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小米模式被众多线上线下企业模仿的核心原因是什么「低价游现象」

小米模式被众多线上线下企业模仿的核心原因是什么「低价游现象」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低价游成了低质游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低价游成了低质游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小米模式被众多线上线下企业模仿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性价比

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是性价比。

一、小米手机2011年关注度最高的手机是诺基亚N9,4英寸电容屏,分比率480x854,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MeeGo系统,售价3498元。三星I9100,4.3寸屏,3889元;HTC G18,4599元;魅族MX,2999元。此时的千元机都是什么,摩托罗拉ME525不错,3.7寸屏,价格2200左右;诺基亚C7,价格2000左右。10月份,小米1发布,售价1999,CPU采用高通1.5GHz双核处理器,4寸夏普屏,基于安卓的MIUI系统。基本上属于3500元的性能,2000的价格,人们称小米为价格屠夫。

不可否认小米饥饿营销很恶心,但是手机的高质低价是实实在在的。

二、举一反三沿着技术的升级,小米总是把最新的软硬件以最具性价比的方式带给消费者。用心做产品,性价比才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手机之后,小米将性价比扩展到其他产品。2013年,小米移动电源,容量10400mAh,售价69元。同年,小米电视,47寸IPS屏,1080分辨率,售价2999元。2014年,小米手环,售价79元。

小米就是一个价格屠夫,没看中一个行业,其他竞争者不得不降价。

三、性价比小米和优衣库很像。物美价廉,高质低价,是他们的共同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达,人们已不愿意支付高的溢价。之前的竞争一直是,低质低价,高质溢价,甚至低质高价。追求性价比的小米,改变或促使友商进行改变。2015年,雷军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小米就是做的优衣库、无印良品和宜家的事,我们整个目标就是把东西做得又好又便宜。

我想主要原因是他短期将企业发展到了千亿规模,加速完成了传统制造业要积累20到30年才能完成的过程,并且保持了轻资产运作,是将互联网思维和制造业融合发挥到比较极致的企业,他在家电和小家电的突破,也引起了传统家电巨头的恐慌。

小米饥饿营销

最开始的时候还是诺基亚的天下,智能手机市场是非常冷清的,主要原因还是手机太贵了,随便一部智能手机都得三千左右,而有这些预算的话直接可以买部好的诺基亚了,从而导致了智能手机市场一直冷冷清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谷歌的安卓系统是从自己国家的消费者操作习惯出发的,这些习惯有的是不适用于国人的,所以大家也不敢尝试使用这总系统。

小米发展了这个商机,从两方面入手,打开了智能手机市场。

首先就是性价比

小米的新手机标价一直是1999,别的智能机都得三千多,国人对性价比这个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就有了一大部分小米的忠实用户

再个就是MIUI系统

从国人操作习惯与需求出发,定制了安卓系统,优化了界面显示,很贴合国人的审美标准。

两大条件满足了,小米外加上一些营销手段,让想买的用户总觉得买的人非常多,还得抢,更加大了对小米手机的好感。

而模仿小米的营销手段不是具体针对小米,而是针对国人的心里,大家思维里固定了某种模式了,必须按照这种模式来才能游鱼得水。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关注讨论更多相关内容

便宜、超值、天上掉馅饼……“不合理低价游”为何屡禁不止

便宜、超值是相对的,性价比高才是合理的,但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不合理低价游虽三番五次爆光而屡禁不止,我认为不外手买卖双方的原因。

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种不合理的低价游的屡禁不止,首先是有些旅行社挂洋头卖狗肉,靠蒙靠哄靠骗来吸引旅客上当,表面上价格很低,其实通过旅游项目之外的消费,来到达堤内损失堤外补,比如购物就是它们惯用的伎俩。其次有部分旅客的图便宜沾便宜是另一原因,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这些“沾小便宜吃大亏”旅客的”配合”,仅凭旅行者,是唱不成独角戏的。

商人逐利,只要有利益存在,即使是属于违法行为,很多人也会冒风险去做。

对于旅游行业,近些年出现的一些负面报道就屡见不鲜,其中比较多见的就是低价游陷阱。特别是针对老年旅游团,一些比较黑心旅游机构,利用老年人贪便宜,怕多花钱的心理,先利用低价游吸引游客报名参团,然后伺机带他们到一些旅游商品店购物,买的都是高价低质的东西。

虽然国家也在大力整顿不合理低价游现象,但是很多人还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时不时地搞低价游,然后坑游客的钱。

首先是低价游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其次是低价游是否属于违法不容易界定;

再者就是管理上存在的困局。往往我们能看到的事件,那都是游客收集了详实的证据,在网上曝光了,受到关注了,然后大家才知晓。不然在大多时候,游客遇到不合理低价游,维权投诉之路的成本是很大,很多时候只能吃哑巴亏。

总结:

我想说,良好的旅游环境,这对旅游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抵制低价游,打击借着低价游坑游客钱财的行为,这需要旅游服务从业者、管理者、游客本身等共同来努力。

首先是贫穷所致。旅游从来都是奢侈品,游客物质上的合理消费,换来的是内心精神上的丰盈。所谓“一分价格一分货”就是这个意思。真正富有而又热爱旅游的人从来不会选择“不合理低价游”。喜欢旅游不是罪,而不愿花钱却是过。

其次是行业管理不善所致。生活中的讨价还价只发生在菜市场和线下旅行社。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除了批准旅行社的成立和对对旅行社违章违法进行惩罚外,鲜有引导游客合理消费和宣传旅行社好人好事的。今日疫情下的旅行社几乎濒临死亡,管理部门对他们冷若冰霜。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国人“沾小便宜吃大亏”的劣根性。几千年来的古训“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劳致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于“不合理低价游”的从业者和消费者都是耳旁风。

总之,人得有骨气。徒步周边是旅游,骑行城市也是旅游,乘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轮也是旅游。合理消费,各得其所;互相尊重,开心旅游,旅游让生活更美好,不要让“不合理低价游”把你的生活变得更糟糕。

我来说说行业内部的潜规则吧:无利不起早,为什么屡禁不止,还不是因为低价旅行团是我们旅游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虽说现在监管越来越严,但按正常价格开团,利润只能有10%到15%,这还要去掉旅行社的人员开支,店面租金,肯定是不够的。大一点的旅行社和景点可以把门票价格谈到70%,住宿淡季50%,旺季80%。小一点的旅行社资源更差,但比例也差不了多少。不过旅游行业从来不是从门票及住宿环节赚取差价。主要还是靠回佣,以及签单避税,餐饮提成还有小费。

以上是常规开团的利润点,现在说说低价团的利润点。首先先把远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放出去,吸引那些有点小钱又贪便宜的中老年顾客,不怕顾客不花钱,就怕顾客不来。首先来了以后,根据数量多少组织好出发团内人员,尽量不安排熟悉的人或者一个地方的人一个团。道理你懂得。然后第一时间把这些人卖了。不是人贩子那种啊,我们叫做倒团,就是好多个地方的同行把人凑过去,让当地的地接统一受拢成团。按人头给我们提成。这是赚的第一笔钱。然后到地方以后,一般先以买门票或者保险名义统一收走身份证,让你无法中途脱团,这样你就成了牢牢待宰的羔羊了。当然宰你之前也会先给你点好处。带你们逛逛免费的景点,或者吃吃当地便宜的特色小吃。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在接送的大巴车上,开始宣传各种购物。你买了,导游有大把提成,你不买。呵呵呵,一个导游能有20种方法治你。而且还能把人群自觉的分化,你势单力孤又在外地,基本上选择了忍气吞声。总之,有些话不好说,但切记,低价团不是你儿子孙子开的,给你养老送福利的,人家不赚钱,大老远的给你拿交通住宿餐饮费用,带你白玩白逛。还倒贴钱让你开心,换做是你,你觉得可能吗?

唉!说白了还是存在贪便宜的心里作祟啊!其实大家都知道“不成对比”可是就往往心里作祟,听着旅游公司的宣传,导游的忽悠,然后就想着自己要勇敢的去做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就想着为什么幸运人就不能是我呢?好事也该轮到我头上了吧……稍微知道任何事情成正比的人都不会上当的!

“恶补式旅游”如何才能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幸福

看到这个问题我愣了一下,怎样才叫恶补式旅游。于是我查了一下,所谓恶补式旅游,就是指家长们,趁着假期,尤其是暑期带着孩子们出去旅游。因为平时没有机会旅游,只能在假期带孩子去恶补旅游景点。

因为时间关系,产生了这种方式的旅游,其实没什么。那么怎么样让这种旅游方式少些烦恼,多些幸福呢。可以这么去做:

1.出行前,和孩子沟通,一起商量去哪里旅游。

既然出去旅游,除了考虑时间,金钱,最主要的要考虑去哪里。不能一刀切,去父母认为好的地方旅游。而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商量,看孩子想去哪几个地方,自己想去哪些地方,最后大家一起决定要去哪里旅游。总之,少数服从多数。

2.出发前,做好攻略和准备

不管是和孩子出去旅游,还是我们自己出去旅游,都要做好准备,和攻略。不然会影响旅游体验。当然了如果嫌麻烦,也可以选择报团。

如果报团就要和孩子说好规则,必要时候需要约法三章,防止孩子不遵守时间,影响集体等等。同时也是让孩子有心理准备,要么一开始就不选报团。要么就要接受报团带来的便利与不便。

如果是自由行,那就和孩子一起商量需要带什么,想去打卡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想要做的事。比如去北京玩,是否要去看升旗,什么时间点去,商量着来。以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意愿。

3.旅游时,要照顾好彼此的情绪

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在旅游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遭遇,或遇到不开心的事。这个时候,家长们要注意了,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开心的事。教孩子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当孩子遇到不好的事,感到消极时,应该顾及他们的情绪,耐心开导为主。切忌大发脾气,这样大家都不开心。

4.寓教于乐,在旅游中长见识

在旅游中,父母可以寓教于乐,边游玩,边教给孩子知识。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学习和增长见识。

都说最好的老师,是父母。父母是孩子们的榜样,父母怎么做,孩子也会学着怎么去做。

总之,带着孩子一起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事物,用学习的心态去旅游吧。

所谓“恶补式旅游”,是国内扎堆休假、恶补旅游的一种现象,直接带来的结果便是交通拥堵、景区爆棚,增加了不安详系数,同时,不仅无法带来旅游的预约感,反而会让人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好不容易休个假,结果看到的不是风光景色、诗和远方,而是满眼的人山人海。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休假制度带来的扎堆旅游外,还有人们自身一些因素,比如攀比心和虚荣心,这些都导致了恶补旅游的现象。

旅游的初衷是为了诗和远方,愉悦的行走,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在短期内无法调和的时间矛盾里,少些烦恼,多谢快乐的旅行呢?

首先,提前做好攻略,尽量避开一些拥堵线路,错峰出行;

其次,去一些小众景点或者冷门景点,一样可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或许你才回发现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种玩命似的旅游,有点让游客消化不了,体验不足,劳命伤财,旅游的乐趣全部赶在奔波路上了。

这种现象,但对另外一些假期少的游客来说,也是没有办法,迫不得已。

所谓恶补式的旅游,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赶最多的路程,蜻蜓点水,奔波与更多的景点。推出这种紧凑型的旅游,如何少些,主要是平常难请假外出旅游无奈,在制约着他们。

以至碰上三天小假期,七天黄金周,不顾实际的安排冒险,超负荷的旅游计划。通常大家去黄山旅游,总是安排两到三天时间,游览整个区域风景。而这些没假期的游客,恨不得上午上山,傍晚下山。再赶去屯溪老街,或者是西堤,宏村古镇,玩命似的抢景。

从而导致在著名的景观点,驻足留念。而一些小众景点,都被抛弃忽视在一边。真正的景点文化底蕴内涵,却只知一二。

其实,推出这种紧凑型的旅游计划,不是烦恼和不幸福的问题。而是完全践踏了旅游快乐内涵。这种三天逛三个古镇,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不如三天逛一个古镇,或者两个古镇。这种静心式的游览。不说是震撼心灵,但也能让身心放松到极致。真正的享受旅游慢生活。体验的乐趣。

在旅游风景区玩的开心,自然就不会烦恼,幸福都会随时陪伴。旅游的延伸思绪,都会随时迸发新的旅游计划。

到此,大家对低价游成了低质游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低价游成了低质游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