调任东北炮兵军参谋处长。1928年起,关玉衡领兵在兴安地区一带驻防。

再说,当时的日本窥视中国领土,侵略中国之心蓄谋已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1927年6月2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抛出臭名昭著的对华政策,确定了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方针。

1931年6月25日,东北军在兴安岭屯垦区佘公府四方台附近,查获了从事刺探中国情报侦察活动的中村震太郎等四名日本间谋,当时的东北军都是有血性的中国军人,岂容日本鬼子猖狂。时任兴安旾垦区公署军需处长兼第三团团长的关玉衡,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于1931年6月26日午夜12时30分,秘密处决了四名日本间谍,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中村事件"。

可以说,"中村事件"是引发"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日本借口"中村事件",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妄图把责任推给东北军和关玉衡未果。42天后,举世闻名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关玉衡进入关内,参加东北义勇军后援会,先后建立开鲁后援会和辽北蒙边抗日义勇军,任右路军总指挥,领导热河抗战。1935年到西安,任炮兵师少将师长兼横山县县长,组建抗日后援会,与中国共产党密切配合,积极对日作战。

1939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前夕,关玉衡被解除横山县县长职务,惨遭迫害含冤入狱。出狱后,因抗日报国无门,为生活所迫,先后到新疆、北平、南京、桐陵等地谋生。

1949年冬,关玉衡17年后回到哈尔滨与亲人团聚。1953年,回到家乡宁安。

历史没有忘记他,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伟人称他为"爱国军官"、"爱国民主人士"。

1965年,关玉衡将军病逝,享年68岁。

对关玉衡,可能知之者甚少。出生于1898年吉林省宁安县的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在电视剧《松花江上》展示的第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就是1928年关玉衡处决日本间谍的故事,他的这一举措为世人赞叹和敬仰!1935年,少帅张学良任命关玉衡为东北军少将炮兵师长,使他也成了有名望的少帅。全国解放后,从事民主党派工作,因表现突出,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65年关玉衡病逝,享年67岁。

关玉衡是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1898一1965),满族人氏,爱国民主人士。

1898年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牡丹市宁安市)。1920年入,任帅府驻京军务处长,后调任东北军炮兵参谋处长、兴安屯垦区公署军需处长兼第3团团长。

1931年9月处死4名日本间谍(中村事件)后逃入关内,参加车求义勇兵后援会。先后建立开鲁后援会和辽北蒙边抗日义勇军,任右路军总指挥,领导热河抗战。

1935年到西安,任少将炮兵师长兼横山县县长,与中共联系密切。建国后当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1965年病逝,享年68岁。

周总理亲切地称关玉衡为“爱国军官”“爱国民主人士”。关玉衡不愧为一位具有民族节气的爱国将军。

爱国将军关玉衡执着拥护共产党,深情发表来自心底的肺腑之言:“共产党的阳光普照着名族人民的心”!!!

我国少数民族作家乌.白辛同志亲题挽词,寄托哀思:

“生何欢,生逢乱世,血雨腥风,生灵涂炭,恨青山失色。塞北男儿,壮怀激烈,誓马革裹尸,冰霜铁甲,拔剑斩敌酋,白山峰火始于足下。纠纠武夫,肝胆照人。回首当年,驰骋洮儿河畔。看白浪滔天,应千年无愧。

死何畏,恰得其时,环宇澄清,人间改色,喜碧海讴歌。江南归叟,勤修史册,效龙飞凤舞,历数晨星,挥毫论功过,黑水尘烟跃然纸上,彬彬文士,鞠躬尽瘁。放眼来日,安仰牡丹江畔。听松涛韵语,亦万古安然。”

到此,大家对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