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看待长崎事件的「威海 甲午战争」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你是怎样看待长崎事件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长崎事件(亦称镇远骚动),日方称长崎清国水兵事件,是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清朝北洋水师造访日本长崎市的期间,发生一起激烈冲突的暴动事件。
1886年8月13日,五百多名北洋海军水兵违反军纪上岸,其中十多人前往当地一所妓院寻欢作乐,醉酒后闹事斗殴。闻妓院报案而赶至的两名当地警察,很快拘捕了滋事水兵并平息事端,经口头严厉警告后释放。被捕水兵不甘受辱,其后煽动三百多名同袍上岸,强行闯入当地派出所袭击警员。一名警员当场被水兵打死,另一名警员被刺成重伤。
此事之后,长崎县警派大队逮捕全数肇事水兵,平息民怨。
但长崎当地的民族组织觉得吃亏,酝酿对北洋海军水兵进行报复。
8月15日,四百五十名水兵登岸自由观光,丁汝昌怕再闹出事,明令禁止水兵携军械上岸。
早有准备的警察和日本民族组织,进行伏击。
他们出动数百人,手持武士刀、长刀之内,将数百名水兵分割包围,街边市民更加以配合以石块攻击水兵。
当时日本人都是全副武装,而北洋海军水兵基本都是空手,当然不是对手。
事后统计显示,水兵方面有十人死亡、四十四人受伤、五人失踪。
日本警察只有二人死亡、十九人受伤,而长崎民族组织有多人受伤。
显然,日本方面损失很少,挽回了面子。
北洋大臣兼北洋舰队船舰总提督李鸿章则派出外交顾问伍廷芳与日本外务省谈判,外交顾问伍廷芳与大清帝国驻日使馆人员向日本外务省进行外交谈判,并且1887年2月底,双方达成彼此让步的协议。双方一致认定是语言不通和民俗习惯导致了误会的发生,所以将所有肇事者交由本国政府自行处置,而死伤人员则由对方予以抚恤。
长崎事件是中日民间长期积蓄恶感的必然结果。
当时日本对老百姓长期宣传中国是劣等人,需要被高等的日本人征服后领导。
那么,现在长崎事件,中国人的舰队具有很大的优势,直接到日本本土来耀武扬威,冲突是必然的。
一个国家如果长期宣扬对另一个国家的仇恨,让每个老百姓都相信这点,那么民间爆发这种大规模冲突是寻常事。
此时其实说明了日本的豺狼野心。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综合实力还弱于北洋水师,日本人就敢堂而皇之攻击北洋水师的水兵。
可见,这些人始终把北洋水师作为敌人,一旦实力强了就必然会进行全面的攻击。
近代历史教育,多是中华惨遭侵凌,上纲至蒙元、满清异族易国,推而五胡乱华,再至匈奴、吐番等,一部外交史一直被人打…
史实真的如此吗?
匈奴…土番…龟兹…及至高句丽、跤趾…等等,除了内乱,中华一直与周边开战,真刀真枪以外还威慑统伏。
日本更是如此,唐白江村一战到万历抗倭,日本人认为他们一直受中华欺负,直至长崎事件,大清帝国强大海军更是耀武扬威…有没有感觉到美第七舰队南海巡逻的影子…
所以,甲午一战,日本举国欢庆,一定要注意是“举国”,包括力工、妓女、要饭的。直至二战,虽祸首是军国主义军人,实则是从天皇到平民举国一致,发动的战争。水舟之道,其理相通。
当然历史,过去时了,此一时彼一时,以史为镜,类似“长崎”事件,时常时有,大家还是小心为妙,莫为民意而驱动,莫操纵民意而为野心家所用,陷国家与民众于战争深渊。
“长崎事件”之后,北洋水师的水手并未遭到什么严重的处罚,而日本方面则逮捕了杀伤北洋水师水手的日本人,并举行审判,在国际上赢得了相当多的赞誉。
除此以外,长崎事件也让日本人大受刺激,他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来自清朝的压力,尤其是开到长崎的四艘清朝战舰,让日本自天皇以下的不少人都捏了一把冷汗。从这以后,日本开始鼎力大举生长水师,购置了许多新式的战舰,同时学习西欧的先进技术,日本水师也逐步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反观清朝呢?李鸿章没有下功夫制作维护定远号的船厂,让定远号前往长崎的做法,虽然在示威层面上到达了目的,可是也让日本人熟悉了定远号的结构等等,袒露了北洋水师主力舰的虚实,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悲剧。
另外,在翁同龢上书光绪帝以后,清朝中止了购置水师军备的计划,而为北洋水师立下极大劳绩的琅威理也被清生机走。其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外出公干,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便降下了提督旗,升起了自己的总兵旗,表现在丁汝昌外出期间一切都由自己这个总兵治理,而琅威理则认为自己也有清朝封爵的提督衔,对刘步蟾的行为提出抗议。琅威理随后向李鸿章起诉,可是李鸿章却说北洋水师只有一个提督,表示支持刘步蟾,导致琅威理愤而告退。
琅威理的出走对清朝攻击十分庞大,英国认为琅威理在华受了委屈,撤走了派遣的水师专家,而且从这以后拒绝吸收来自清朝的水师留学生。要知道在这以前,英国造就了许多清朝的水师军官,与清朝相比,其时日本留学生甚至不被允许进入水师学校留学,像日后日本的水师上将东乡平八郎前往英国留学时,也只能前往泰晤士航海训练学院就读。而且,琅威理脱离后,北洋水师的武备日益松弛,战斗力急剧下滑。
李鸿章以为北洋水师已经初具雏形,不再需要英国人琅威理的指导,殊不知他卸磨杀驴的做法,最终将北洋水师推向了深渊。
“长崎事件”面面观:从技术层面上分析是刻舟求剑。事件发生后的反思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仅限于技术层面。如果时光倒流,大家再回到那个时代,当一切都是未知时,谁有先见之明?近代中国敗于日本,根本上是制度的落后。就像一座腐朽透顶的木塔,仅靠几颗进口螺丝钉就能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在这种前提下,慈禧、光绪、翁同和、李鸿章、刘步蟾等等,每个人都做了貌似合理合法的决定,都不会得到纠正,谁也不敢也无法纠正他们。人微言轻,没有制度保障,多说了就被杀。这样的体制,足以保证这艘破船触礁并沉没。
长崎事件的得失要分两面来看:
首先是清政府方面,北洋水师的水兵并没有受到过度的伤害,表面上清政府有了面子。实际的结果却是泄露了舰队武器机密,并且从此时起装备的更新陷于停顿,武备训练越来越松弛,从此北洋水师的战力一路下坡。
反观日本,虽然一时作出了让步,却了解了北洋水师的装备情况,而且此次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使其奋起直追,上下一心,大量增添新式武器装备。从此日本海军越来越强。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清政府甲午海战失败,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哪些北洋舰队的将领牺牲了
刘步蟾 丁汝昌
丰岛海战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在丰岛附近海面对北洋舰队的济远、广乙两舰实行了海盗式袭击,担任护送任务的济远舰面对日本的吉野、浪速、秋津州三舰的袭击,在管带方伯谦的指挥下,奋勇抗战,双方炮战1小时20分,互有伤亡。广乙两舰在躲避日舰追击时,触礁而碎,正在击战中的济远了望台被击中,帮带大副“沈寿昌”被弹皮击中头部壮烈牺牲。二副“柯建章”毅然上前继续战斗,不幸中弹身亡。
平壤之战 在战斗中,“左宝贵”穿起皇帝赏赐的黄马褂,身先士卒,登上玄武门督战,不幸中弹身亡,将鲜血抛洒在玄武门城头。
黄海大战 致远舰弹药用尽,中炮受创,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迎撞敌舰吉野号,全舰将士视死如归,誓与敌舰同归于尽,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250余人壮烈牺牲。邓世昌落海后,其仆刘忠以救生圈付之,拒不受,誓与舰共存亡,毅然用力按爱犬入水,自己也随之没入波涛之中。
在激战中经远号被划出阵外,势力孤单中弹甚多,管速“林永生”率领全舰将士奋勇搏敌,吉野等四艘日舰死死咬住经远,济远舰以一抵四,毫不畏惧。在激战中,林永生突然中弹脑裂阵亡,全舰200余人除16人遇救生还外,余者皆葬身海底。
1895年2月初,威海陆地完全被敌军占领,北洋舰队对外联络完全中断。2月7日,日军对刘公岛发起总攻,刘公岛多处炮台、设施被毁。在这种危急关头,“刘步蟾”下令炸沉搁浅的定远舰,愤然自尽。实现了“苟丧舰、将自裁”的誓言。2月11日,“丁汝昌”拒不接受日军的劝降,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怀着绝望悲愤的心情,吞服鸦片,自杀殉国。
老电影《甲午风云》中有哪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老电影《甲午风云》拍摄于1962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优秀的一部彩色电影,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对甲午战争研究的很多不到位,所以也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在此由我一一道来。
1、双方军服不符合史实
根据影片提供的场景,北洋水师穿着一种白色的军官军服,而士兵则是穿着胸口带圆形补子的军服,这些军服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历史上真实的军服是这样的。
而日军的军服也是搞错了,日军司令官伊东右亨穿的是民国海军大礼服加上了一些混搭,如日本的勋章、民国时代的勋章等。身边的日军舰长河原要一(当时吉野号的舰长)穿的是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海军的美式军服,帽徽都直接用的国民党海军的帽徽,只是扣掉了上面的青天白日。
真实的日军海军军服是这样的:
2、西京丸号被击沉
在影片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经过一阵火力输出,击沉了日军的西京丸号。当然是为了体现主角邓世昌的英勇,但是在实际的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损失比是5:0,北洋水师被击沉了5艘战舰,而日军一艘也没有被击沉。
在影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西京丸直接被炸成了两截。
3、日军一度被北洋水师,尤其是邓世昌打的非常狼狈
在影片当中,当然也是为了突出邓世昌的能力,一度北洋水师打的非常厉害,日军军舰连连被击中,甚至其旗舰吉野号的旗帜都被打了下来,日军被打的非常狼狈。
日军主将,应该是伊东右亨被打的挂彩了。
但实际上,在整个黄海海战中,日军除了比睿号中弹大约30发以外,其他的战舰中弹数量都是个位数,也就是不足10发,所以也不会被打的如此狼狈。在影片中,光是致远号就击中吉野不下10次。
4、北洋水师战前会议
在黄海海战开展前,北洋水师组织了一次战前会议。而在实际的黄海海战中,双方实际上是一场遭遇战,北洋水师根本没有时间召开一次全体舰长级别的战前会议。
5、方伯谦逃跑
影片为了体现方伯谦的胆小形象,构造了方伯谦逃跑的时候,打死了不愿意听从命令撤退的一名士兵,自己亲自掌舵撤离战场。
实际上方伯谦任舰长的济远号在黄海海战中确实撤退了,但是在过程当中打死拒绝撤退的士兵不符合史实。
6、丁汝昌提前阵亡
在影片中,刚开战的时候丁汝昌所在的定远舰一马当先冲向敌军,结果被日军来了一轮齐射,丁汝昌中炮身亡。实际上丁汝昌是在最后北洋水师困守刘公岛的时候,最终为日军全部歼灭的时候吞食鸦片自杀的,不是在战场上被对方大炮炸死的。
7、邓世昌接管舰队,挂起帅旗
在影片开战的时候,由于丁汝昌被对方炸死,期间上的帅旗被对方打掉,邓世昌“果断”地在自己的战舰上挂起了帅旗,充当了旗舰。在实际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所在的致远号始终都不是旗舰,旗舰一直都是定远号。
8、刘步蟾的猥琐
在影片中,为了突出邓世昌的形象,其他队友基本都是“猪队友”的存在,尤其是舰队的总兵刘步蟾(实际是北洋水师的二把手),在开战的时候竟然挂错了信号,命令全体舰队呈一字横队迎战,而在战争过程中胆小怯战,表现得十分猥琐。
实际上在整个海战过程中,刘步蟾作战还是很勇猛的,基本没有怂。
好了,基本就说这么多吧,大概我个人看了下黄海海战这一段,片子时长2个多小时,稍微看一段就有很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
不过个人感觉总体上来说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在1962年那个时代能拍出这样的片子也确实不容易。我们也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过去的影片,还有很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就有待大家去挖掘了。
不过作为影片来说,我认为也不必太过于较真。
到此,大家对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最新发布
-
保姆纵火案楼上邻居怎么办「半夜放火骚扰邻居违法吗」
2024-12-11 -
小猫咪怎么用吹风机快速吹干「吹风机吹2小时救猫可以吗」
2024-12-11 -
祁天道2021年能回归快手直播吗「祁天道被拘账号封禁多久」
2024-12-10 -
如何看待中国相声第一人冯巩也老了,过60大寿四位爱徒仅白凯南到贺「冯巩60岁大寿」
2024-12-10 -
安妮博林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她是冤枉的吗「情书女主死了」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