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为什么火了「姚明在女篮」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姚明率女篮抵达巴黎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姚明率女篮抵达巴黎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后浪》为什么火了
近日B站的一段视频让众多网友的朋友被疯狂的刷屏,由何冰老师演讲的《后浪》引发众多7080后的网友大批量的转发,比如公司老板、领导都在其中,反倒是90后和00后却少之又少可以说是没有,但就这么一段视频却让B站又一次成为了朋友圈的顶流,上一次还是跨年晚会的时候。
而这段视频名字为《后浪》,意思大概就是在说年轻一代人的生活与理想的追求,加上有何冰老师这个国家级演员登台演讲,公开点赞当代年轻人的风采,还搭配了UP主们的青春混剪,让这一段年轻人不怎么喜欢看的视频,却感动了不少看客,在朋友圈中斩获了超高的人气,B站也让7080后给了解了一番。
要知道,视频中的《后浪》指的是“燃爆”的年轻群体,作为B站核心用户的年轻人对于这似乎有些不为所动,反倒是在他们这只不过是在祝他们“青年节快乐”罢了,毕竟B站的官方名字中夹带着表情符号,而这个是7080后难以看懂,就如同年轻人觉得表情包中“微笑脸”别有含义,但叔叔阿姨们却经常使用,这又何谈理解?
同时,何冰老师作为一个接近70后的60后大叔,就给大家带出了重点,视频的受众范围都是叔叔阿姨辈,毕竟他们会用“后浪”称呼年轻人,但年轻人却不这么想,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后浪”从来就没有想过拍死“前浪”,而是“前浪”自己把自己拍在沙滩上罢了,所以不少年轻人看到这视频,都纷纷觉得“非常尴尬”、“充满着说教的味。
实际上,这段视频受到人群并没有过于的划分,不同时代出生的人所经历的环境也是大有不同,就好像80后创业风生水起,90后难以从中分一杯羹,00后却享受了父母带来了的美好生活,所以前浪们并不能够体会到“后浪”的感受,且两者的区别在于“朝气”,思维模式、心态以及人生选择的不同,那么感官世界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那些“前浪”来说,后浪符合他们的口味。毕竟他们经历过中国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看着今天的青年人吃着大米白面,喝着各类饮料,玩着智能手机,回想起自己当初吃窝头喝凉水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自然会觉得今天的青年人令人羡慕。
而对于那些过得不错的“后浪”,这部片子也算是契合他们的生活,没有加班,没有996,只有手办、旅游、拍视频,何等滋润?
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青年,这个视频几近嘲讽,谁从小就可以追逐自己的兴趣?社会的资源到底与我们何干?房价高涨,疫情冲击,无尽加班等等,这是我们正经历的青春。人家住着群租房,吃着廉价外卖,根本不觉得自己这辈子可以买房,你还在那一个劲地说人家过得真好,骂谁呢?
当然以上三种人都会让《后浪》火起来,前两种人会点赞、转发,最后一种人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切都是流量。毕竟站在传播的角度,是否吸引注意力比是否为大多数人认可重要得多的多。
不管是从表现形式、作品主题思想还是内容本身出发,《后浪》火了,这是大家都认可的。
第一,从视听感官上来说,《后浪》呈现的视听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个不是最打动人心的。
第二,《后浪》最打动人心的是它所呈现的内容。
其一,开篇以“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这个非常社会化的话题来引入受众,紧接着就以“我”看见的你们来回击这个话题的不正确性。
其二,全篇以“我”看见的你们的感慨来讲述了“后浪”的特征,反击“一代不如一代”的命题。
第一方面,你们生活的时代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是前所未有的——讲述现代文明社会下的后浪们自由彰显个性的鸿大浪潮,自然而然引出后浪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我”所羡慕的,曾经梦寐以求的。作者不仅说后浪是很幸运,幸福的,更进一步说这个时代也是幸运的“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这就传递出一种相互感恩相互欣赏的情感。把“我”的羡慕情感拔高了,传递给后浪的也是一颗感恩的心,欣赏的心,非常的有正能量,激发人心。
紧接着前面的个性彰显所拥有的选择权利,作者借“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来引出后浪们给现代文明社会交上的答卷——专业的、乐于分享的、自信的、大气的、富有包容的等等。在这一层的结尾处继续传递出“前浪”与后浪间的相互感激和相互欣赏——“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
到这里作者直接写“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从国家的到社会的到世界的处处都洋溢着对后浪的欣赏和关爱——从“因为你们,这个世界更喜欢中国。”“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到“青春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再到“不用活成我们想象的样子,我们这代的想象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这还是一如既往的欣赏之情。
文章最后的祝福“奔涌吧,后浪!”饱含深情,关爱、鼓励,更多的还是欣赏和感恩——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
第三,文章表达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自信的、大气的、感激的,欣赏的。这都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特点,激发着我们一起“奔涌”。
以上是我个人对《后浪》的几点心得,与朋友们共勉。
《后浪》能火,其实很大原因在于哔哩哔哩抓住了时机,也抓住了人心。
五四青年节,那是青年人的节日啊。一百零一年前,无数热血的、洋溢着浓浓爱国情怀的爱国青年奔走于民族危难之间!那时的青年在干什么?在救亡图存,在以自己仅有的微薄力量——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他们没有任何私心,一心为国,打倒列强,实现民族独立。
现在的青年在干什么?在996的现场,在柴米油盐的独立空房,背负着一个又一个生活重担和厚重压力。太需要这样的一个声音了!跳出物质生活的范畴,谈谈诗和远方,寻求一丝温暖希望,以便更好地冲向前方,实现民族复兴。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后浪》刚出来时一阵夸赞,过了风头后人们开始批判。我们太容易被音乐、语言、现场和氛围所感染了,毕竟感官才是我们的第一接收器,在理性之前。被这么庞大的话语系统所震撼,潜意识似乎在告诉我们——
你,就是民族的希望!
可是仔细想后,是吗?不是吗?到底是不是?这取决于你自己。你觉得是就是,你觉得不是就不是。忘了哪位著名人物说过,一个国家的风向标是这个国家的青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只有每一个人都扛起生活的大旗,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没有人天生就是精英,也没有人傻子,伤仲永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听过,也懂得吸取经验和教训的道理,但最后难免落为俗套。
我们是平凡人,平凡人却拥有每个人不平凡的人生。时代的人都曾年轻,都有美好的青春回忆。奔涌的后浪一往无前,懂事的中年人得体收场。《后浪》在我理解,哔哩哔哩一方面是打广告,告诉世界,我们拥有了一亿用户,我们的用户群体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另一方面,也告诉年青人,你们也是我们,是这个民族的希望,中国的脊梁。上一辈的视角,下一辈的态度。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很荣兴回答这个问题
《后浪》看过了,拍得很不错,看着看着,我竟然觉得我也......
首先,阵容强大,B站的视频,何老师演讲,各大报点赞,
其次,视频中的这些后浪青年们,用着高科技的产物、玩着手办、坐着飞机、拿着昂贵的单反相机,玩玩高性能豪车,去国外旅旅游听听演唱会,潜个水漂个流,去巴黎看铁塔去南极看海鸥,这些后浪们天天都打着鸡血,眼里天天放着光,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着你们。看着你们的生活,我竟然觉得自己竟没有活出一个人样来。看着一个个精彩的镜头,我认为这视频不想火都不行吧。
最后,我看着看着,竟然感觉我也是看着后浪的那一批。希望这些后浪青年们,不要辜负一个民族的期望,青年强则国强,可不是一句空口号,你们确实要承担起青年的重担,扛着民族的责任,捧起民族的希望。人家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流趴在沙滩上,我不但没有趴到沙滩上,我竟然还撞到了礁石上,我拉了民族的后腿,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同感。
个人观点看看就好,图侵则删。
还记得“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贝爷吗?当年爆红,为何突然不见了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看这类片子。
但是当时并没有找到贝爷的,找了德爷的。
讲道理,德爷的,连裤子都不穿有些装杯了。
毕竟,一条裤子而已。
但是,就是德爷这样,也不免被人说开挂。
对,我说的就是孤岛六十天,节目组开挂送了他一只羊。
后来,看了贝爷的片子,看的不多。
其中一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这样的,在北欧,贝爷开始荒岛求生模式。
然后他发现了一个被雪埋住的小屋,小屋里啥都有,还有羊肉。
贝爷吃了一顿好的。
我寻思,如果是正经的求生,这个时候就应该以这个小屋为根据地,然后进行各项任务。
结果,贝爷头也不回的继续出发了。
这还不算,他到了一条河边,然后他居然做了个筏子下水了!
我当时就懵了。
因为,这明显的没有下水的必要啊。
如果实在赤道附近,下个水我还能够理解的。
但是,冰天雪地的,这下水真的不是在作死么?
果不其然,他下水就是单纯的下水,没有做任何事情。除了节目效果我想不到任何下水的理由。
后来我又看了几集才知道,贝爷是“遇水必下”。
这TMD不是扯淡么!
我不喜欢看贝爷的视频就是因为,他拍的太假了,远不如德爷显得真实。
不过现在贝爷应该能火,毕竟,抖音上各种野外生存的。
到此,大家对姚明率女篮抵达巴黎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姚明率女篮抵达巴黎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最新发布
-
酷云2024年度盛典几月份「2024年大事件一览」
2025-01-02 -
国内航班总是取消是为什么「6.8万张机票被取消了吗」
2025-01-02 -
中部战区总医院怎么预约体检「东部战区mv中国人是谁」
2025-01-02 -
超市卖鸡蛋一斤多少利润「超市半年丢10万鸡蛋怎么赔偿」
2025-01-02 -
上海外滩跨年可以放气球么「跨年夜卖气球没回本怎么办」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