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历史上有哪些错失良机的著名例子「邯郸多名村民被杀害事件」

历史上有哪些错失良机的著名例子「邯郸多名村民被杀害事件」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邯郸多名村民被杀害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邯郸多名村民被杀害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历史上有哪些错失良机的著名例子

华容道拦曹操见机稍晚

与《三国演义》不同,在历史上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皆在诸葛亮神机妙算之中不同,正史上确实刘备、孙权棋失一着,失去了彻底消灭曹操的有利时机。

据记载,曹操赤壁战败后,率领败军从华容道退军,当时,道路泥泞、天上大风,曹操只好命令孱弱的败兵,用草铺路而过。与《三国演义》记载不同的是,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不仅是被孙刘两方火烧战船,还有与北方士兵水土不服,染上瘟疫。可以想象,战败后的士兵身体虚弱,又要逃避孙刘追兵,很多都被人马践踏与泥泞之中,死得人很多。此时的曹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只要有这一支兵马,曹操必然束手就擒。因此,曹操在逃出华容道后,大喜,认为刘备错过了全歼自己的一次机会。

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果然,正如曹操所料,不久刘备就华容道放火,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曹操逃出并没有小说中那么曲折,孙刘两方也不是因为“夜观天象,操贼未合身亡。”留给关云长做个人情。实在是见机稍迟,错过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济南城除朱棣失之一线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先后打退了老将耿炳文、新锐李景隆,之后向南进攻,乘势包围作为江南屏障的重镇济南。此时镇守济南的布政使铁铉。

济南城池坚固,上下一心,燕军久攻不克。于是,便修筑堤坝,拦截河水灌城。此举确实奏效,城中军民人心大恐。铁铉见此情景,决定用诈降之计,一定让燕军三日内撤兵。铁铉让人在城头大哭“济南急矣,亡无日矣”,然后撤去防守的器械,表示无心防守,又派人出城,向朱棣请求投降,并提出要朱棣“退师十里,单骑入城,臣等具壶浆以迎”。朱棣连破南军,此时不免有轻敌之意,再有目前毕竟南军势大,自己的反叛之师,有利于快胜,也急于夺取济南,就答应了铁铉要求。

第二天,朱棣骑着骏马徐徐进城,随行的只有护卫十余人。他们一行过了进入城门后,只听迎接的人高呼千岁。朱棣正在得意之时,却不想城门上突然掉下一块铁板,原来城上早有伏兵,只是等待朱棣进城,就放下铁板击杀朱棣,只是士兵慌乱之中,下手稍早,只将朱棣的坐骑给砸伤。朱棣大惊,慌忙换了一批马,逃出了城外。本来,城外桥下也有伏兵,等待朱棣进城,就断桥,截断他的后路。只是想不到朱棣见机太快,仓促之间,挽桥不断,竟然让朱棣从桥上逃走。

如此,南军失去了除掉朱棣的最有利的一次机会,虽然后来保住了济南城,但是由于后来不不失着,竟然让朱棣进入了南京,成为了靖难之役的胜者。

上源驿李克用侥幸逃生

朱温和李克用是五代时期的双雄,但又是仇敌,谁也奈何不了对方。两家结仇,还要从上源驿说起。

当时,李克用率兵追击黄巢败兵,到达朱温的汴州,人困马乏,就在汴州城外安营扎寨进行休整。朱温听闻李克用就在城外,坚持请李克用进入城内,并在上源驿设酒款待,“声乐、饌具皆精美”,而且“礼貌颇恭”。但是李克用却瞧不起朱温,在言语上多有冒犯,这让朱温心里愤愤不平,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要将李克用处之而后快。

在酒宴结束的时候,就连李克用的随从都已经醉倒。朱温暗中命令宣武将军杨彦洪,堵塞道路,派军攻打上源驿。虽然外面喊声动天,但是大醉的李克用却不省人事。他的亲兵只好用凉水浇醒他,然后告诉他实情。此时,李克用等人被包围在驿馆,朱温于是放火想要把他们烧死在里面。碰巧的是当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天地昏暗,在亲兵的保护下,李克用乘着闪电,突破包围,来到汴州城投,“缒城得出”,但他带得三百多人全部被朱温杀死。

如果不是天降大雨,李克用必然要被朱温杀死于上源驿。朱温见事情不成,便把责任全部推到杨彦洪身上,杀死了杨彦洪顶罪。只是事情真相,两家心知肚明,从此成为了世仇。后来,李克用临死之时,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叮嘱他一定要消灭朱温,为父报仇。

是秦国长平之战之后的处理吧!也就是武安君白起曾经提过的攻下赵国邯郸的那个作战计划!

其实,讲道理,武安君白起为这个作战计划已经谋划了很多了!首先是歼灭在常平地区的40万赵国军队,这个可是很重要的,赵国在四战之地为什么能够崛起成为一流大国,原因就是他手里有一支能征惯战的部队,把这支军队给他消灭了,赵国就没有移动长城啊!

而且武安君白起在赵国作战期间,可以说封锁了所有的消息。你看他围困赵国军队长达40多天,在这期间,明知道秦国大军在长平明知道武安君本人在常平的诸侯居然一个都不敢动,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武安君白起并没有向他们透露,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究竟是什么。战况究竟怎么样,(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所有人都在观望,这个时候武万军白起紧随着。放掉的240名赵国的儿童,跟随他们一起攻打赵国的城池!

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赵国所有的青壮年,所有的武装力量全部都被我消灭在长平地区,此时我派出240名儿童,我追着他们往后面跑,我就是把战争,恐慌。带到赵国的国家里面,让你们不战而强撑着诸侯还没有反应过来,我把赵国这块肥肉给它吞掉了!

可以说,武安君白起的这个作战计划是可靠的,不仅可以短时间之内消灭赵国,而且也不会说经历在这之后的那一场惨败!

想想后来的邯郸之战,为什么秦国军队会输,一方面赵国经过几年的,调情。缓解休养生息,整个军事实力已经提升上来!战斗力提升上来,起码不像长平之战刚结束那样已经无兵可派的那种窘境了!而且这个时候魏国和楚国各自派了10万大军过来增援!

说白了,武安君白起进攻邯郸的时候,他没有那么多问题。随随便便就可以打下来,可是硬生生的把武安君白起和他的秦国军的全给撤回了,并且把武安君白起给杀了!在这之后又要头铁一次去拿脑袋撞邯郸城的城墙!

你说你这不是错失良机是什么?你要不想打,你为什么后来还要派军队过去攻打呢?你要是想打,为什么不同意武安君白起,直接派兵拿下邯郸的!

有人说功高震主拜托,乱世之中,你还在乎这东西!你的军队要打败了,你有灭国的危险!说白了就是秦昭襄王脑子糊涂了,范睢在背后使绊子,最后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1950年11月13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朝鲜大榆洞召开会议,总结抗美援朝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

首批入朝作战的是四野的4个军,彭总表扬了其中39军,40军和42军。唯独把四野的老大哥38军痛骂了一顿,说他们贻误战机,不配主力的称号。



38军惹得彭总大发雷霆的原因,是因为入朝第一战,志愿军司令部决定集中三个军于西线作战,围歼南朝鲜军第六、第七、第八师。

38军的任务是迅速穿插到煕川以北的文明洞、仓洞一线,配合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第125师,围歼南朝鲜第8师于煕川以北地区。

38军军长梁兴初和政委刘西元接到命令后,决定以下属第113师主攻;第112师迂回煕川以东切,断敌人退路;第114师为总预备队。只等第112师迂回到位,就立即发起总攻。



但是当112师急行军到满浦时,与一支从前线撤下来的朝鲜人民军相遇。

这支朝鲜人民军原来也是四野的部队,112师师长杨大易和人民军的首长是老战友,杨大易请老战友吃了顿饭,顺便请人家介绍一下与美军作战的经验。

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已经通知过杨大易,煕川已经被南朝鲜军一个营占领。

可是杨大易想再靠实一下情况,问老战友占领煕川的是什么部队。

老战友回答的很干脆:“美国鬼子,有一个团的兵力,都是黑人”。



本来计划打南朝鲜军,现在敌人变成了美军。第一次和美国鬼子交手,一定要慎重,保证首战必胜。敌情有变,杨大易一分钟也没耽搁,通过电报向军长梁兴处汇报了敌情。

而此时担任主攻的第113师,已经和敌人交上了火。

梁兴初身经百战,善于把握战机,他感觉在煕川消灭美军一个黑人团,比消灭南朝鲜一个师更有意义,于是临时改变作战计划,准备围歼驻守煕川的美军黑人团,并为此做了周密的部署。



但是等112师对煕川发起总攻时,才发现此时的煕川只是空城一座,那个所谓的黑人团根本就不存在。

南朝鲜第八师和志愿军113师作战,只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就丢盔卸甲,全线溃退。

但是由于围攻煕川耽误了112师太多的时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保卫圈,南朝鲜第八师侥幸逃走了。

38军没能圆满完成围歼南朝鲜第八师的作战计划,被彭总痛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到此,大家对邯郸多名村民被杀害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邯郸多名村民被杀害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