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所谓的专家收上万元的服务费用辅导填报志愿,真的物有所值吗「家长花费万元填志愿怎么办」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家长花费万元填志愿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家长花费万元填志愿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一些所谓的专家收上万元的服务费用辅导填报志愿,真的物有所值吗
针对一些所谓的专家收上万元的服务辅导报志愿的事情,想想只不过是新时代产生的新服务。
我想如果家长真正负责任的话,孩子报考志愿的事情不是考完试才想起来的,而且高中三年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讲到分数所占名次,不单纯是自己班级,学校的名次,考虑分数在市,省内的名次所占的位置。家长根据每次模拟考试都了解到孩子的实力情况,提前与孩子多进行沟通及看看孩子的成绩能够考到哪个大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孩子是自己的,一定不要在关键时刻全部依赖于所谓的专家,谁也管不了你的人生。
只要自己认真的思考,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参考报考志愿的大本书,都能选到合适自己孩子的学校及专业的。相信自己。
高考报志愿你们都是找报志愿的机构花钱请人给孩子报吗
志愿填报,对于考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要,无论请不请机构帮规划,家长都要了解报考规则和相关知识。即便您请了报考机构帮忙,他报的合不合理,您也不明白,志愿填报只有几天,如果您对志愿填报的规则不了解,怎么能填好志愿。
这位题主好,自从国家实行平行志愿以后,相对来讲,考生志愿填报滑档或落榜的已经不多了。但面临中国大学太多,开设的专业也特别多,作为我们家长由于平均忙于工作,考生忙于提分,没有过多时间来研究高校,专业。
山东烟台某中学
所以:
一、为什么会出现大部分考生把填志愿不放在重要事情上去重视导致进入大学后,专业不合自己,毕业就转行。
河南平顶山某中学
二、由于不研究高校录取规则,招生章程,高校分数及专业的录取分数、位次的变化规律和预测自己分数的可能性,导致很多考生保守填报,高分低就。
广州天河
三、就本人在历年指导孩子志愿填报中发现,有部分特有个性或者说偏执的考生干脆就选1-2所高校其他看不上也不填报;或者不拉开梯度填报导致脱档,进入征集,或一本掉二本,二本掉专科等等现象。
江苏南京
四、根据国家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制度都在推陈出新,没有时间及时去了解这些变化,也会让自己在志愿填报上输掉不少优势。如高校的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国家特设专业,高校特色专业等等。近期又公布了双一流的一流高校与一流专业等等。家长考生无法系统去做了解。
湖南常德
五、自2014年开始,志愿填报机构开始出现市场话,各类志愿填报专家也开始出现,说明这一个知识付费市代有市场需求。但作为家长考生要去辨别出来,适合自己的选择能够帮到自己的。知识服务需要的是沉淀和教育情怀。目前志愿填报认知度比较高的是北方,南方正在接纳。
吉林长春
六、建议多去听听一些学校组织的或机构组织的在线或线下公益讲座,对自己有很大帮助。行业里面有句话,7分成绩3分志愿,是有科学道理的。
最后祝愿取得好成绩,填的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志愿单。
高考志愿填报,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奢侈品,是补全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加强信息的精专度,相当于花钱买一个团队为你的孩子规划未来,一份好志愿,相当于多考20分!
举个例子:
请看以下对话:
家长:
我儿子强基计划想报复旦或上交,目标很明确,首选物理,其次数学。城市他选择了上海。
这样的情况是否需一对一咨询填报?
高报咨询师:
需要!他为什么首选物理,其次数学?非常熟悉这两个专业吗?了解比较过其他专业吗?
假设他的分数附近,上海的大学没有这两个专业怎么办?
其实上海的同济大学就没有这个两个专业!
孩子只是看好物理,这是典型的中学思维。
中学只有九门课程,大学有700多个专业,怎么能拿中学的课程去套大学的专业呢?
强基录取人数太少,必须考虑其他方案!
很多家长考生拘泥于中学思维,从来没想过大学有那么多专业。
从来没有想过上海和物理,可能是一对矛盾!
孩子和家长因为对相关数据及政策信息不了解,所以才固执。
物理在绝大多数院校,都不算热门,分数都比较低,如果孩子了解了这个事实,还会这样选么?
如果家长和孩子在报志愿这个关系到一生的问题上存在误区,就应该考虑找专业的机构合老师做好高考志愿一对一咨询。
————————
我是@职业规划咨询师陈小六,一名有温度的咨询师。
曾面试过10000+候选人,一对一职业规划个案100+,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个案50+。愿我刚好知道,而你刚好需要~
最好不要找报志愿的机构,他们会为了稳妥会给你找几个“就低的学校”,这样你孩子就亏大了。报志愿,还需家长多研究研究。多找一些报志愿书看看,结合孩子的专业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按各种录取原则算出综合分,查找所能报的学校近三年的录取情况——最高分与最低分及平均分,然后再比对一下,看能否入围,选择把握性大的学校列出来几个,优中选优。也可以让孩子加他心仪学校的老乡qq群(考完试后),了解一下去你那里的招生最低分……总之,求人不如求己。我当年就是这样作的。这是我当年做的表格,可以参考一下。
我对这个问题是这么看的,如果我们家长有时间和精力给孩子了解,那我们家长可以自己给孩子报而不用找机构。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又担心孩子自己报不好,那建议还是找机构报,专业人做专业事。不过现在报考机构较多,需要我们去甄选。
最后,建议家长无论是机构报还是自己报,一定要多去了解志愿,千万不要以为花钱买省心,你自己要是没有了解,将来你就无法分辨机构给你的方案是好是坏。吃亏的还是自己,自己家的孩子十几年的心都操了,不要在最后这一环节图省力,这样将来才能让我们孩子受益最大化。
违背父母的意愿,私自填报志愿,父母很生气,口口声声说这个家要散了。我该怎么办
志愿已经填好,事实已经形成。我认为你当前迫切要做的不是讨论谁对谁错,而是赶紧努力让你的父母亲消消气,免得他们因此事气坏了身子。因为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的父母亲不仅气的不轻,还近乎绝望了。
我是本科毕业生的母亲,我的经验可以让你父母亲的气消去一半,拿走不谢!
我的孩子当年填志愿时,因她之前自主招生取得了211大学专业任选的资格。
女儿本人的想法是填报师范专业,毕业后考取市级以上的公办学校都没问题;我的想法和她不一致:我是自己做教师几十年,尝尽了做教师的酸甜苦辣,感觉做教师很劳心,不愿意自己孩子再受我吃过的苦。结果女儿认可了我的想法,放弃自己的意愿,填报了当时许多人想进而进不了的金融学。
四年大学期间,女儿因为对金融学兴趣不浓,学习总是感到枯燥,学业成绩不如室友理想,导致自信心不足,甚至还影响了与室友友好相处。
毕业后,先后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干了两年,业绩不太理想。
作为母亲,这一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两年后的一天,女儿突然打来电话,说有一个进一家名牌教育机构的机会,她想去试试?
这一次,我没有阻拦,而是鼓励她去,并且教给了她我工作以来的一些经验。女儿一举成功!我也送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母女俩像是几个青兰对子,她把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给我,我把多年的家长工作经验、后进生沟通技巧等传给她,一来二去,我们都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可是,唯一遗憾的是,女儿因为起始学历属于非师范类,即便考取公办学校,未来的职称晋级还是个问题。
现在想来,如果当年我没有阻止她填报师范专业,那该多好!
亲爱的题主,我是@闲庭幽兰a愉阅 ,快把我的经历拿去跟父母亲分享吧!
另外,虽然你已经是成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是应该的,可是,父母亲毕竟是一直关注着你,处处为你着想的,以后遇事父母亲的意见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哦!你觉得呢?
大学是你上,书是你读,你填报了大学志愿,没有什么错!
1、到底是你读书,还是你父母读书?
既然大学是你上,书是你读,你按照你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有问题吗?我看一点问题也没有!
现在是填报本一阶段志愿吧?你成绩那么好,人这么聪明,我相信你填写的志愿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尽管放下包袱,等待佳音,等着收大学入学通知书!
2、兴趣是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感不感兴趣,对他的成功影响很大。“乐此不倦”说的就是,一个人,对某一项事情非常感兴趣,怎么做也不感到疲劳,不感到累。
相反,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那么,读书有可能味同嚼蜡,做事有可能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男怕入错行”!我认为,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是入错行!
两种情况,哪一种更能取得成功,不是很明显的吗?!
3、既来之,则安之!
现在,既然志愿已经填报,那就应该就事论事,既来之,则安之!
没准,你父母现在认为的丑学校、差专业,过了4-5年后就吃香了呢!或者,现在认为的好专业,等你毕业时,工作就不好找呢!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好好劝劝你父母,不要再生气了,不需要再在志愿上闹别扭,自寻烦恼了!
当然,最后,我也要批评你几句:这么大的事情,你确实应该和你父母事先好好商量一下,不管怎么说,集思广益总是好的;学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父母的意见,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习惯,一种谦虚的美德!
何况,你父母有可能看问题比你全面一些呢?如果实在商量不通,最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写志愿也不迟啊!建议你今后注意改正这个毛病!
以上就是我的回复,不知道是否喜欢?请给我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我是@德村 ,欢迎关注!
到此,大家对家长花费万元填志愿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家长花费万元填志愿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最新发布
-
潮汐公厕什么意思「潮汐公厕是什么意思」
2024-12-16 -
2021北京地铁8号线何时通车「北京地铁年底开通新线」
2024-12-16 -
日本长崎发生过什么大地震吗「日本连发30次地震是真的吗」
2024-12-15 -
战争中禁用的武器有哪些呢「加沙儿童无麻醉截肢多少钱」
2024-12-15 -
两个人一天的生活费,怎么都要50元「给女儿的生活费」
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