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如何评价美以俄本周举行的三方安全会议及在必要时以色列会否对伊朗核设施发起突袭「三方导弹袭击以色列视频」

如何评价美以俄本周举行的三方安全会议及在必要时以色列会否对伊朗核设施发起突袭「三方导弹袭击以色列视频」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三方导弹袭击以色列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三方导弹袭击以色列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如何评价美以俄本周举行的三方安全会议及在必要时以色列会否对伊朗核设施发起突袭

美、以、俄三国在耶路撒冷讨论伊朗在叙利亚军事存在的问题,结果不欢而散。

而以色列敢不敢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突袭呢?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以色列不敢,别说以色列美国都不敢。



前几天特朗普不是吹他已经下令了对伊朗的三个目标下达攻击命令,因为袭击可能会造成150人死亡,所以在最后的10分钟内取消了这个命令。

特朗普为什么明确的说出会造成150人伤亡,很显然,这150个人身份比较特殊,不会无端增加和减少。

伊朗方面也也因为特朗普说出这个数字,摧毁了一个间谍网络。

其实这所谓的三个目标都用猜都知道特朗普指的是什么目标。

伊朗刚好有三座核电站!

特朗普这番说辞其实是一种需要上的无奈威胁,因为伊朗的正在扩建的布什尔核电站,目前由俄罗斯人帮伊朗搞。

帮伊朗搞核电站的俄罗斯技术人员,在人数上比较固定,所以特朗普才说了一个具体人员伤亡的数字。



特朗普真的敢明目张胆的去炸俄罗斯人吗?

对美国来说造成150人的死亡,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但关键是如果是造成了150个俄罗斯人死亡,情况就会变的不一样了。

连美国都要避免造成俄罗斯人死亡,以色列敢去突袭,送正在帮助伊朗扩建核电站的150个俄罗斯人去见上帝吗?

我觉得以色列也没这个胆。

只要俄罗斯人还在伊朗核电站里面,以色列和美国就很难对伊朗核电站发动突袭的。

美国方面在5月份的时候,已经说了只给伊朗三座核电站三个月的制裁豁免期限,目前就逼俄罗斯人人员离开,不要再帮助伊朗建设核电站。

如果美国真的不在意俄罗斯的态度,他何必要特意的留三个月的制裁缓冲期。

假如伊朗的核电站里没有俄罗斯人,我觉的美国和以色列可能早就对伊朗这三座核电站采取行动了,何必和伊朗耗这么。

美国要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其实也不需要和伊朗签订什么协议,最粗暴的方法就是伊朗建一座核设施,他们就炸一座,那么伊朗永远也不可能拥有核武器。

协议这个东西其实是最没有保障的,随时都可以撕毁,美国现在就是不能摧毁伊朗的核电站,所以才搞得这么被动。

这次美、以、俄三国安全官员在耶路撒冷会晤,肯定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不过很明显俄罗斯人不打算撤离。

在两伊战争中,美国支持萨达姆,为何以色列却与伊朗暗中合作

谢邀。伊朗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仅仅是口头支持了阿拉伯国家,也没有像伊拉克穿州过省的派遣装甲师与以色列对砍,以色列甚至与巴列维国王达成秘密协议互相支持发展军工事业;霍梅尼时代,双方在嘴上说老死不相往来,私底下伊朗提供了伊拉克核设施情报供以色列轰炸、以方提供军火、后勤配件给狮子揍伊拉克

更有甚者,两国在中情局拉拢下齐齐卖毒品换军火,两国都谋利甚丰!所以,美国支持伊拉克也是两伊战争后期的事情了,但是,伊朗、以色列情报机构却一直保持地下交往多年, 互通有无。它们都被阿拉伯国家孤立,被阿拉伯国家视为异己,只有互相交换资源才能双赢;重要的是,它们的国家利益在打击逊尼派阿拉伯国家这一点上很接近,两国的合作是国家利益决定的!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伊拉克的核计划让以色列如鲠在喉。

当伊朗还是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就不错。虽然有些宗教因素上的矛盾,但是出于共同防御阿拉伯国家和苏联渗透的原因,两国早已结成“外围同盟”。以色列向伊朗出口武器装备和技术,伊朗则向以色列出口石油,两国相互抱团取暖。

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之后,虽然也对以色列采取了敌视政策(将以色列视为美国之后的二号敌人,当然,这也是美国支持萨达姆的主要原因),但是以色列的领导层坚持认为萨达姆政权对以色列的威胁远比霍梅尼大,所以坚持和伊朗的合作,向伊朗提供情报和武器装备。

伊朗在严峻的形势下也不得不做出变通,与以色列合作。在伊拉克核设施的问题上继续共享情报通力合作。以色列能在“歌剧”行动中一举摧毁伊拉克的核设施,伊朗的帮助功不可没。

当然,整个两伊战争期间,以色列对伊朗的援助也堪称到位。

根据后来研究人员的统计,战争开始头两年,以色列就通过荷兰和阿根廷向伊朗提供了两亿美元的武器和弹药。在苏联没有介入之前,伊朗有80%的武器装备补充都要靠以色列。以色列军事顾问还频繁出入伊朗,为军事决策和武器装备建言献策。

*伊朗的美制武器装备主要靠以色列提供的零部件维持运转

整个两伊战争期间,伊朗通过第三方共向以色列购买了约25亿美元的武器,伊朗军队的美式武器主要就是靠着以色列提供的零配件在维持。而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要和美国起冲突的决定,但以色列承担下来了。

后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以色列领导层的预计,事实证明,伊朗政权比萨达姆对以色列的威胁更大。在伊朗倒向苏联和介入黎巴嫩局势之后,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就开始急转直下。

*近年来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扩张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因为国际社会是一个无政府社会,在这种囚徒困境的环境之中,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最优决策。所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要以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它所做出的某些不符合常理的行为。在面对事关国家切身利益的安全问题时,决策的过程中,最好是汇聚多方面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因为这样绝对理性的应对方案。(美国最高国家安全幕僚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图)

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总以民主标准决定国家之间关系的紧密。这个道理很简单对于像伊朗、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国家行为取舍几乎就是该国领导人个人决策的结果,缺乏足够的理性,很可能造成决策失败。个人行为就是国家行为,这十分不稳定性,使得对象国无法同其进行紧密的合作,往往更多处于临时的利益考虑,短暂的合作,一旦完成目的一拍两散。

美国同伊拉克合作的目的十分明确,因为伊朗革命之后开始仇视美国,损害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美国为了报复和制衡伊拉克,与其进行短暂的合作,也就很好理解。同理,以色列同伊朗进行合作,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的“塔穆兹-1号”核设施(萨达姆花3亿美元和石油优惠从法国竞标,用以生产武器级的原料钚239,造核武器),因为这直接威胁到了以色列和伊朗的国家安全。

而以伊当时的关系虽然已经随着伊朗革命之后变得急转直下,但是还远未像今天这么坏,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也很正常。在两国共享了相关情报相互配合下,经过1980年伊朗的“枯萎之剑”和1981年以色列的“歌剧”行动(巴比伦行动),这两次空中打击,彻底将塔穆兹-1号”核设施摧毁!双方之间的勾结和行动在当时都是高度机密的,现在看起来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图片,1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2为拉姆斯菲尔德,3为塔穆兹-1号反应堆摧毁后,4为巴比伦行动,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到此,大家对三方导弹袭击以色列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三方导弹袭击以色列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