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如何评价乒坛德国名将蒂姆·波尔的乒坛历史地位「波尔最后1次奥运会是哪一年」

如何评价乒坛德国名将蒂姆·波尔的乒坛历史地位「波尔最后1次奥运会是哪一年」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波尔最后1次奥运会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波尔最后1次奥运会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如何评价乒坛德国名将蒂姆·波尔的乒坛历史地位

这哥们不容易,被国乒干掉无数次都没人记得,赢国乒一次却被大众记的清清楚楚。世锦赛,奥运会,世界杯好歹拿过最没含量的世界杯,也很不容易。欧洲这么多年没有出色的人才,反而显得波尔的能力出众。而国乒人才可持续发展,不仅人才没有断档,新的技术也不断创新。

波尔,德国乒乓球名将。在乒坛历史上可以说是除中国队以外,在欧洲数一数二的乒乓球高手。16岁成名于欧洲,21岁便在2002年世乒赛战胜了国乒高手,王励勤,孔令辉,接连几年霸占乒坛首席!可以说地位显赫。随后,国乒精英辈出,波尔乒坛地位受到影响,逐渐走下乒坛。但依然率领德国乒乓球在大赛履获佳绩,球技可见了得。可以说中国人能记住的欧洲名将,家喻户晓的,只有波尔。

波尔,德国名将,左手横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发很有特点,球比较细腻,前三板非常好,欧洲运动员中有这么好的不多。反手实力强,在比赛中经常会看到反手斜线对手正手大角度的球。波尔应该说是老瓦佩尔森之后欧洲乒乓球的代表人物,两次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2005年他更是连续战胜二王一马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个冠军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在哪个时代能连续战胜王励勤马琳王皓的人可想而知其实力。

波尔也几乎战胜过中国队的所有高手,莫斯科世乒赛决赛战胜马龙,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团半决赛战胜刚刚获得奥运会男单冠军的张继科。在去年的世界杯半决赛中再次战胜马龙。现在36岁的波尔,已经步入老将的阵容,但他还能保持这样好的技术状态,真的是不容易,和奥恰洛夫组成德国战车,是有实力和中国队抗衡的,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具备拿两分的能力,今年世乒赛德国队绝对是中国队的重要对手。

波尔为人谦和,球品也很好,赢得了对手以及全世界球迷的尊重与喜爱。


波尔是现役外国球员中,知名度最高,也是高龄球员中,状态保持得最好的球员。以37岁的年龄能够夺得欧洲十六强冠军,并在2017年杀入世界杯决赛,是非常了不起的,而2018年3月份世界排名,波尔更是依靠2017年后半年的优异成绩时隔七年再夺世界第一排名。

按照③大赛获得世界冠军来说,波尔并不是欧洲,更不是世界上最好选手之列。波尔的最高光时刻是夺得2003和2005世界杯单打冠军。并且两次世界杯,分别战胜了中国的孔令辉,王励勤,马琳,王皓等国乒所有主力,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新闻。

但是在世乒赛和奥运会上,波尔没有从来没有取得过好的成绩。因为世界杯在三大赛中份量最轻,所以相对于瑞典的老瓦的大满贯来说,波尔的及时地位还是相对低一些的。甚至还没有瑞典二号佩尔森高。

但是波尔始终能够保持着几乎世界级的状态和水准,并且越老而越弥坚。在当前欧洲后背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波尔和同胞奥恰肩负着维护欧洲乒乓尊严的重担。波尔的作用尤其重要。

另外,由于波尔具备良好的球风和很高的修养,被全世界,尤其是德国和中国球迷的喜爱。波尔在中国的人气是超高的。

波尔仍然在打球,并且状态良好,仍然是国乒的主要对手之一。波尔是一位伟大的乒乓球员,职业生涯跨度大,水准保持高。也许。从综合考量,他的个人历史地位可以进到世界前十名。

08年德国乒乓球名将

08年德国队乒乓球名将是波尔。

波尔 德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双面弧圈球打法、技术全面、打法一流、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是一位天才型球员,获得过世界冠军,波尔顶峰时期是中国队的头号对手,但因为有中国运动员的存在,所以波尔没有获得过奥运单打金牌。

老将波尔又赢了,是什么因素决定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你怎么看

我看到有人说,波尔把乒乓球当成工作,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像老瓦当年。当然也有他对乒乓球的热爱。再一个原因就是欧洲乒乓球人才不多,青年人上来,老将只能苦撑着,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没有后浪,前浪就能再兴风作浪一段时间。再如我们的马龙,如果小胖早点成长起来,马龙也不用带伤拼到三十多了。

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因素吧,首先是热爱,只有热爱乒乓球这项运动,才能一直坚持下去,有热爱,有对胜利的渴望和追求。第二,可能会有潜在的生活压力,国外运动员的待遇并不如国内的好,记得今年日本奥运会,有个俄罗斯的体操运动员,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四十多岁了还在坚持参加奥运会,就为了能多得到一些奖金,让人钦佩,为母则刚。其三,毕竟中国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是具有统治地位的,新生血液也远比国外要多,而国外也希望能在这个项目上有所斩获,实现国家荣誉,我想这也是波尔坚持的原因之一吧,竞技精神。[加油][加油][加油]

波尔今年40岁,仍然乐此不疲地参加世界级别乒乓球比赛,成绩一直不错,世界排名前10位。休斯敦世乒赛现正如火如荼进行,波尔一路过关斩将打进了男单前十六名,比赛中他不畏強手,技术发挥自如,连连取胜,大有杀进决赛的气势。其实,做为一名运动员只要热爱一项体育运动,立下坚定信心,不畏辛苦,苦练运动技能,勇于拼搏,多参加大赛,不断提高运动成绩,便能促使自己将运动生命保持下去,为国家也为个人争得更多的荣誉。

40岁还能保持竞技状态,甚至58岁老将还能爆冷掀翻世界最高排名选手,这只能说,一是科技进步,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能够延长运动员竞技寿命;二是乒乓球不是一个“唯身体”的运动项目,或者说身体只是“乒乓球”的一部分因素而已。这两方面合到了一起,就是现在在乒乓球项目中,老将能打的现象了。

现代科技可以从方方面面规划运动员的训练,检测手段能够监控运动员的点点滴滴。几乎从所有方方面面都把运动员管理起来了。而且这个科学运动管理是从运动员很小年龄就开始的,比如将运动员的动作进行科学分析,让运动员能够更好维持竞技状态,减少运动伤的发生。如此一来,运动员的竞技寿命自然延长。实际情况就是,长运动寿命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出现在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才能做到从小就用科技手段介入运动训练中。所以到了运动员成年后,好处就渐渐显露出来。

其次,就是乒乓球本身的特点,也允许大龄运动员维持比较高的竞技状态。乒乓球活动范围小,多是短促发力,最多三五秒钟就分出胜负,然后就是一个维持至少10秒的休息时间。这种比赛节奏对体力不好的运动员就非常有利了,比如大龄的运动员。也就是说,乒乓球比赛中,体力不是最限制球员竞技状态的因素。那么,只要运动员的技术跟得上比赛发展,那自然就可以一直保持非常好的竞技水平了。至于体力问题,在自己的发球权时,故意缓一缓,不就全弥补回来了吗?这种能够由自己控制体力输出的运动项目,大龄运动员确实有些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在许多球类运动中大龄运动员常见,因为他们有机会分配体力输出。同样的原因,在田径、游泳等无法自己控制体力输出的项目中,大龄运动员就很少见了,因为在这些项目中,体力输出是没办法控制的,松一口气就输了。

至此,由于科技发展,通过科技手段训练管理整个运动周期的运动员必然有较长的运动寿命,但从事的运动项目同样也限制了这个运动寿命的长度。但无论如何,现在的运动员要比以前的运动员有更长的运动寿命是一个事实。

主要还是心态,思想决定行动,有不言弃的精神,另外,乒乓球相比其它的体育运动比如足球、网球、羽毛球等等运动量还是小的,即使年龄大一点体能也能跟得上,比如现在倪夏莲都58岁了,还参加了休斯顿世乒赛。再者,国外特别是欧洲如果以一个国家为单位,从事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同我国相比那就少得多了,也就是说竞争压力小,从事乒乓球运动的人又很少能达到像波尔、瓦尔德内尔那样的水平,后继无人也是打下去的原因之一。

周启豪队内比赛能夺冠,为什么打不过波尔

很多球迷也感到纳闷,在队内赛可以把“龙胖蟒”斩于拍下的周启豪,为何会1:4被40岁的波尔淘汰出局,周启豪为什么打不过波尔,他又输在哪里呢?

乒乓球是个斗智斗勇的项目,周启豪在“斗智”上在波尔在前,属于小学生水平。

东京奥运会小胖负于马龙之后,小胖的主管教练也说:“现在的马龙,已经快精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小胖硬实力占优,技术也比马龙先进,但笑到最后仍是33岁的马龙,因为马龙玩的是技战术套路。

1.周启豪自身稳定性不足,又被波尔牵着鼻子走。波尔作为德国名将,与国乒已经交手多年。早期他与“二王一马”对抗,后来又与“龙胖蟒”交锋,不要说马龙快成精了,波尔这个打球的老油子早就成精了。周启豪本身就是外战经验不足,技术稳定性又不好,碰到这样的“老手”,基本上就是被波尔玩套路了。女子乒坛初代大魔王邓亚萍曾说过:“我们那个时候打21分制,每个人都有5个发球权,这5个球怎么发,发到哪里,下一板的衔接战术是什么,都是要算的。

乒乓球并不是比拼力气的一个项目,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波尔在发球、接发球以及下一板的抢攻上,包括中远台对拉时压住周启豪反手的落点上,都十分老道,战术意识非常强。反观周启豪战术设计、战术目的性不明确,你究竟要发挥什么特长,打到波尔哪里的短处,完全看不出周启豪的战术用意。要么你就抢前三板进攻,前三板抢不过,那就耐心打相持,打出你的进攻实力。

然而,周启豪各种随性失误特别多,对于波尔的发球,周启豪采取的都暴拧,实际完全不用这么凶,暴拧失误后,自己的发球环节也抓不住,基本上就是发完球,就被波尔打到退台防守,整个局面都是处于被动。除了第四局打了几个中远台高质量的反攻之外,一场比赛下来周启豪都是被波尔控制的节奏里。应该说,在整个算球、打套路上,周启豪在波尔面前基本上就是小学生对大学生的水平。

打内队比赛周启豪毫无压力,对队友特点极为熟悉,“神经刀”打法极具穿透力。

外战一塌糊涂的周启豪,反而内战往往成为他的成名之作。那么为什么周启豪容易在内战中发挥水平呢?

1.杀熟怕生阅读比赛能力差,周启豪外战难有突破。周启豪不是国家队的主力,但是作为陪练他与马龙、樊振东、许昕这些主力已经在国家队摸爬滚打9年了。天天训练、陪练之下,可以说周启豪对“龙胖蟒”的特点极为熟悉、适应。队内大循环的比赛,也可以堪称最难打的比赛。像“龙胖蟒”这些主力又是被冲击的对象,周启豪稳定性不如樊振东、马龙,但是他的单板质量却不逊色于这些顶级选手,甚至一板反手暴抽都可以打穿樊振东。

赶上他状态比较鸡血,又毫无压力,周启豪确实能够扮演“大黑马”的角色。但是,遇到欧洲一些球员,周启豪在阅读比赛、阅读对手上,这方面的能力就与樊振东、马龙等相差太多了。因此,“杀熟怕生”成了周启豪的基本操作,他也成为林高远之后,第二位“内战王”。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周启豪在外战成绩上也很难有突破了。进入国家队9年时间,在外战上没有拿到一站最低级别公开赛的单打冠军,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家觉得周启豪输给波尔,是技不如人,还是经验不足?亦或他本身就是“神经刀”打法?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到此,大家对波尔最后1次奥运会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波尔最后1次奥运会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