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商汤科技获得阿里巴巴15亿人民币投资,如何看待BA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海康威视裁人」

商汤科技获得阿里巴巴15亿人民币投资,如何看待BA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海康威视裁人」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康威视大规模裁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海康威视大规模裁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商汤科技获得阿里巴巴15亿人民币投资,如何看待BA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

人工智能领域可谓现在的“最强风口”,已经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像水和电一样,正“入侵”人类生活方方面面,逐渐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国内互联网企业三巨头的BAT,也都纷纷布局AI领域。

如果排个队的话,百度布局最早,阿里次之,腾讯入场最晚。

百度——想要利用AI彻底转型

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做到成功转型,以至于BAT的名头都快要不保了。但也正是因为错过了上一波发展的机遇,所以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最早。

在百度对外公布的AI生态开放战略全貌中,包括了前端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DuerOS和自动驾驶Apollo开放平台,以及后端的百度大脑和智能云。

可见百度期望以此来弯道超车,撕下过去传统互联网“搜索公司”的标签,All in AI。

阿里——不强调技术本身,更重视技术应用

阿里巴巴很早就开始将人工智能运用在电商、物流等零售服务业务体系内。此外阿里巴巴在2017年推出了“NASA计划”,并且建立了达摩院,致力于新技术研究,涉及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

腾讯——入场虽迟,但积极蓄力

腾讯在2016年才成立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应用,AI Lab聚焦的基础研究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并根据腾讯业务提出游戏、内容、社交及工具平台型AI四个应用方向。

由于起步最晚,技术研究落后较多,想要通过投资优秀AI公司以及招募优秀人才来弥补底层技术上的短板。目前,腾讯已先后在美国投资超过5家从事深度学习、视觉学习、临床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即服务的AI技术公司,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最活跃的投资者。

现在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出现的就是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基础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未来,人机交互,机器与机器直接交互,动物与机器交互,所有物体之间的交互,语言不再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所有事物都以信息来交互,沟通,决策。这些发展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财经》记者近日独家获悉,近日,阿里巴巴向AI独角兽公司商汤科技投资15亿人民币。这应该是截至目前AI领域最高的单笔融资金额。包括阿里巴巴投资部的一位投资人在内的多位投资人都向《财经》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但商汤科技尚未公布这一消息。

这家公司是目前AI创业公司中的头部企业,今年7月宣布了4.1亿美元的B轮融资,11月商汤宣布获得高通的战略投资,金额为数千万美元。

阿里巴巴:寒武纪,旷视科技,深鉴科技,商汤科技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投资动作不断:今年8月,投资了AI芯片公司寒武纪,11月,又领投了另一家AI芯片公司耐能。而旗下的另一个重要投资部门——蚂蚁金服投资部——也投资了两家AI创业公司,旷视科技和深鉴科技。

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是中国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的两家头部公司,商汤科技这一轮融资后,估值在30亿美元以上,旷视科技科技则大约20亿美元。但双方的业务有区别——旷世目前将重心放在安防和金融两大领域,商汤则是侧重横向发展,未来会拓展更多不同的领域的技术应用。

商汤科技在完成3轮财务融资之后,开始引入战略投资。今年11月5日,商汤科技宣布获得通信巨头高通的战略投资,但高通并未公布具体投资额。高通副总裁兼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表示,商汤具有平台级能量的AI公司的可能性,“尽管目前中国AI公司的估值都偏高,但中国AI应用的市场非常大。”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深度学习算法。与大多数搭建在已有底层系统的AI公司不同,商汤最大的特点是原创了底层算法平台,再将技术赋能于其他行业。在此次融资之前,相比多家已经有BAT投资背景的AI创业公司,商汤科技一直是中立的形象,投资方几乎都是财务投资。甚至有不少行业人士曾经认为商汤可能会成为BA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对手。

但热门领域的热门公司似乎都逃脱不了“站队”的命运。

除了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也在加码AI,近期百度投资了AI创业公司声智科技、中科慧眼等,并计划在2018年投资10家以上的AI创业公司;腾讯则在11月份连续投资了三家智能机器人公司。

一位AI领域的财务顾问认为,这些信号表明巨头们都对AI入口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BAT手里虽然有海量数据,但是都没有创业公司纯粹做AI的基因,”他对《财经》记者说道。

他强调,头部AI公司目前估值高企,除了BAT等巨头或者政府基金,其他投资方很难再进入了。

今年7月,商汤科技CEO徐立曾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客户数量超过400个,包括美图、小咖秀等相机APP,OPPO、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另外商汤还与中国移动合作,在各地的营业厅设置身份验证系统。目前正在风口上的AI安防也是商汤重视的领域,目前已经与深圳和重庆的公安部门展开合作。

引入阿里的投资之后,除了能获得大量的资金来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拓展商业领域,阿里的各个平台产生的海量用户数据,也能够为AI的训练提供丰富的养料。而与此同时,阿里的多条业务线,包括马云重点强调的“新零售”都能应用到AI的技术。

对于阿里来说,AI毫无疑问是非常具有投资潜力的领域,像商汤这样的明星头部公司,也拥有很高的未来想象空间,上述阿里投资部投资人表示:“阿里持续看好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来生活场景中的商业化前景。”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商汤是一家很神秘的公司,除了公司庞大的技术团队,在商业化落地方面的具体情况,公司鲜少谈起。一位知名AI公司的创始人对商汤的估值和商业化规模是否匹配表示怀疑,“商汤的估值甚至比收入高出十倍的上市公司还要多很多。”他对《财经》记者说道。

根据一份做过AI领域调研的投资机构内部资料显示,商汤科技2016年的收入约为2-3亿人民币。

近日商汤科技创办人汤晓鸥在接受路透采访时,透露了公司正在计划IPO,商汤对此给《财经》记者的回复是:“公司有未来上市的计划,但并无具体的时间表。”

但此前,多位AI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商汤科技已经与投资方签订了对赌协议,需要在未来几年内尽快上市。

一般来看,如果公司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约定上市时间,但到期违约无法上市,且董事会没有批准延期条款,就会触动强制回购,大多数情况下,投资方会根据年化12%的复利,回购股份。

要撑起这么高的估值,并在短时间内上市,以公司目前的收入还有差距。但以商汤目前的行业地位来看,上市或是成为巨头公司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关村并购母基金合伙人吴巍认为,AI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足以撑起十家,甚至几十家大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握重金的阿里完全可以把不同细分领域的赛道都投了。”他告诉《财经》记者。

AI公司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高额融资之后,商业化落地迫在眉睫,相比财务投资,引入巨头的战略投资更利于商业化的推进,而对于巨头来说,这也是争夺AI入口和话语权的快速路径。

到此,大家对海康威视大规模裁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海康威视大规模裁员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