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日本东京工地失火事发地再哪「东京发生大规模火灾的原因」

日本东京工地失火事发地再哪「东京发生大规模火灾的原因」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东京发生大规模火灾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东京发生大规模火灾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日本东京工地失火事发地再哪

地点在日本东京多摩市一栋大楼工地。日本东京多摩市一栋大楼工地7月26日突然发生火灾。因电缆被烧断,停电后紧急通道指示灯熄灭,导致工地工作人员未能及时逃生。目前大火已造成5人死亡,约40人受伤。日本警视厅以业务上过失致死嫌疑对火灾展开调查。据日本NHK电视台7月27日报道,火灾发生在7月26日下午2时左右,东京多摩市唐木田一工地地下三层出现明火,火势随后向上蔓延,起火面积多达1500平方米。

历史上的今天,美空军对东京实施战略轰炸,您了解这事件吗

谢谢邀请。

1945年3月9日,并非美军首次空袭东京。

美军首次空袭东京是1942年4月18日,陆军航空队中校杜立特率16架B25轰炸机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起飞,飞越1100公里距离空袭东京,之后转飞中国,在浙江地区分别迫降或弃机跳伞。这次空袭主要是象征意义,未对日本造成严重破坏,但从客观上促成的中途岛战役。

真正意义的首次战略空袭发生在1944年6月15,当时美军B29轰炸机从中国成都起飞轰炸日本,因为航程遥远,携带炸弹有限,也没有取得可观战果。

3月9日,是第一次李梅火攻。这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将就任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后,积极倡导进行的以燃烧弹为主的大规模空袭——3月9日前已经进行过小规模火攻,取得不错战果,促使李梅下决心发动大规模火攻。

1945年3月9日至10日,美军派出334架B-29轰炸机从马利亚纳群岛出发,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轰炸,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二十四时十五分,两架导航机到达东京上空,在预定目标区下町地区投下照明弹,接着投下燃烧弹,为后续飞机指示目标。随后大批轰炸机接着以单机间隔依次进入投掷燃烧弹,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当晚东京出现 火灾旋风(Firestorm,大火造成的灼热气浪与冷空气形成强劲对流风),334架B-29共投下了超过2千吨燃烧弹,产生的高温足以使区内所有可燃物(包括人体)烧着,造成近4万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毁,主要是皇居以东的地区,东京约有四分之一被夷为平地,其中18%是工业区,63%是商业区,其余是住宅区。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摧毁,26万7千多幢建筑付之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83793人被烧死,10万被烧伤或呛伤。空袭中有9架B-29被击落,5架负重伤并在海面迫降,42架其余受伤飞机返回了基地。

李梅因为这次空袭在日本得名“鬼畜李梅”。有趣的是,1964年,在日本国会参议员、自民党国防部会长源田实(山本五十六的航空参谋,战后日本航空自卫队首任幕僚长)提议下,李梅获颁日本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李梅历次火攻造成了近50万日本平民死亡,800万平民流离失所,244万幢建筑物被毁,还有难以计数的人死于营养不良、肺结核以及其它由无家可归和食物不足带来的疾病,这些人并未包含于上述伤亡数字。96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区被烧毁面积均超过50%,东京、横滨56%,名古屋52%,大阪、神户57%;中小城市里,福井最高达96%,甲府72%,日立71%。死伤程度远超核弹。

对此,李梅战后说:"杀日本人并没有使我感到不安。使我不安的是战争的结束。所以我不在乎到底有多少日本人在我们的行动中被杀。"

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两个半小时的夜间空袭,夺去了8-10万人的生命,杀伤比原子弹还大,日本当然会将其当做噩梦。

1944年7月,美军夺取了塞班岛,这让日本的本土陷入了美机的航程之中。

年底时一个叫柯蒂斯·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的年轻少将被派到了中国,他刚刚晋升,才37岁,沉默而寡言,就连与同僚吃饭都不会发出声音。

此前李梅一直在参与对德国的轰炸,“汉堡大空袭”就是李梅的杰作,他炸了整整20个月,然后被派驻到中国,负责中缅印的第20轰炸机联队。

很快他就得到了新的大玩具——一批B-29“超级空中堡垒”。这是波音公司最新研制的远程重型轰炸机,它拥有相当大的航程,坚固、快速、飞得很高,还具备密集的火力,号称“不需要护航的轰炸机”。

实际上,B-29某种程度上确实做到了不用护航,许多德军、日军的战机很难够到它们的高度,只能在其下降精确投弹时捞点机会。然而成片B-29构成的超大规模机群会形成一片死亡的火雨地带,任何贸然闯入的战机都会被撕成碎片。

李梅被指派负责对日轰炸行动。最开始的机群由印度起飞,横穿中国袭击日本。很快这个方案被取消,一路上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甚至会让日军提前预警和拦截。

然后他们将起飞地改为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B-29机群从这里起飞,然后一路飞往日本,利用机载的黑科技“诺顿瞄准器”进行昼间投弹,尽量保持高度以避免日军的截击和防空。

这种打法在欧洲百试不爽,在密密麻麻的美国轰炸机群面前,德军表现得相当无助,只能任由美机将设施其犁为平地。

但日本却有“神风”相助,在固定季节的时候,日本东京上空刮起了强烈的偏西风,这让美机在1万米高空投弹的精度低的发指。

李梅也尝试过使用燃烧弹对付日本人,但燃烧弹效果也不是很好,日本人有专门的民众消防队,他们会迅速地提着沙桶和耙子,将燃烧弹扑灭或拖走。

于是,在上峰的压力下,李梅终于策划出了一条更凶残的计划:

1.降低投弹高度到1500,换取更大的投弹精度。

2.拆掉机载武器,降低燃油数量,剩下的余裕可增加一倍载弹量。

3.采用以凝固汽油弹为主,铝热炸弹、纵火燃料为辅的投弹方式。

4.在夜间投弹,轰炸机从各个方向胡乱通场,给防空炮制造麻烦。

5.有计划地袭击人口稠密地区,投弹要科学,用火墙堵住人群逃路。

6.一口气使用300架以上的轰炸机,确保烧个烈焰冲天!

1945年3月10日0点8分,经过严密策划,李梅的轰炸机群在深夜光顾东京上空,以1500-2000米的低空高度,对着日本东京下町地区成片的民宅投下了大量M69燃烧弹。

这次总出击的机群数量达到325架,到达并袭击东京的有279架。

美机会由一机充当先导,先用明亮的铝热炸弹点火并标识位置,然后其余轰炸机用M69凝固汽油弹四处播撒死亡的小圆筒。其中还有部分美机投下汽油或煤油燃料,以尽可能地增大火势。

当晚落下的燃烧弹达到1700吨,其中1665吨M69凝固汽油弹,这是一种圆筒状的集束炸弹,可以参考吉卜力的《萤火虫之墓》中的场景。

在强劲的西北风的吹拂下,东京的火焰开始汇合并席卷向更多的建筑物,变成了空前的大火灾,仅烧掉的房屋就达到26万8358户。

日本的电视节目后来给了个让平成年间人们去直观想象的范围——燃烧的地区有东京迪士尼乐园的80倍。

上图.隅田川地区

日本人在火灾中挣扎、奔逃,成片的人在街头因为高温和窒息而倒下。还有不少人往隅田川和排水渠里面跳,却没想到凝固汽油弹已经将一些水域煮的沸腾,而且河水也灭不掉凝固汽油的燃烧,反倒惨死在河中。这些河中浮尸向着下游流去,把东京湾都堵塞了。

还有很多死得千奇百怪的人,比如有个人可能无法躲避四面席卷而来的大火,他将自己埋在了苗圃的土里,结果熟了;有一家人躲在了屋顶,但热风和浓烟将他们变成了熏鱼一样的东西。

火灾过后,到处都是焦炭,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糊味,活下来的人蓬头垢面满目黢黑,烟灰堆满了结膜,想哭都哭不出来。

因此,灾难过后的统计和清理工作进行得极为缓慢,再加上许多人都是全家被烧死,这造成了7成死者的身份无法被辨认,其中65%的人烧得惨不忍睹,以至于连性别都不能认定。

空袭造成的受灾人数为1百万8055人,按照东京警视厅的调查报告,死亡人数为8万3793人,伤者4万0918人。然而按照“东京空袭记录会”的数据,死亡人数为10万。

李梅的火攻还未结束,自3月10日以后,带着燃烧弹的机群在3月12日袭击了名古屋,14日袭击了大阪,17是神户,然后19、20日又再次袭击名古屋,29日跑到北九州四处点火,4月13日复而袭击东京,15日夜间袭击了东京、横滨、川崎……

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凌晨1点,美军的轰炸机还在东京西多摩炸薯条。

火攻的结果是,日本几乎全部的都道府县都被点过炸过,据说只有个又小又破的岩手县幸免于难。东京有50.8%的市区被焚毁,连天皇宫都不例外。

这件事为日本带来了两个影响,一是东京失去了轰炸的价值,民众纷纷逃到乡下或别的县市,美军后来执行原子弹空袭时放弃了这个没意思的地方。

二是日本的国民心态崩了,许多人这才接受战争已经临头的现实,在损失大量人口、粮食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也怂了。后来那两颗原子弹不过是催化剂。

李梅曾说:“如果我们输了,我会被判为战争罪犯吧。”

美国人胜了,所以日本人后来给李梅发了个大大的奖章。

“火烧东京”被日本人认为是与“冲绳战”、“广岛、长崎之原爆”并列的,日本的“战争灾难”。

我看哪,日本人还是认识不够,这分明是因果报应。和平诚然可贵,但如果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反省,继续滑向军国主义的深渊,天火迟早还会降临在他们头上。

到此,大家对东京发生大规模火灾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东京发生大规模火灾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