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外国国家的名字是怎么翻译过来的呢?例如韩国,为什么有些翻译结果为大韩民国「韩国要改国名」

外国国家的名字是怎么翻译过来的呢?例如韩国,为什么有些翻译结果为大韩民国「韩国要改国名」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韩国考虑改国名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韩国考虑改国名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外国国家的名字是怎么翻译过来的呢?例如韩国,为什么有些翻译结果为大韩民国

日本、朝鲜、越南的国名,包括泰国历史上的国名——暹罗,都与中国古代的王朝有着直接的关系。简而言之,这些国名都是中国古代的正统王朝所赐,日本二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所赐、朝鲜二字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越南二字是清仁宗顒琰所赐,暹罗也同样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换句话说,这些国名本来就是由咱们中国人命名的,或者是像朝鲜那样、先由对方提出几种选择方案,然后再由中国古代的皇帝选择其中之一并正式赐名。所以,这里面根本不存在翻译之说,因为这些国名从出现之初便是中文、汉字!

▲清王朝正式颁赐的“朝鲜国王之印”

(请注意,是印而非更高等级的宝、玺)

这里面还有一些小插曲:清嘉庆年间,清仁宗册封越南国王时,起初对方提出的方案是“南越”。因为南越国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诸侯国,其地域范围涵盖了中国的南方很多地区,清仁宗认为不妥,所以将“南越”二字对调,赐名越南并正式册封越南阮朝“皇帝”为越南国王。

▲清仁宗顒琰画像

当然,韩国二字有些特别,这是在日本侵占李氏朝鲜之后才出现的。日本侵占李氏朝鲜之后,为了彻底撇清清王朝与李氏朝鲜的宗藩关系,日本怂恿李氏朝鲜国王称帝、与清王朝“平起平坐”,故而将国名由明太祖朱元璋所赐的朝鲜二字改为了“大韩帝国”。因为彼时日本刚刚侵占李氏朝鲜不久,尚未在朝鲜半岛推行日化教育,所以彼时的李氏朝鲜仍然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大韩帝国”四个字命名时使用的依然还是中文、汉字。同样不存在翻译问题,因为“大韩帝国”四个字本身就是中文、汉字。

▲日本首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

至于现在的韩国,那就更加没什么可说的了。在二战结束之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长期都是由中国国民政府出资扶持的,金九等人长期侨居中国,中国抗战期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甚至还一度随国民政府内迁到了彼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大韩民国正式建立后正式停止使用汉字之前,汉字一直都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乃至大韩民国建立初期使用的主要文字。所以,“韩国”“大韩民国”同样不存在翻译的问题,因为它们出现之时就是中文、汉字格式。这里顺带说一说,韩国的全称是大韩民国,“韩国”二字只是简称而已,就像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一样。

▲位于中国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至于其他国家,很大一部分都音译。比如咱们中国周边的印度、巴基斯坦等等,都是直接音译而来。也有一部分是部分音译、部分意译,如大不列颠、新西兰,不列颠、西南是直接音译,大和新则是意译。再如美利坚合众国,美利坚是音译、合众国是意译。至于美国二字,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简称。当然,英国的情况还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历史翻译的延续或者叫做约定俗成也可以。晚清时期,彼时的国人根本搞不清英格兰和大不列颠的区别,索性就直接用英格兰来指代大不列颠,故而将其简称为了英国。但不管怎么说,历史上与中国存在宗藩关系的亚洲国家,国名基本上都是由中国古代的正统王朝所赐,是不存在翻译问题的,因为其从出现之日起,就是中文、汉字格式。

首先他们直到清朝末期还是中国的附属国,清朝快不行了,朝鲜终于可以称帝了,然后改国号,中国不是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吗,我们也改大韩帝国,但是没两年被日本占领了,就改大韩民国,直到现在,这只是汉语圈的称呼,英语圈还是south Korea

只要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基本都是直译,比如东京,人家也写作东京,读作Tokyo。韩语虽然现在不使用汉字,人家以前使用啊,大韩民国写作,대한민국 ,但是读作大韩民国。而且韩国以前在中国有成立临时政府,也是写作大韩民国。大韩民国是韩国的全称。

大韩民国来源

如果是西方国家或者不是汉文化圈的国家翻译就比较多样化,比如美国你知道叫America,这个也其实是音译,只是选的汉字就比较有讲究了。同样还有法国、德国、英国,但是有一些也是照搬日本的。因为日本跟西方国家接触的早,所以有时候也用汉字,我们就直接用了。

这并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人家国家的名字本身就是叫做“大韩民国”。

其实他们国家所称的“大”字那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周边如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家都是我们的中原帝国的附属国,他们接受了一套我们中原帝国制定的藩国朝贡的体系,而且也在各方面学习中原国家的文化,而这个“大”就是中原王朝的历史遗留。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国名中都会有一个“大”字,比如大明,大清“,而受我们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曾经就叫做”大日本帝国“。而韩国作为我们曾经的小弟,当然也不例外了。

早在明朝时期,当时的朝鲜太祖就曾请求大明帝国皇帝朱元璋册封国名,所以说韩国的”大“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当然过去是过去,可是在清末时期,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朝鲜基本已经被日本给控制了,而朝鲜当时的爱国人士就有许多流亡海外,组建流亡政府,名为”大韩民国“。

于是在独立后,韩国也就一直沿用了”大韩民国“这个名字。当然也肯定是有他们国家对未来韩国能够富强昌盛的一种憧憬吧。(虽然这种可能性几乎地低到没有)

大韩民国是韩国官方认定的中文名称,从1919年在上海成立流亡政府开始就有了,所以和咱们如何翻译没什么关系。换句话说,就和取名字一样,人家自己取个名字带了个大字,我们也没必要去纠结,又不是什么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也就认可了。

真要追究这个“大”字,根源还在中国。忽必烈称帝时,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为大元;朱元璋称帝时,定国号为大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定国号为大金,皇太极称帝时改为大清。注意,元明清这个是正式的国号,我们常说的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则都是美称,虽然官方文件中也会使用。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你懂的,所以日本也用过“大日本”这个正式国号,1936年时则正式称为“大日本帝国”。韩国也是如此,1897年朝鲜高宗建立大韩帝国,后来的流亡政府则延续下来,叫了大韩民国。

至于“韩”,则源于古时朝鲜半岛南部的部落联盟“三韩”(辰韩、马韩、弁韩),在中国东汉、三国时代,三韩的政权即被中原称为“韩国”,如《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记载:“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这是朝鲜半岛政权被称为“韩国”的最早记录。此后朝鲜半岛的许多政权虽然不以“韩”为国号,但仍以“韩”或“三韩”作为其别称而沿袭下来。后来,朝鲜高宗建立了“大韩帝国”,“韩国”也正式作为朝鲜半岛国家的国名出现。

至于非汉文化圈的国家,一般是音译和意译两种。例如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法国等大部分国家,都遵从了音译的原则。而黑山、冰岛,则用了意译。不过,在台湾地区,黑山的翻译是音译,称内哥罗/蒙特内哥罗或门得内哥罗。

到此,大家对韩国考虑改国名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韩国考虑改国名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