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空间站建设发射顺序「天舟八号发射成功时间」

空间站建设发射顺序「天舟八号发射成功时间」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天舟八号发射成功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天舟八号发射成功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空间站建设发射顺序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既神舟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而中国空间站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的第三步。

我国建设空间站计划的实施步骤

1 组成和布局

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密封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

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2 任务

进一步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

验证天地往返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

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

我国建设空间站启动实施

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据介绍,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将充分继承载人航天工程前期成果,继续使用已有的神舟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场和着陆场。载人空间站建成后,将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威望做出重要贡献。

按照工程计划,我国于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在2012年6月18日实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为空间站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步:发射天和一号核心舱(已成功);

第2步: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3步: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4步:发射天舟三号,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5步:发射神舟十三号,与天和一号节点舱对接;

第6步:发射天舟四号,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7步:发射神舟十四号,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8步:发射问天号实验舱,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9步:天舟四号与天和一号分离,发射天舟五号,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10步:发射梦天号实验舱,与天和一号对接;

第11步:发射神舟十五号,与天和一号对接,神舟十四号与天和一号分离。

中国空间站建设预计分11步,目前第1步也就是发射天和一号已顺利完成。

搭建空间站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根据规划,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共分11步,涉及天和一号核心舱、天舟二号至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至十五号载人飞船以及问天号、梦天号实验舱,累计发射次数至少达11次。

此次由长征五号成功送入太空的天和一号是空间站的核心舱,未来的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都将与其对接。

接下来的数年时间,中国航天工作者们毫无疑问将经历巨大的考验,挑战前所未有的难关。第一次组建空间站,也许会遭遇失败和挫折,但相信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早晚会在太空中有序运转。

到此,大家对天舟八号发射成功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天舟八号发射成功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