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苏联研究科拉钻孔有什么现实意义「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来了」

苏联研究科拉钻孔有什么现实意义「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来了」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苏联研究科拉钻孔有什么现实意义

科学钻井计划,是研究地球内部唯一- 一种能够提供直接证据的方法,被誉为伸入“地壳的望远镜”。

而位于俄罗斯科拉半岛的一个钻孔科拉超深钻孔,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

当时是处于冷战背景,美国在六十年代最先开展了科学钻井计划,也就是位于海洋的海洋钻井计划"莫霍计划”。

而苏联为了为了赶超美国的科研,动员了150多个部门支持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陆地科学钻井计划。当时苏联方面一共打了20个钻孔。其中最深的便是深度为12,262米的科拉超深钻孔。

在整个钻探计划当中,上万名科研人员,只有少数人参与到了此次行动,并且苏联政府回报了相当优渥的待遇,便是在首都一人一套房。并且工作期间的月工资水平达到大学教授一年的年薪 。钻井现场成立了十六个实验室对岩心进行研究。整个研究计划是在前苏联地质部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科拉超深井的钻探工作终止于1994年,到1983年,该井的钻探深度已经达到了12000米,为此,决定停止进一步钻进。

最后的262米是在1983-1993年间进行的,花了整整十年。停止钻进的官方理由是经费不足。

此后,研究仍持续了数年,直到2006年资金耗尽,俄罗斯政府无力支撑如此庞大的经费开销, 2008年,该地址被废弃,科拉超深钻洞口被生锈的金属帽盖严。

虽然耗费了如此大的人力与物力支持的钻井计划,并没有对地球科研有着明显的贡献。除了挖到了一些含金量很高的金矿,还有就是是大量氢沉积物。

虽然原因是因为苏联方面单纯是为了赶超美国,整个项目的科学目标并不是很明确,导致人类历史上规模浩大的陆地钻井计划,徒劳无功。

但科拉超深钻孔开启了陆地钻井时代之后,也顺势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巅峰,后来的陆地钻井计划,从动员,规模,以及支持力来说,都是望尘莫及的。

同时,它也在一起程度上为人们探索自然做出来卓越贡献。

科拉超深钻孔,一项超级工程。

苏联之所以挖掘这口井,倒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伟大,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经常发生一些奇怪的竞赛,而这项工程是最奇怪的:当时美国率先探测到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也就是探测到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限。

苏联知道后,也是不甘落后,为了打败美国,就召集科学家,于1970年5月24日开始勘探,它位于苏联科拉半岛上,一共开挖了3个井,最深的一个深达12262米,是世界上最深的钻孔。

据说,这个科拉超深钻孔还有很多灵异事件,比如当时芬兰有一家媒体报道,苏联一位知名地质学家狄米尔·阿撒哥夫博士说,他们挖掘到九英里深的时候,竟然从地洞里面飞出一头青面獠牙、长有翅膀的怪物。

不久后,他们将一台拾音器送下洞去,竟然接受到了阵阵凄惨的惨叫声,似乎有很多人在受到极大的痛苦。

甚至有人说这是地狱之门。

苏联为了这项超级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前面7000米的开挖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到后面则越来越难,比如在1983年时,科拉超深钻孔已经挖到了12000米,当时科学家还是决定继续挖下去,到1993年,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仅仅挖掘了262米。因为越往下,难度越大,1994年,科拉钻井终止钻探。

这项超级工程,可谓是投入巨大,花了20多年,参与的科学家月薪能达到当时大学教授的年薪,所有的钻探人员还能分到一套房子。

那么,这么巨大的投入,有什么有什么成果呢?科拉超深钻孔最大的成果是在开挖到9500米时,发现了富含金的岩石。

资料显示,从该处取出的岩石,含金量达到80克/吨,要知道,只要含金量能达到4克/吨就具有商业开采价值了,而在地球表层很少能找到含金量超过10克/吨的矿层。

可以说,这里几乎是金子的宝藏。不过,2008年科拉超深钻孔被废弃了,洞口也被生锈的金属帽盖得很严实。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我想这项超级工程对于人类了解自然也有一定的帮助。

到此,大家对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