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明朝以前山东行政中心在青州,可后来为何选择到了济南「新泰地震了?」

明朝以前山东行政中心在青州,可后来为何选择到了济南「新泰地震了?」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辟谣新泰现地震前兆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辟谣新泰现地震前兆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明朝以前山东行政中心在青州,可后来为何选择到了济南

随着历史朝代疆域的变革,以及各个省份划分的变化,包括各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侧重方方式不同,所以不单单只是省会儿,城市结构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朝代历史变化

山东在历史上,长期是齐国和鲁国的疆域,所以山东也有齐鲁大地之称,早先山东,疆域内齐国的势力范围比较大,而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并处在齐国的中心临淄附近,所以自然而然有权力中心的潜质。而到了我国大疆域汉朝时代,疆域版图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时的山东省,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而再不是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治理的情况,所以权力中心设在青州,后来才由青州向西移动到了济南。

经济重心变化

中近代历史上,我国的经济中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的经济中心长期集中在中部省份,像西安、洛阳等地区,而随着世界国家海洋沟通性的频繁,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偏移,这时便诞生了诸如北京,上海,长三角等经济强势区域。而济南处在我国南北经济沟通大动脉的节点区域。相比于青州,济南更靠近这条大动脉,所以省会儿设立到济南,对周边经济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地理格局变化

当前我们观察山东省的城市格局,可以明显的发现,山东整体分为东西部两个地区,虽然东部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不错,但是东部的城市数量要少于西部,而济南作为中西部城市,明显处在众多城市的包围之中,换句话讲就是济南处在中西部城市的中新位置,所以将济南设立为山东省会,有助于山东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力的提升。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很多人可能不敢相信,青州,如今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历史上,上千年前,竟然是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

没错,青州确实也是有贵族血统的。不过,划拉一下山东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城市,类似青州这样的没落贵族其实多了去了。比如临淄,春秋战国期间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如今只是淄博的一个区;比如兖州,古九州之一,如今只是济宁的一个区;还有临清、东平、郓城……所谓“沧海桑田”,一千年可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却能让一个城市从繁盛走向荒芜。

言归正传,青州怎么就被济南取而代之了呢?

其实,早在北宋时期,位于大清河沿岸的济南,凭借漕运的便利条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已经赶超了位于山东中东部的青州。

元代定都北京后,开始改造隋唐大运河。要知道,隋唐时定都西安/洛阳,大运河也是通向都城的。而元代时,大运河的历史使命是将江浙一带的粮食物资最快地运往北京,所以元代修建的大运河,从山东西部的济宁/东平/聊城/临清等地通过,同时大运河还通过大清河通向大海。由此,山东的经济重镇开始从东部转移至西部,东昌府/济宁/临清都因运河繁荣一时。济南本就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如今又离大运河不远,且位于漕运要道的中枢位置,经济继续发展,政治地位也随之提升。

至明朝洪武年间,朝廷改山东行中书省为山东布政使司,省治正式从青州迁往济南,济南从此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延续至今。cp

行政权力中心的转移古往今来一直在变化之中。相比起中国其他省份来说,山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实已经算是相对来说十分稳定。

相传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今天的山东地区就分属于青州、兖州和徐州三州。其中青州的所有管辖范围都位于今天的山东地区。而兖州和徐州则是有部分地区归入了今天的山东省。由此可知,青州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曾经长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之前山东大地上的行政中心有两个,一个是齐国的首都临淄,一个是鲁国的首都曲阜。后来到了秦汉之后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则转移到了今天的青州。青州之地土地肥沃、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而且地理位置大致位于山东的中心。时至今日,以青州、寿光为中心的蔬菜基地依然是中国现代化大棚技术最发达的地区,是中国蔬菜种植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在农耕文明时代可以说得天独厚的优势。

到了明朝初年,洪武九年山东的政治中心由青州转移到了济南府。济南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尤其是到了永乐年间,明朝的行政中心由南京迁到了北京,作为北京南下的必经之路,济南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因此到了明朝时期济南成为了山东地区的经济中心,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其真正的转变为政治文化中心。

当时的济南府治历城县,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15县及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州领11县。泰安州辖新泰、莱芜2县;德州辖德平、平原2县;武定州辖阳信、海丰、乐陵、商河4县;滨州辖利津、沾化、蒲台3县。

从此以后,济南就成为了山东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这样的局面一直跨越了整个明清时期。到了民国时期,济南更是在全国经济排名中一度进入前10名。而且成为了京沪铁路上的重要枢纽城市。只不过后来,济南在山东地区的地位才受到了后起之秀青岛的威胁和反超,形成了今天济南不如青岛、甚至曾经一度不如烟台的尴尬局面。当然随着济南并入莱芜,彻底的反超了烟台,成为了山东地区的经济第二大城市。

那么全国还有哪些省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历过不断变更?以至于领导能力和文化凝聚力不足以使省内的其他地区而臣服呢?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安徽和河北和河南。安徽合肥的省会地位实际上是在近现代才确定下来,而且还一度在合肥、安庆和蚌埠之间不断更换。

而今天的河北的省会石家庄更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城市。石家庄实际上是一个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河北其实是一个十分有历史底蕴的地区,其政治文化中心更是几易其地。这两个省份的省会地位时至今日依然十分尴尬。依然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带动全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合这一系列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变革和更迭,我们发现。任何一个城市的兴衰都与其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性离不开。中国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政治文化的版图。实际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不断调整和改变的。

到此,大家对辟谣新泰现地震前兆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辟谣新泰现地震前兆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