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国内锂电池行业如何「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国内锂电池行业如何「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国内锂电池行业如何

首先,先说一下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情况,在对国内情况进行说明:




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汉姆(M. 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荣获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以鼓励其开发锂离子电池。


接下来说一下锂电池的行业情况:

锂离子电池产业从90年代初诞生以来,至今已有大约30年时间,这个行业从日本垄断,到日韩争霸,到现在中日韩三足鼎立,现在逐渐开始向中国垄断的方向发展。

我们的用的锂电池,其实主要就是用于两大产业,一个是消费电子产品,一个是汽车。

锂电池这个行业是很有意思的,曾经这个行业是日本人垄断世界的行业, 世界上第一个将锂电池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公司是日本的索尼,1991年商业化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消费电子产品。

不过大家也知道,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人进来以前都是高端的,一旦中国人进入了该产业,该产业就会迅速白菜化。

但之前,日本人真的赚了不少暴利。后来韩国的三星和LG也进入了这个行业,并且迅速的成为了世界巨头,他们的价格也是高高在上的,毕竟韩国也是小国家,能做锂电池的公司就那么几家,当然也可以联合控制价格卖高价。 不过在2000年以后,中国电池大王比亚迪在锂电池领域率先崛起,标志着中国真正第一次冲进了锂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的行列。

随着比亚迪的崛起,一大批中国公司进入了锂电池行业,经过十几年发展,这个行业目前已经成了中日韩三国演义的局面。由于中国公司的崛起,锂电池的价格迅速下降到了100元人民币以下。


那么目前来看三国竞争态势如何?

我们看下面的2016年竞争格局图,全球十强锂电池公司,日本有两家:松下和索尼,韩国有两家:三星和LG,剩下全部是中国企业,其中比亚迪是中国的老大。

按照国家来分,中国厂家占了全球60%的销售额,日本占了全球17%,韩国占23%左右。更重要的是,中国厂家的增长速度比日韩要快,也就是中国占世界的份额还在继续提升。

我们再把眼光放到全球前20名, 2016年的全球TOP 20锂电池生产厂家,中国有15家,日本有3家,松下,索尼,AESC,韩国有2家,LG和三星。

未来几年,中国锂电池厂家在市场份额,营业收入和利润上全面压倒日韩的时代将会到来。


接下来我们要关心下锂电池上游材料和装备的国产化情况了。

我们看下锂电池的上游材料的国产化情况,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做参考,注意也就是个参考,四大核心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

  1. 正极材料,中国占世界份额50%以上
  2. 负极材料中日垄断全球市场95%,而中国在不断蚕食日本的份额。
  3. 电解液中国厂家逐渐形成垄断之势
  4. 隔膜的变化趋势:其世界市场份额从美国和日本转移到中国和韩国手中。

最后,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厂家虽然在部分高端设备产品上依然比不过日韩厂家,但是已经可以实现锂电池生产设备的每一个环节的国产化,也就是中国公司已经可以实现提供整条锂电池生产产线的能力。


Researcher,专注前沿热点动态,传递科普资讯。

创作不易,多谢大家点赞关注转发,感谢您随手的支持!

只要能发现一个新元素,你就能得到诺贝尔化学奖吗

元素周期表已经被填充到118号元素了。铀之后的元素,称为超铀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大多半衰期极短。有的甚至只能在对撞机中存活毫秒(0.001秒)级别的时间,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且,关于元素周期律的研究表明,再发现新的元素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

诺贝尔奖据我所知(不保证全部),因为发现新元素而获奖的就两次: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1-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铀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3/118,这概率应该算上微乎其微了吧。

1929,1930,1931,193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谁

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阿瑟·哈登(Arthur Harden)英国人(1865–1940)、汉斯·冯·奥伊勒一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国人(1873–1964)。

哈登在发酵机理的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由于在酶化学上的杰出贡献,奥伊勒一歇尔乎与阿瑟”哈 登一道获得了一九二九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金。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汉斯·菲舍尔(Hans Fischer)德国人(1881–1945)。他完成了对人造血红素品的研制.他在一九三O年到一九三二年期间,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全部叶绿素的结构,并且证实了叶绿素和血红素之间在化学结构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叶绿素和血红素的活性核心部是由卟啉构成的。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卡尔·波斯(Carl Bosch)德国人(1874-1940)、弗里镕里希·贝吉乌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国人 (1884–1949)。对改革合成氨工业体系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一九三一年诺贝尔化学。著名高压力化学的开创者为现代化学工业特别是高压力化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欧文·兰茂尔(Irving Langmuir) 美国人 (1881–1957)。欧文.兰茂尔是世界上首先发现氢吸收大 量热而离解为原子的现象并创造了原子氢焊接法的物理化学家。兰茂尔一生潜心科学研究,有过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由于对表面化学的探究和发现以及在原子结构和理论方面的建树,于1932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金。

到此,大家对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