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时快讯  /  互联网医疗融资环境回暖,“中国第一慢病管理平台”方舟云康冲刺港交所

互联网医疗融资环境回暖,“中国第一慢病管理平台”方舟云康冲刺港交所

分类:时时快讯

克日 ,互联网医疗融资喜信 频传。

6月10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方舟云康”)乐成 通过港交所聆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即将登岸 港股;5月-6月,国外两家数字医疗企业相继乐成 IPO,弥补 了2023年以来该范畴 IPO的空缺 ;5月,中国太保旗下的太医管家完成9.2亿元的战略融资,这是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久违的10亿级别的融资变乱 。

据中投财产 院、IT桔子统计,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融资规模达121.42亿元,创比年 来新高,但随后逐年降落 。到了2023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融资额仅为2.19亿元。不外 本年 以来,互联网医疗出现了回暖迹象,2024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融资总额3.5亿元,这一数字已经高出 客岁 整年 。

可以窥见,互联网医疗行业在颠末 “洗牌期”后,正在重新回到资源 的视野内,沉寂 了一段时间的赛道又再次活泼 起来。

互联网医疗10年变迁:从GMV导向回归医疗本质

10年前,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出现了一波创业高峰。好大夫 在线、挂号网(微医前身)、春雨大夫 品级 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得到 大笔融资,走入大众视野;阿里、京东、安全 团体 等巨头切入互联网医疗赛道;方舟云康、医联团体 、药师帮等明星企业也在此时相继创建 。

但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互联网医疗企业根本 停顿 在提供挂号问诊、开放购药等比力 浅条理 的服务上,缺乏有效 的用户付费模式,企业的业务 收入重要 依靠 线上药房,具备红利 本领 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在这一阶段,线上药房GMV成为衡量 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最紧张 指标。

但随着互联网医疗赛道的日渐拥挤,线上药房代价 战的白热化,“卖药”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以阿里康健 和京东康健 为例,2017年,阿里康健 医药电贸易 务毛利率为26.7%,京东康健 商品收入的毛利率仅有15.2%。

电商巨头尚且云云 ,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艰巨 。2016-2017年,互联网医疗出现了第一波“倒闭潮”,着名 O2O平台“药给力”公布 关闭,就医160、寻医问药、好大夫 等企业亦相继传出裁人 、架构调解 等消息;2019年,腾讯旗下的腾爱大夫 关停,青苹果康健 也公布 克制 运营。

陪伴 着互联网医疗镌汰 赛升级,从业者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思考 和认知也渐渐 加深,赛道内的玩家们纷纷转型升级。行业从单一的GMV导向变化 为代价 导向和用户导向,前者以to B的企业服务为代表,后者则走向to C的诊疗平台。

如今 ,包罗 阿里康健 、京东康健 、安全 好大夫 等在内的互联网医疗企业都有B端业务布局 。一样平常 来说,B端业务具备高客单价、高复购率等特点,比如 安全 好大夫 在2021年启动的B端战略转型。

用户导向的诊疗平台则渐渐 回归至医疗本质。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和移动化,一个抱负 的在线诊疗平台是可以或许 毗连 “医+患+药”的全链路闭环,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整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方舟云康选择从在线慢病管理切入,患者可以通过H2H服务平台完成复诊,大夫 在线开具电子处方,患者线上完成购药付款,再由第三方企业配送抵家 ,真正实现从医院抵家 的聪明 医疗生态模式。

为了增援 综合医疗服务及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方舟云康创建 了慢病管理服务中心 。克制 2023年年底,该慢病管理服务中心 已拥有169名员工,他们可以或许 为患者提供复诊、处方咨询、患者教诲 、用药提示 及药品重配关照 等一系列专业题目 的解答。

背靠4200万用户,掘金慢病管理千亿市场

国家卫健委2019年提供的数据表现 ,我国高出 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慢病患者每每 必要 定期的复诊治疗,以及长期 的监护与管理,但线下医疗资源的相对紧缺、分布不均衡 ,都会给慢病患者的线下复诊造成拦阻 。

在线慢病管理平台则冲破 了时间和地区 上的限定 ,患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在线上完成定期复诊、开方购药,大夫 也可以及时 全面地相识 患者的病情盼望 ,为患者订定 更公道 的治疗方案。因此,慢病管理被以为 是“互联网+医疗”应用中最有代价 的应用,由于 它契合了互联网的特点。

亿欧智库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指出,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在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到达 2357亿元,渗出 率将增长至37%。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浩繁 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慢病管理范畴 布局 ,包罗 京东康健 、阿里康健 、智云康健 (原掌上糖医)、由代谢范畴 跨国巨头诺和诺德开辟 的智能糖尿病自我管理平台“诺和关怀”,以及方舟云康等。

招股书披露,克制 2023年12月31日,方舟云康旗下H2H服务平台注册用户量约为4270万名,均匀 月活泼 用户到达 840万名,累计记录 了8390万次医疗咨询和4570万次处方。

在线慢病管理平台的核心 竞争力重要 表现 在技能 本领 、医疗服务本领 和药品供应链本领 上。

在线诊疗平台起首 必要 为用户提供稳固 、流畅 的服务,患者可以或许 随时随地与大夫 举行 沟通交换 。慢病患者通常有更高频次、长期 而且 大概 是全天候的咨询和问诊需求,技能 本领 直接影响平台的相应 速率 、操纵 便捷性等。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能 发展配景 下,平台的技能 本领 还是 提供可靠、正确 医疗服务的保障之一。

比如 ,方舟云康引入了AI技能 和数据分析技能 ,通过专业人士的反复练习 ,确保这些技能 可以或许 精准适配慢病管理场景,使得大夫 在慢病诊断、治疗和管理方面的服从 有了明显 提拔 。

医疗服务程度 则决定了用户体验的优劣 。大夫 是在线医疗服务的重要 提供者,因此大夫 资源是在线诊疗平台竞争的关键因素。纵观阿里康健 、京东康健 、安全 好大夫 等上市公司,都会选择将大夫 团队的规模作为紧张 的披露数据。方舟云康也在招股书中表现 ,其H2H平台上的注册大夫 数量 从2021年的191106名进步 至2023年的212892名,这些大夫 来自高出 15600家医疗机构,此中 约58.8%就职于三级医院、约38.4%已取得副主任大夫 或以上职称。

别的 ,美满 的药品供应链和高效的配送体系,也是满意 患者用药需求的紧张 包管 。药品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因此具备供应链本领 的企业相称 于拥有领先的竞争上风 。克制 2023年年底,方舟云康已经与760多家制药公司相助 ,此中 包罗 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制药公司,而且 已经向高出 1400家供应商作出采购,贩卖 高出 21万个药物SKU,此中 61.6%为处方药,约38.4%为非处方药。

随着慢病管理平台的规模扩大,方舟云康的业绩数据也在向好发展。招股书表现 ,2021-2023年,方舟云康实现营收分别为17.59亿元、22.04亿元、24.34亿元;实现毛利分别为2.20亿元、3.81亿元、4.87亿元,团体 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应的净亏损也快速收窄,分别为3.04亿元、3.83亿元及1.97亿元。

互联网医疗行业回暖,垂直化更受资源 青睐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回暖是高确定性的趋势。近期以来,国内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IPO有新盼望 。除了上述的方舟云康外,圆心科技也于近期通过港交所聆讯,康健 160、康健 之路等互联网医疗企业亦先后递表港交所。

只管 比年 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略有妨害 ,但患者对于在线诊疗的需求是长期 存在的,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市场规模和用户群体都在增长。

《2023年度中国数字康健 市场数据陈诉 》指出,2023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3764亿元,同比增长21.34%;在用户规模方面,2023年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4.14亿人,同比增长14.04%。而且 ,基于人工智能等新技能 ,互联网医疗还可以探索更多“玩法”,进一步进步 服务用户的规模、服从 和质量。

根据招股书,方舟云康的人工智能大夫 助手为约65.7%的咨询提供了帮忙 ,在人工智能技能 的帮忙 下,方舟云康服务服从 大大提拔 ,客服职员 每天 每人处理 惩罚 的订单均匀 数量 由2019年年的67.3笔增长 至2023年的366.2笔。

从资源 的选择来看,垂直化企业更轻易 得到 青睐。垂直化企业的上风 在于其可以或许 更加精准地满意 市场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更轻易 在某一范畴 形成品 牌影响力和市场壁垒,从而吸引资源 关注。

作为国内最大的在线慢病管理平台,方舟云康H2H服务平台的注册大夫 及用户均匀 留存率均趋于稳固 。2023年,方舟云康的注册大夫 留存率到达 81.3%,用户均匀 留存率为58.9%,平台活泼 用户至付费用户的转化率为36.2%,且重复购买率高达84.2%。这表现 出,方舟云康的大夫 团队发展连续 稳固 ,且用户对平台信托 度较高,具备品牌忠诚度。

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和医疗资源的沉淀,对于在线诊疗平台来说,是构筑其“护城河”的紧张 元素。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闭环,为平台的长远 发展提供坚固 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