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公安县地名的由来「洞庭湖入湖口」

公安县地名的由来「洞庭湖入湖口」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洞庭湖入江口超警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洞庭湖入江口超警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公安县地名的由来

公安,昔称七省孔道。早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即建孱陵县,(公安县的前身)。县域凭临长江天堑之险,又当南北皇华驿道(现为207国道)要冲。

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至209年,刘备领荆州牧,扎营油江口,改孱陵为公安县,图谋霸业。公安县名始于这时。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有“七省孔道”之称,与洞庭湖平原一衣带水,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全县辖16个乡镇、326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人。 公安置县始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时名孱陵县。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刘备领荆州牧,立营油江口,取左公刘备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公安县由此而得名。这里曾是“三国”时期主战场之一,刘备城、吕蒙营、陆逊湖等遗迹至今仍在;东晋时期公安学子车胤,囊萤苦读,自强不息,成为《三字经》中世代相传的典范;明末袁氏三兄弟开创的“公安派”文学新风,影响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率领的红二、红四方面军“公安会师”,彪炳史册;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王竹溪从公安走上技术报国之路,成就斐然,声名远播……

屈原是在哪里跳江的

屈原跳江的地方:汨罗江。屈原战国时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战国末年,因为反对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的对外政策,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玉笥山,在这里他写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如《离骚》、《天问》等),将楚辞这一体裁发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被秦国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怀沙》而自投汨罗江。汨罗江(汨为左水右日)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修水县白石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向西流经平江城区,自汨罗市转向西北流至磊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合称“汨罗江”。干流长度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为东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

36计第28计上屋抽梯故事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意思是送人上了楼之后,却把梯子搬走,使人无法再下来。比喻诱使他人上前而断其退路,使其处于困境,即怂恿人上当受骗。

刘琦抽梯逼良策

  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琮,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琦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诸葛亮身为刘备幕僚,又与刘表有亲戚关系,因此不便讨论此事)。

  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只得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今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刘琦引诱诸葛亮“上屋”,是为了求他指点,“抽梯”,是断其后路,也就是打消诸葛亮的顾虑。

到此,大家对洞庭湖入江口超警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洞庭湖入江口超警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