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现在有些药品公立医院的价格和药店的一样,这正常吗「出厂价5万卖医院12万合理吗」

现在有些药品公立医院的价格和药店的一样,这正常吗「出厂价5万卖医院12万合理吗」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出厂价5万卖医院12万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出厂价5万卖医院12万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现在有些药品公立医院的价格和药店的一样,这正常吗

医院和药店一样很正常,都是暴利,亲身经历医院药店买的药比网上正宗大药房的贵一倍,这就是类似暴利实体店关门的原因,不要怪马云的淘宝让实体店关门,淘宝让更多牟取暴利的商店无法生存了,其实商家进货价很便宜的,出厂价更便宜,这就是为何生产力廉价,都去做虚拟实体生意了,赚一票是一票。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国家医改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公立医院医药养医现状。十几年来,公立医院是通过以下的“三步走”方式,逐步实现医院药价与药店相同,或者更低的。

下面就以在我国,被号称为“乙肝用药霸主”的国产药恩替卡韦为例,来看看如何通过3年的时间,从6.5元/片降到如今的0.62元/片,降幅超90%的!

药品零加成,让公立医院的药价接近药店

最初的医改是通过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的方式来,控制药价的。

起初乙肝药物恩替卡韦每片药店的零售价格大约在6.3-6.1元/片,医院购进价在6.5元/片左右,加价15%以上,到7.5元/片,作为该药的医院价格。

也就是第一阶段,恩替卡韦的医院价格为7.5元/片,药店均价价格为6.2元/片。相差1元以上。

通过零加成以后,该药在公立医院的价格为6.5元/片,与药店价格接近了。

集中采购,让公立医院的药价与药店一样

第二阶段的医改,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扩大该药在医院的使用量,采取以量换价,把该药的医院价格在6.5元/片的基础上,又下降了近一半,3.2元/片,但是医院要保证,一年的用量不少于2000万片。

这样,随着该药在医院的价格大幅降低,该药给药店的价格也降低至3.2元/片。

这样该药在公立医院的价格与药店一样了。

带量采购,让公立医院的药价比药店更低

第三阶段的医改,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最著名的是4+7带量采购的试点,即包括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7个省会城市,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这样简称为4+7带量采购。

4+7带量采购,把原先一家医院的集中采购用量进行巨大的放量,这4+7带量可以完成恩替卡韦一年销量至10亿片,这样该药的价格就降至0.62元/片,比该药在药店的价格还低。

总结:公立医院通过零加成、集中采购、带量采购的“三步走”方式,将药品价格降到比药店价格还低。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公立医院很多集采药品的价格仅仅与药店的一样,显见不正常。

正常的情况是,此类药品的价格应远低于药店。因为通过集采对药品进价的压榨,已经令人怀疑集采中标药品的质量是否有保障,再加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政策,药品的价格仅仅与药店的一样,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有些药医院药价比出厂价高

便宜的药,流通成本比药价贵,国家不允许医院直接向药厂采购,只有一层层的医药公司代理,中国总代理,华东总代理,上海总代理,地区代理,每层加价10-50%,反而是医院现在比外面药房还便宜。越是便宜的药中间成本越高

这是个伪问题,所有商品经常几道手后都会翻几倍十几倍,中间有各种费用。

简单如菜价,新闻上经常放农民菜价伤农,价格太低卖不出去,例如5角的田地的菜,要人工采摘,这都要算成本的,农民还要赚一点,蔬菜批发价开地田地采购,整车拉到城市,除去运输费用,也要赚一点的,进去批发市场,菜市场去零购,菜场要交管理费的,也要赚一点的,这翻了几倍了。如果是餐馆,五星酒店批发市场采购,也要赚钱的,10元的菜价成本6元左右,可能更低。菜价从菜地到餐桌翻了十几倍,几十倍,每一道环节都要算成本,还要赚钱的。

那说说药品,作为工业产品商业流通各个环节最后肯定十几倍,几十倍的。

药品生产出来,除去成本(生产企业的厂家,设备,人员工资,税等等)另外还要赚十几点到几十个点不等,看产品,这可以看上市公司药厂企业的财务报表,利润率,药厂到流通企业又要增加15到30点左右,可以看上市公司九州通企业财务报表,到了医院原来是加成15个点的,现在零加成了,我能告诉你现在医院的药可能比外面药店的便宜,医药批发企业到药店,药店又要赚钱的,几十个点不等,可以看上市公司老百姓,益丰等参考。而业每一个环节国家都要增值税发票要交税收的,我所知道的一款医院30元的药,出厂就是交5元左右的税给当地,增值税17%,这还不像菜可以直接拉到城市直接,药品每个环节都要认证,药厂一个GMP认证花几百万都正常,医药公司,药店要GSP认证都要花钱搞办公经营场所,设置人员等等,花的钱太多。

七七八八的各环节都要费用,药价就贵了,我所知道的做药的越来越不好做,中标价年年下降,很多企业因为药品价格太便宜,选择不做,不生产了,现在市面上低价药越来越少就这原因,其实最贵的房价涨了多少,你算算这十年,20年,药价涨了多少,国家一直在控制药价的。

大部分产品从出厂价到市民手上都翻了很多价格的,如服装的成本。

药品不同于其它商品,如果药厂研发的话,花的钱更多,例如治疗艾滋病的药,世界要花多少人员资金都研究的,研究出来如果申请专利,可以卖的很贵的,10年20年专利后可以仿制就可以便宜了,例如印度制药企业直接仿掉外国抗癌药,抗癌药基本都专利保护的,在中国几千几万的,在印度几百。

正常治疗的药品并不贵的,正常的商业流通运输配货费用医药公司都要8%的费用的

房租贵,税收高,人员工资,各种费用,所以出厂价到医院就贵了

相同的药品,为什么有些药店卖的价格比医院高很多

谢邀!

相同的药品,药店的药价比医院的高很多,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药店的药价比医院的低很多,你就要考虑药品的质量了!

首先,药店和医院的进药渠道不同,导致药品的价格有所不同。药店的进药渠道多样,受限较小;医院的进货渠道一般是统一招标,价低者优先,特别是常用药品。

其次,随着医改的进行,现在公立医院基本实现药品零差价,也就是说,医院以进价卖出药品,医院不靠药品的收入生存,药品收入对医院的贡献为零。而药店一般都会在进价的基础上有所加成,因为药店要靠药品的差价生存。

再者,相同的药品,医院的药品质量要比药店的药品质量有保障,现在医院进入药品实行两票制,药品生产企业到医药公司一票,医药公司再到医院一票,药品进入医院管理更为严格。还有,购入药品后,医院对药品的管理要比药店的管理更为严格。

最后,如果你不着急吃药的话,建议还是到医院开药,既便宜,质量又有保证。

祝您健康!

以北京为例,国家公立医院开药零差价,即医院提供给病人的药物是出厂价。药店不是慈善机构,药店卖药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他们卖药肯定比医院贵,而且贵很多。开药铺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这也是现在药店遍地开花的原因。

谢邀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实正好相反!药店药价普遍低于医院三分之一!低于蒲田系私立医院一半甚之更多!小编是药店仇人?为什么要胡说八道?举例:同样药六味地黄丸,医院比药店贵一半。报销百分之70,才比药店少2元左右。不要替黑心医院吹捧了?受害的是百姓患者!!

谢邀!

国家对全国医院药品出售是无成本的。

从而你在医院买不到的药在药店都可以买的到的。

医院目前的普通基础用药普遍比药店便宜很多,一般看病建议去医院。

一是有医生指导,二是医院的药便宜,三是医院有先进的检查设备,能摸清病情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再者回复下医院比药店贵的问题!

潜规则就不多说了,都懂!

在药店买药可以选择不同厂家的用药,因为不同厂家药品价格是不一样的,这个没有统一定价!但是效果是一样的,他们不敢偷工减料~

举个例,比如说盐酸西替利嗪这款药品,我就碰到过七八个标价!当然不同药店价格不一样,我说的是不同厂家的价格不一样~

可想而知~

为什么心脏支架的出厂价格和医院的出售价格差别很大

近年来,心脏支架的使用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

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统计,2000年至2011年的11年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数量从2万例增长到了40.8万例,增长了20倍。如此巨大的增长,到底是心脏疾病发病率突然增加,还是在本不该是用心脏支架的手术中使用了心脏支架?

曾有媒体报道,国产心脏支架出厂价只有2000至3000元,但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达到了18000元至27000元,进口心脏支架的到岸价只有6000元,到患者的价达到35000元至40000元,溢价惊人。

某市一位不愿具名的药械代理商称心脏支架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独家代理商、省级经销商或地市的次区域各级经销商、医院等环节。每个环节加价都在两成左右。到医院环节还要给主治医生回扣。如此之高的暴利,被层层瓜分,到了患者头上的,变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由于心脏支架通常来说属于大病统筹的范围,因此,这部分被层层抬上去的费用还要由医保统筹资金和国家财政资源来买单。

近年来增加的许多医患纠纷也有相当部分与心脏支架等这些高值耗材有关。

综上所述,心脏支架经过层层加价,到患者的价格已比出厂价多6_8倍。由于暴利的存在,而且医生参与了其中分配暴利的环节,不得不让人怀疑,现在增加的如此庞大的使用心脏支架患者,是真的都需要使用支架吗?还是部分医生为了牟取暴利而"误诊“呢?

到此,大家对出厂价5万卖医院12万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出厂价5万卖医院12万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