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银行大额存单为什么是按期发行的「大额存单新政」

银行大额存单为什么是按期发行的「大额存单新政」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银行大额存单为什么是按期发行的

银行大额存单按期发行,是由于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大额存单产品的推出,是人民银行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的决策,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

咱们国家步入利率市场化的时代后,先是贷款利率,后是外币存款利率,再是人民币存款利率,都已经由商业银行自主定价,人民银行不再干涉。

在这个情况下,推出大额存单,也是为了调节存款市场。为了保证刚性兑付,保证购买人的利益,人民银行规定,发行大额存单的银行必须事前报备,向人民银行和市场利率定价机制这个机构来报备,说明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规模,存贷款都有多少,开办了哪些业务,也就是做自我介绍,让监管部门了解自己的实力,说明我还是有能力去兑付的。

先是资格准入,再就是日常的发行管理。每年需要发多少,自己的家底有多少,都需要说清楚。正是因为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存单在市场准入方面有额度的控制,银行不能想卖多少就卖多少,所以,银行对客户这一环节,也要这么做。如果银行不这么做,让客户随便买,等到它自己的可用额度没有了,监管部门给的额度超了,那银行没法办了,还是卖不了大额存单了,还得停。

所以,银行要管理好大额存单,就得按额度发行,按期发行。在一年的总额度之内,根据市场情况和本行存款情况制定本年度的发行计划和具体的产品发行期数,每一期的发行利率,发行额度等都做详细的规划。在每一期产品都发售完了以后,本期产品就不能再卖了,或者虽然额度还没有卖完,但是发行期已经到了,则银行系统自动停止发售,把没有卖完的额度累积起来,再发行下一期。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银行大额存单热销,门槛高达20万元为何大家还愿意买

银行大额存单热销是有理由的,20万元的门槛不算高。

首先,大额存单很安全。

对于银行存款来说,追求安全是第一位的。大额存单就是银行存款的一种创新,安全性完全没问题。这是一个基础因素。

其次,核心在于,大额存单利率高。

存款也是一种理财,那么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就是本能。大额存单利率比一般定存利率要高。在基准利率上,上浮50%左右。这样大额存单收益就很客观,因为大额存单本身就是“大额”,这样利息收入就有明显的增加。如果是三千两千,利息收入就无所谓。

第三,重点是,大额存单还比较灵活。

定存如果没有到期,但又急用钱的话,提前支取是按照活期存款计算,很不划算。而大额存单是可以流通的,这样如果有急用钱的时候,利息损失不大。对于储户来说,有极大的裨益。

第四,20万元的门槛,其实也不是高不可攀。

现在这年头,20万元起步的存款金额,真的不高。

不说别的,201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8228元,一般四口之家一年就有10多万收入。想一下,这是人均。那么中国13.95亿人中,年收入三五十万的人有多少?

如果我们简单按照二八定律来计算,13.95亿人,20%是富人的话,也有2.79亿人口。

最后,有比较关键的一个因素:现在其他理财及投资方式收益下降。

这个收益下降,包括海量暴雷的P2P,这就不仅仅是收益下降,就是血本无归。其他的比如余额宝等,收益率也在持续下降。股市已经脆弱不堪;房地产调控继续保持。

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万起步的银行大额存单热销,也是应有之义。

银行大额存单热销,有两大原因,一是利率最高上浮55%,比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高出不少,二是保本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下降。

参考招商银行2018年的财报数据就可以知道,2%的人拥有80%的存款,一叶知秋,其他银行应该也能得到相差不会太悬殊的结果。

20万元的门槛确实不算低,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是2%的家庭有这么多存款,也能有数以千万计的家庭。

大额存单本质还是银行存款,同样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50万元以内本金和利息都有保障。实际上,正规大型银行破产概率是非常低的,因此存的多一些也没问题。

资管新规实施的核心是打破刚性兑付,降低金融风险,保本理财产品将在2020年年底之前彻底退出市场。对于银行来说,为了留住资金,需要有替代产品,因此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成为选择。

随着央行持续降准,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下降明显,这种情况下大额存单的优势凸显,安全稳定,收益率并不比理财产品差,自然会受到追捧。

国内高净值人群有数百万,家庭存款超过20万元的上千万,有企业主,有炒股赚到钱的,有高收入人群,也有拆迁致富的,还有炒房发家的,一些做生意的人也有赚到大钱的,大额存单的客户群体非常广泛。

不同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有一定差别,国有大行利率最低,一般上浮48%左右,大型商业银行上浮52%左右,而部分农商行城商行则上浮55%,利率最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最高达到4.2625%。一些银行有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4.18%,如果每个月拿利息放入余额宝或者民营银行,综合收益率可以达到4.40%左右,已经比理财产品收益还要好了。

最后,大额存单可以转让,部分还可以提前支取并靠档计息,流动性也不错,自然备受青睐。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20万起投的大额存单,之所以会受到市场普遍的追捧,其原因无非就是:第一,利率较高且安全稳定;第二,流动性较好;第三,没有可替代的理财产品。至于说,投资门槛较高,这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会是问题么!

大额存单,一开始推出的时候并不受市场欢迎

要知道,2015年6月份,银行大额存单(30万起投)刚开始推出时,并不受市场认可,其主要原因在于:

  1. 投资门槛较高,30万起投(2016年降低为20万元)。

  2. 2015年,大部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只上浮40%(3.85%),并不算高。

  3. 当时,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起投,保本保息,年化收益普遍在4%左右。

  4. 2015年,余额宝风头正盛,7日年化收益也能达到4%以上。

因此,银行大额存单,刚开始推出时,储户普遍不买账,主动到银行购买大额存单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2018年,大额存单开始受到储户的关注

这两年,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先后推出,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收益,大额存单、银行结构性存款才开始受到市场关注!

  1. 存款利率较高、且安全稳定!银行大额存单,会受到存款保险的保障,不超过50万元可确保100%安全可靠!再加上,其利率普遍可基准上浮50%(4.125%),甚至上浮55%(4.26%),还是蛮高的!

  2.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降低,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只有2.5%左右。

  3. 大额存单流动性较好,可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可转让、还支持质押贷款,十分的方便灵活!

  4. 据《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近700万元人民币)的人数为348万,而预计2023年该数据将突破546万人。大额存单,投资门槛虽高(20万元),但对于这些高收入的人群来说,这还是问题么!

总之,银行大额存单,存款利率较高、且安全可靠、流动性极佳,在没有其他保本、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可替代的前提下,自然就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咯!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大额存单,是无风险理财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比如像我父母这样的离退休金高的老人,每年结余十几万元。他们年纪大了,沒有脑为可以浪费,又不懂其它理财方法,也不愿意冒任何的风险,那高利率就是唯一要考虑的因素。这个产品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选择了。很省心!

凡是存款,己经失去了资本的狼性。那安全就是第一位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利率,是最没有野心的资本了。

是的,没有野心的人做的最大野心的事!这就是大额存单的内涵。

起步金额20万块钱,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买,那是因为大额存单有很多优点。

一是因为大额存单的利率高

大额存单和普通存款相比,利率普遍高。这是大额存单和普通定期存款比较来说的。

这要从大额存单的身世说起。大额存单自从面世那天起,就是商业银行调节存款的工具。

哪家银行想要吸收更多的存款,就可以把大额存单当招牌,多发行一点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的利率是在人民银行同档次同期限产品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上浮。

一般来说,银行规模越小,大额存单的利率越高。最高可以上浮1.55倍。

有些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起存金额越高,利率也越高。

二是因为大额存单安全性高

大额存单的这个优点,是和理财产品相比较来说的。

理财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比较高,但是理财产品它不一定能保证刚性兑付。

所以,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没有大额存单好。

存款本金那么多,20万块钱往上起步,存款人不但要关心利率怎么样,还总得关心一下本金是不是安全的吧?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不太强,注重稳定性的人来说,大额存单是理想的选择。

三是因为大额存单流动性好

我们在存了大额存单以后,如果着急用钱的话,可以采取质押贷款的方式,也就是把未到期的大额存单进行质押,等到有钱的时候再还钱,解除质押,这样大额存单应有的利息就不会受到损失。

大额存单还支持提前支取,如果提前支取,有些银行的大额存单是靠档计息的,也不错。

从抢购大额存单到负利率时代,我们的钱还能在哪里安放

中国离负利率还早了。许多负利率国家都是发达了国家,资本过剰。本国的投资受多种原因影响回报没保障。因为银行放贷的利率也很低。中国正在发展中国家,需要的资本大,吸引外资多。中国还是要继续使用国家投资为主,全社会个人和企业都要参与。银行也必须继续传统的儲蓄放贷为主力。中国还是要对外资投资,设置安全把关门堪。防止外资收购中国优质企业,操控中国的国计民生行业。防止外资大进快出,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安全可靠。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吗?中国人他们为什么要存钱呢?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都有钱,他们喜欢把钱存入银行,大额存单中老年人得到了实惠,那个时候大额存单每年利息4%至5%,目前这个大额存单高利息不会再有了,大额存单只有3%至3%,然而还是广大中老年人他们坚持存银行,老生常谈;养老防生大病,家里购房派用场。

现在的银行利息实在是太低了,尤其是最近物价飞涨,明显感觉我们的银行存款越来越贬值。

虽然不敢说现在是负利率时代,但与其我们把钱都存在银行任其贬值,还不如适当寻找其他的理财途径。

关于安全,我是这么认为的,存银行就一定安全吗?购买力越来越小,这叫安全?举个例子,存一百块钱,以前汽油六块钱一升能加16升,现在八块一升,只能加12升汽油了。

我觉得我们真该改改我们的观点了,关于理财啊,货币基金也有风险,似乎迄今为止没亏过,虽然灵活取用型的目前收益只有百分之二点几,但媲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日常生活开销的钱放在里面挺不错的。债券基金,也算相对稳妥的,收益比不过股票型基金,但是基本上年年正收益,高点的可以达到5%以上,个人觉得可以试一试。

咱这里就不推荐具体的品种了,只是改变一种思想吧,前提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最近各期限利率均值全面上升,大额存单为何“涨声”一片

保本银行理财已死:但结构性存款可以继续。未来,具备衍生品交易资质的银行会加大结构性存款发行。2018年前4个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大幅度增长,主要是为了突破存款上限的假结构性存款增长迅猛。未来央行很可能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放开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对存款利率上浮的倍数限制,从而大额存单会分流一部分当前保本理财的需求。

在多数固收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调的同时,为何大额存单利率却能持续上涨?对此,分析人士认为,监管考核是迫使银行高息揽储的原因之一。一方面,2018年5月修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对银行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需以长期稳定的普通存款作为负债端来源;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不断将资金投向回报高的金融产品领域,因此出现存款呈现理财产品化倾向,对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而言,不得不花费更高的成本来吸收存款。

“在转型期内,银行纷纷上调利率,将大额存单视作揽储‘利器’,但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银行负债端成本,其利率上涨具有不可持续性。”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认为。

不过,融360分析师杨慧敏则持有不同观点。其认为,虽然大额存单利率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银行的利差,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大额存单可以帮助银行摆脱对结构性存款等高息揽储的依赖,且可以缓解存款市场的恶性竞争,形成良好的利率传导机制。

总体来看,目前大行、股份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大额存单利率基本已上调至浮动上限1.5倍、1.52倍、1.55倍,基本已无上浮空间。“在利率上浮上限不调整的短期内,大额存单利率会暂时保持稳定,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杨慧敏认为。

目前市场中大额存单利率仍是固定利率为主,与市场利率趋势不相吻合。作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工具,大额存单利率被认为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在杨慧敏看来,目前大额存单的利率与货币市场同期限利率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有望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和引导下,提高大额存单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进一步缩短双轨利率的差距。

最近几个月银行的存款利率保持连续三个月的上涨,其中大额存单的利率来到了近年的高峰,不少中小银行都推出高利率的大额存单来揽储,同时大额存单的发行量也在增长,2019年第一季度的发行量增长97.33%,规模突破4.4万亿,可见大额存单“揽储神器”的功能越来越突显出来。

大额存单为何“涨声”一片呢?

1.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

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一开始还不明显,面临2020年这个过度结束期越来越近,资管新规的影响越来越大,资管新规表明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之前银行有不少投资者看中理财产品的高利率以及保本保息,打破刚性兑付后,这些投资者会转向现在的大额存单,毕竟大额存单属于定期存款,保本保息,大多数人都是愿意购买的。

2.大额存单性价比高

大额存单是定期存款的升级版,同样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最高可以赔付50万的本息,而且对比市面上其他理财产品来说是保本保息,收益率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大额存单支持提前支取或者赎回,也可以转名和质押,灵活性方面对于储户来说是很贴心的,所以大额存单可以说是性价比之王。

大额存单性价比高,追捧的储户自然多,所以各大银行都在提高大额存单的利率来揽收存款,同时银行可以按照央行的要求,提高市场资金流动性。

最后总结

目前来说,大额存单已经成为银行的揽储工具,一般来说中小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会比五大行高一点,而且还有活动赠品,有需要可以入手,下半年美国有降息的预期,可能对银行利率产生一点的影响,未来大额存单的利率预计不会继续上涨,会在目前的位置稳定一段时间。

大额存单产品利率较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更大,一般都是在50%左右,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在34%附近。这也正是大额存单的优势之一,随着假结构性存款被监管部门的严格要求,以及固收类产品收益的持续走低,大额存单成了各大商业银行的主要揽储利器。因此存款利率上浮也就不奇怪。

大额存单除了利率较高以外,它们的流动性也比较高,大多数都是可以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只能按照活期储蓄利率计息。此外,在计息方式上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比如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按季度或年付息到期还本。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前两种,但定期存款一般只支持一次性到期还本,仅有为数不多的“创新”存款产品可以按期付息。

从不同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比较来看,部分城商行或者农商行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则是处于中间水平,国有大行继续徘徊在低水平位置。

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农商行的各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幅度在52.92%-53.33%之间,城商行的各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幅度在50.55%-53.76%之间,股份制银行的各期限利率上浮幅度在47.35%-50.27%之间,外资银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46.88%-52.53%之间。而国有大行的各期限利率上浮幅度基本都是在50%以下,处于43.09%-47.70%区间内。

值得一提的是,大额存单对应的不同的个人认购起点金额,则存款利率相应不同。比如说20万元的和50万元的个人大额存单利率就不一样,就拿工商银行来看,如下图所示:20万元的个人大额存单1年期利率2.1%,30万元的同期利率为2.175%。还有一种现象是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倒挂。

▲2019年工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

总之,2019年以来,假结构性存款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而固收类产品收益又在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只能将个人大额存单当做自己的重要揽储工具。比起普通定期存款来说,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利率更贴近市场化水平,也是承担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角色。而定期存款利率则要受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

到此,大家对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