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沙特和俄罗斯为啥不减产石油,到底有何意图「沙特 国王」

沙特和俄罗斯为啥不减产石油,到底有何意图「沙特 国王」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沙特国王医学检查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沙特国王医学检查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沙特和俄罗斯为啥不减产石油,到底有何意图

近来,由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油价大跌。3月30日,美国WTl原油一度趺到20元/桶,布伦特原油一度跌到21·6美元。这个价格逼近了俄罗斯石油生产的成本价。俄罗斯每生产一桶油为17美元,显然,形势对俄罗斯较为不利。上个月,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组织曾与俄罗斯谈判,谈判的目的是产油国在原有的基础上削减产量150万桶/日,但俄罗斯没同意。为此,沙特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降价销售石油,每桶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价7一8美元,国际原油市场哀鸿一片。

首先受到打击的是美国的油企,美油是成本较高的页岩油,低于40美元就无法生产。所以,随着油价一路走低,美油早就开始崩溃。但,事到如今,俄罗斯也感到了一阵寒意。俄罗斯油价的底线是25美元/桶,这样的低油价,俄罗斯可以坚持10年,但,现在油价已低至20美元关口,显然,俄罗斯就抵抗不住了。俄罗斯为什么坚持不减产,宁愿低油价呢?可以肯定,俄罗斯就是要让美油出局。美油的生产成本远高于俄油,在国际市场上最没有竞争力,但,美国一直运用政治,军事手段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在欧洲的行情。


俄罗斯的不愿失去欧洲市场,而且,俄罗斯有计划在欧洲扩大自己的销售份额,俄罗斯不仅要与美国在欧洲争夺市场,也要与以沙特为首欧佩克国家争夺。俄罗斯在欧洲占有地利优势,无论是平时,还是局势动荡供油,供气都不受影响;中东国家的优势在价格上;美国没有优势,美国实行的是欺行霸市的行径,即利用欧洲驻军,制造局势紧张,威逼盟友梱绑石油产品销售。所以,俄罗斯宁愿用价格战的手段,彻底打败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沙特的降价销售与俄罗斯的不减产有同功之妙。

沙特的降价有打击美油的企图吗?肯定是有的,沙特绝对在“指东打西”,借与俄罗斯实行价格战的名义打击美国的页岩油。石油是沙特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美国的页岩油出现后,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一生产和销售大国,抢走了沙特许多生产份额,沙特在世界石油竞争中有下降趋势。去年阿美油田遭袭,有人就怀疑美国的成份在里边。因此,希望借价格优势削弱美油的强势地位是沙特和俄罗斯共同的目标。如今,两国的预期目标可能已经实现了。3月27日,俄罗斯发出信号,同意与沙特合作,以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3月31日,美俄两国已决定就油价稳定进行讨论。消息传出,国际市场油价大涨,美国WTl大涨7%。布伦特原油上涨3%。但这样的价格,仍是18年来最低位。世界石油市场的斗法仍在继续。

都到了21世纪了,沙特为何还能维持封建王国统治

21世纪走过近1/4,沙特阿拉伯依旧维系封建统治,似乎难从社会进化论中找到合理解释,那就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入手,看沙特王权的合理性。

经济建立在石油开采,稳定根治于石油美元构建的福利,“臣民”衣食无忧,人生夫复何求

沙特石油储量约2600亿桶,日产1000万桶足以维持70年。石油产业贡献了GDP的近半,外汇收入的90%。2016年实现GDP6464亿美元,人口3227万。

依照该国不成文的社会契约,沙特人放弃政治权利,甘做效忠王室的臣民,而非参与型公民,回报是公共行业轻松岗位的工作机会,依靠石油美元建立在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

政治制度具有封建特征:实行专制世袭君主制,王权与教权历史性紧密结合

沙特政治制度以专制的世袭君主体制、伊斯兰教士和部落酋长组成的中世纪王室式联盟为基础,王室家族填满了政府内的大小机构。一切法律依据《古兰经》,不允许政党、工会和其他民间组织存在。

国家的政治基石建立在王权和教权的历史性结合中,教权代表势力为瓦哈比派,是伊斯兰教正统逊尼派各分支中尝试治理形式最极端者。一直以来,沙特王室一直依赖瓦哈比派维持执政合法性,王室给与瓦哈比派在教育、司法以及限制女性权利等领域的宗教控制权。

沙特国王具有独特的宗教地位:监护伊斯兰教两大圣地

沙特是伊斯兰教发源地和先知诞生地,国家以全球15亿多穆斯林庇护者自居,国王监护伊斯兰教两大圣地,自称为“仆人”。穆斯林一生至少去一次的麦加和麦地那,如今每年前往麦加的朝觐者超过300万,其中境外穆斯林占60%以上。沙特严密控制非穆斯林进入沙特,并要求来访者严厉约束言行与着装。

沙特比世俗国家的阿拉伯认同具有更多、更深刻内容

一般而言,共同的阿拉伯认同包括这些要素:宗教和典籍中使用古典阿拉伯语,日常生活则用通俗阿拉伯语;个体对阿拉伯文化、历史和社群的认同;对家庭和孩子的重视;以性别为基础的鲜明的社会分工;伊斯兰教信仰始终不渝。

沙特具备上述要素之外,还有它的独特性——个人与家庭、氏族、部落的紧密联系。沙特人按父系溯源接续家谱,表现为父亲、兄弟、叔伯、侄子们按父系结成大家族,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单位,相互保护与支持。家族之上是氏族,氏族再构成部落。

家族、氏族、部落三者相互联系至关重要,因为国家机器和石油命脉正是由一些特别的家族控制,自古至今,没有一点改变。沙特社会的全部基础来自沙漠,来自贝都因氏族部落,每个人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王室从最初认定英国,到1945年美国“昆西号”“石油换安全”的约定,沙特跟定西方,大国保驾护航

沙特1915年英国“保护”地位至1927年,1939年5月1日,第一艘满载沙特原油的油船驶离波斯湾。1945年情人节,当代国际关系中最古怪的“情侣关系”缔结——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结束雅尔塔会议归程中于红海美舰“昆西”号上会晤伊本·沙特,双方达成“石油换安全”的历史性共识,沙特由此加入同盟国阵营和联合国,并逐渐成为美国推行中东政策的基石。

石油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王权与教权紧密结合各取所需,监护麦加、麦地那的宗教使命,血缘与人文相交融的社会结构,搭乘美国的安全之车,沙特的王权统治势将延续。

几千个王子、政教合一、没有法律、以国王为首的王室绝对统治、王室成员垄断了从地方到中央的一切大权……

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比中世纪还专制的封建王朝确实显得比较奇葩。

别的不说,就拿沙特周边的几个小君主国,除了阿曼比较守旧一些,科威特、巴林、阿联酋等国在政治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君主不管是象征意义还是实际上,或多或少地出让了一些政治权力来抵消2011年以来民众的不满情绪。

但沙特依然如故,目前的小萨勒曼王储虽然掌握了很多大权,但毕竟不是国王,他的一些改革举动只能说是装点门面,但未触及核心。

当然,我们在探讨沙特政治的时候,也要站在他们的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毕竟这是一个以比较原教旨主义宗派“瓦哈比教派”为建国纲领的君主国,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如果没有革命的驱动,想要做出一点点改变都非常困难。

今天的沙特王国,是老一代伊本沙特国王打下来的江山。

一站之后,沙特阿拉伯的开国国王伊本沙特,高举瓦哈比教派的大旗,四处南征北讨,为了整合散落在各地的部落势力,他不停地和各个部落进行联姻,当然因为古兰经规定男人只能同时拥有四个妻子,所以他那一辈子,处于不停的征战兼并和换老婆之中,前前后后换了300多个老婆,自然,也生了很多很多孩子,这也是沙特王室成员极其庞大的诱因之一。

之后,在偌大的阿拉伯半岛上,抛开几个沿岸的国家,半岛的大部分组建成了沙特王国。

因此,沙特的建国基础,是以沙特家族为核心的无数个大小部落的政治联盟,政教合一以及君主专制,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至少能压制住各地部落长老的蠢蠢欲动的心。

沙特王国如果乱,国内外都不会答应。

其实也简单,就是石油。

美国霸权的基础之一——石油美元,也是有赖于沙特的率先垂范,才使得美元成为全世界的硬通货。

沙特如果要乱,美国第一个不答应。

虽然美国人老是喜欢占沙特人的便宜,很喜欢沙特人的“豪爽”,但在“保护”沙特这方面,一点都不含糊。

沙特王室能稳定至今,美国政府的全力支持起到了很大作用,成为沙特政权稳定的定海神针。

目前,全球石油出口量,中东国家约占45%,这其中,沙特又占了近一半,沙特几乎就是全球石油业的定海神针。

沙特若乱,全世界的经济格局都会发生严重的动荡,这是任何石油进口大国都不愿意看到的。

沙特如果乱,国内的统治阶级和民众不答应。

有了巨额的石油财富,沙特除了满足王室的需求、国家的建设之外,还有巨大的盈余,用于满足各地部落长老、全国民众的福利需求。

这方面就不用展开了,沙特人的日子是相当的舒服,即使达不到开豪车、住别墅的人生巅峰,但也能丰衣足食、小富即安,国家的福利能够满足所有沙特人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既然衣食无忧,历史上又一直都是部落长老制或者君主制,千百年来政治文明就一直比较落后,老百姓只要能过好生活就行,至于其他的,懂得人,不懂的人,都不会想去改变。

到此,大家对沙特国王医学检查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沙特国王医学检查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