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状元流浪街头十年,因大二期末没考好怕父母责骂,你怎么看「高考失利离家8年怎么办」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高考失利离家8年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高考失利离家8年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福建高考状元流浪街头十年,因大二期末没考好怕父母责骂,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高考状元,身上一直背负着很多压力,不仅来自父母,也来自社会的期望。不得不承认,不管是谁,对高考状元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高考状元作为一届学生的代表,被社会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因为我们觉得他们代表了一代人,象征着一代人的成就。就像清华北大的学生,我们都觉得他们就是那种必须一毕业就拿高薪、一毕业就去世界500强的人。一旦他们没有达到这要求,就会遭到社会各界人士讥讽。我们都觉得他们是身在“神坛”,无所不能的人。再举个例子,曾经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事情,风靡一时。很多人都觉得北大毕业的,出来卖猪肉,这叫啥事?!这位北大毕业生成了饭后笑谈。读了这么多年书?有用吗?于是“读书无用论”就又背锅了。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苛刻的,而有些人才经受的挫折太少,心理素质太差,这位福建高考状元的经历也反映了这个问题。我能够理解他这种行为,很多学霸级的人物,从小学习就是班级、年级的佼佼者,经常得到父母老师的赞扬,经常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膜拜。这样的人才,很少受到打击。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受到的打击少了,磨炼少了,一旦遭遇到点什么失败和挫折,内心就会极度受不了,有些人甚至选择自杀,这种事情也很常见。每年高考成绩一出来,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因为考试名落孙山而自杀的事情。
这位状元,是担心让父母失望、害怕父母责骂,而选择离家出走。所以,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问题。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希望能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无论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孩子,都要做到能够时不时和他们沟通一下,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做到面对挫折能够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是茯苓呀的回答,欢迎关注,一起讨论。
前面刚刚有一则“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与父母断绝关系”的报道,又看到“福建高考状元流浪街头十年,被父母找到”的新闻。虽都属个案,却也着实让人不得不去感慨人间故事的多样性。对于看新闻故事的我们而言,也有需要思考之处。
1. 学生要明确学习的价值目标。每个人从小学开始就踏上求学之路,看似学习成绩是学习的目标,可却忘记了学习的价值诉求,要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一个精神富足的人。作为名校的大二学生,在过往的小学、初中、高中、大一、大二的长达14年的教学中,小叶的学习目标或许只是好成绩,以及以好成绩来回报父母。我们是不是要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在学习的同时,明确学习只不过是一种途径,要通过学习让我们自己不断地“长大”,学习才有意义。
2. 父母要和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人生是全程发展的过程,名校学生不能顺利毕业,名校毕业生在现实境遇中有“欠优秀”的工作业绩,这些情况也并不是不能发生,一个人真正的能力是在获得成就时仍有向上攀登的劲头,失败时也能随时清零负面情绪勇敢再出发。在复杂的人生轨迹中,父母和子女的积极关系会对子女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认可和支持永远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小叶是个高智商的人,期待他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快填补与社会情境的鸿沟,早日回复到属于他的恰当生活轨道中来,成就自己的同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宝说:高考状元流浪街头与家庭关系不无关系,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事情经过其实就是福建高考状元考上大学之后,大二期末挂科了,结果觉得自己没脸回家,所以就选择离家出走、离开校园,开启了街头流浪模式。
家长往往将自己得不到的强加在孩子身上,用“为你好”绑架孩子的心理。庆幸的是他选择流浪而不是自杀。
高考状元流落街头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是因为他顶着“高考状元”的头衔,而他之所以在挂科之后选择逃避、流浪,也是因为“高考状元”这个头衔。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太急切,总是把自己的所有欲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而不是关心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即使他们知道孩子要的是什么,他们也不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
先说个我自己的例子,小时候学钢琴,要考级,每天练习一两个小时,对于爱玩的年纪的我来说,实在是很痛苦。
当时去老师家上课有时候是我自己去的,没有家长陪同。于是我就想着,我逃一次课也不会被发现。就在老师的楼底下转悠了一个小时,假装上过课了,回去还和父母撒谎,自己编了点老师的评语交差。
然而纸包不住火,老师见我没去上课,一个电话打到家里去,就全部露馅了。
我妈知道以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责骂我撒谎,不听话,然而却从没问过我为什么这么做。可以想象,即使知道了我不想继续学钢琴,他们也不会允许。
这也直接导致了我现在看到钢琴都再也不想去触碰了,因为总是有种痛苦的体验伴随着自己。
作为家长,他们关心的只有孩子不听他们的控制,没有按照他们安排好的路去走,而不是孩子想要做什么,更不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是满足了,可是孩子却生活在痛苦之中。
我想,这位高考状元如此选择,想必也有类似的经历导致他选择逃学、离开家庭,宁愿流浪为生。
其实我觉得他的父母至少应该庆幸,他只是选择离家出走,而不是选择自杀。否则他们永远都无法找到这个儿子了。
压抑自己只能暂时逃避问题,却会加深自己内心深处的反抗。直面问题虽然痛苦,却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高考状元却挂科,可以想象平时他在自己家里肯定是十分压抑的,家长殷切的期望逼迫着他不得不拼命努力,否则就是对不起父母多年的付出,就是没用、没出息。
无论他有什么样的想法,都只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可是压抑不等于消失,越是压抑地多,就会越是渴望,但越是渴望就越会觉得自己不应该,进入无限的压抑循环中。
进入大学以后,父母鞭长莫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压抑的力量松动了,那些渴望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使他不想再继续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而是做自己想做的。
结果就是昔日的好学生变成了不好好学习坏学生,他享受了自由,却也挂科了。虽然大学挂科其实也比较普遍,补考过了就行。但是在他的家庭里,在他父母的荣誉里,肯定不允许出现不及格的情况。
于是他便害怕回家,不敢面对父母的唉声叹气,无法承受异样的眼光。原本自己的人生,却必须要接受别人的审视与批评,这样的压力让他选择离开。
但是逃避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容易把自己的大好人生给毁了。挂科补考过了就行,并不影响毕业,如果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接下来好好把学业完成,毕业后找个工作好好锻炼,也比流浪来得好得多。
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用心看世界,走在逆袭的路上。我是睿小宝,认可就关注和分享吧~
到此,大家对高考失利离家8年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高考失利离家8年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最新发布
-
2013年邮票面值多少「蛇年的邮票」
2025-01-05 -
发生地震后该去哪里躲?怎样辨别地震谣言「制造地震谣言被拘留」
2025-01-05 -
偷一次油会被拘留吗「每加1箱油被偷1.5升怎么处罚」
2025-01-05 -
河南23岁女孩欲用彩礼钱救妹妹,说道“谁救她我就嫁给谁”,你怎么看「彩礼23万8」
2025-01-05 -
夏天是做韩国泡菜行吗?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能放多久能「韩国或失去泡菜自由的电影」
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