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电压在36V以内电流很大会不会伤人「过度午睡5大风险是什么」

电压在36V以内电流很大会不会伤人「过度午睡5大风险是什么」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度午睡5大风险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过度午睡5大风险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电压在36V以内电流很大会不会伤人

即使是36V大电流也不会伤到人,因为我国认可的36V以内为安全电压,人体所对电压的承受能力不超过36V,不过身体与地面,或手湿具备了电流通过我们还是能感觉到麻麻的,但是不会被击伤,所以说36V以内的大电流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是安全的。

流过电阻的电流为 电压/电阻 ,由于电压为36伏,所以经过人体的电流,只和人体的电阻有关。

麻烦的是,人体是一个不确定的等效电阻,主要集中在皮肤上,和皮肤干湿直接有关。

另外,触电主要的危害在于影响心脏博动,所以和电流在人体内的流通途径也很有关系。

实践证明,36伏电压,对正常的人体,不是很潮湿,皮肤没有伤口,是安全的。

决定触电的根本不在于“电压”,而是经过人体的电流。别觉得36V是绝对的安全电压,正常情况下人体自身有1000Ω(欧姆)的电阻,经过公式“电压/电阻=电流”我们可以得出36V电压经过人体时将产生0.036A(安培)的电流,0.036A=36毫安。

实际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毫安:经过人体,有刺痒的感觉,没什么大事,但是特酸爽。

20-40毫安:经过人体,会有强烈的麻痹感,酸痛、痉挛、呼吸急促等症状,还好没有死亡的风险。(心脏病人除外)

50-100毫安:经过人体,痛不欲生,引发心脏不规则运动(心室颤动?),很大几率致死。

100毫安以上:经过人体,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可以为投胎做准备了。

由上述可见,36V电压经过人体时产生36毫安的电流的确不足以“致死”,但是朋友们千万不要忽视一个道理,人体电阻是可变的,而绝不是1000Ω恒定,当身体潮湿的时候,人体电阻是持续下降的,如果是洗澡状态,身体全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无限接近于“零”!所以只要漏电,有多少人挂多少人,绝无侥幸,哪怕只有一个电星就足够了。(各位可以查查没有洗澡时触电活过来的,因为“电压/电阻=电流”,电阻无限接近于0,电流会变得很大,绝不是36毫安能挡住的)

本人分享个实际案例,上实际90年代后期沈阳某水泵厂,炎热夏天,某电焊工发觉“焊把”漏电打手(此时该焊工脚上穿着绝缘鞋,形成不了回路),在午休期间,该电工(全身是汗)开始拿绝缘胶带缠“焊把”上的漏点,只是这个时候他一屁股坐在一款“金属垫板”上了(此时已形成回路),悲剧发生了,在他缠“焊把”时,漏的电瞬间把他击倒,工友们看他受伤立即将其送往沈阳市202医院抢救,电流将其击成“心市震颤”,在医院挺了7个小时后不幸去世。后来经调查,当时那个焊把只有区区40V的电压,够低吧?当时如果是36V,这名工人依然会被电死。因为身体全是汗,电阻太低,36V足以产生远高于100毫安的电流,击之必死。
所以看电能否对人体带来伤害,不要看电压,电流才是真正的杀手。人体是有1000欧姆的电阻,但这电阻不是恒定的,身体越湿,电阻越低,洗澡全湿的时候,人体电阻无限接近于0(但不是0),这个时候即使比36V还低的电压一样可以造成死亡。就算身体干燥有这1000欧姆,36V触一把也会让你痛不欲生的,只不过是活下来的几率很大,安全只是等于不会死,但绝对不是舒舒服服。生命只有一次,对于电朋友们不可“掉以轻心”!!

36Ⅴ电压,只要经过人体形成回路,就产生不了大电流。因为人体有电阻。36v大电流接上人体后,电流就变小了。如果保持电流不变,电压肯定高过36v。电伤人,其实是形成回路后产生的电流伤人。没有回路,超高压电也没有危害。我站在干燥的木桌上,徒手带电接过电线。切记不要模枋。身体同时接触到零火是会要命的。

根据题主的叙述,这里指的肯定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沒有流过身体的电流既使是一百万安培,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糸呢。题目中还提到电流很大(查资料可知,超过30mA的电流就会危及人身安全),既然如此,答案就是肯定的了:不仅会伤人,而且很可能致命!

我们知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即I=U/R。那么人体的电阻有多大呢?还是自己测一下吧。首先用万用表测自己从脖子到脚之间的电阻,大约是100KΩ,再测一下胳膊上相距10Cm两点之间的电阻,居然也是100KΩ!(当然每次测的结果会有差异,但基本维持在这一数值附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仼何导体的电阻都是和长度或距离成正比的,难道人体是个例外?当然不是。

实际上我所测得的阻值中,皮肤的电阻占据了主要部分。而皮下组织中富含血液部分的电阻是非常低的(因血液和汗液里含有大量盐份)。对此我画了一个等效电路图:

图中AD两点相当于从脖子到脚部的电阻,BC相当于胳膊上两点之间的电阻。从图中不难看出,由于鄙人皮糙肉厚的皮肤电阻较高,而皮下组织 的电阻又很小,这就造成了在不同点位测量数据相差不大的结果。下面再看一下我在网上找到的人体电阻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或状态下,人体电阻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尽管这里的数据和我的测试结果不一样,但我觉得仍然是可信的。因为不同的测试方法或不同的测试对象,会导致不同的测试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样在36V电压下,人体通过的电流取决于皮肤的状况。如在非常干燥的情况下,既使把整个三峽电站的电能变成36V输出,人摸上去也不会有危险,相反如果是在浸水、潮湿或皮肤破损的情况下,既使是十几伏电压也未必安全。这也是囯家对于不同环境下实施作业规定不同安全电压的原因。另外,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还和电流是否通过心脏有关。对心脏而言,在同样的电压下,交流电的危害程要大于直流电。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把36V电压看作是绝对安全的电压。要针对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绝对安全。

欢迎评论,点赞!

午休安静的好处十条

1、提高敏锐力和效率,午睡10分钟下午的工作精气神十足。

2、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午睡者在测试中反应更迅速,3、对心脏有好处,午睡减少心脏病的危险,4、午睡20分钟能增加40%的认知能力。

5、午睡可以激发运动的积极性。

6、午睡可以提升创造力,发散思维,7、午睡睡会让你精力更充沛。

8、避免工作时打瞌睡,会让人更加健康。

9、午睡能将人的好处最大化,10午睡避免体重增加

总结三条吧

第一,提高敏锐力和效率。午睡醒来可能会有10分钟的时间觉得有点晕乎乎,但只要过了这个疲惫期,你就有十足的精力去全力以赴剩下的工作了。

第二,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午睡者在测试反应中更加迅捷和准确。这表明,午睡能够防止大脑被过度使用。

第三,提升创造力。有效的午睡能让你的大脑进行发散性思维,让你的思路在短时间内打开。所以,如果你的工作陷入僵局,不妨睡个午觉。

午休的时候安安静静的可以给其他同学更好的休息环境,让学生在下午上课的时候更有精神学习,因为学生一般休息的时间很少,需要午休的时候补充精力,用来为下午的上课提供更好的精神头,让脑袋更清醒,吸收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①提高思考敏锐力效率②改善记忆力③提高学习能力。大脑得到休息使至更加迅捷和准确。

④安静能够防止大脑被过度使用而得到安静休整提升创造力。

⑤对心脏有益。

⑥年休安静气氛可以好好进入休息,避免打瞌睡。

⑦可以控制血压。

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使身体健康。

⑨调节情绪,改善负面情绪,调整紧张学习工作心情。

⑩午休安静也是人的一程文化教养!

1.提高注意力。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发现,长时间受到来自电脑、手机等的同一感官刺激,会使大脑习惯所看到的东西,容易错过重要细节。中午短暂地休息一会,就可使注意力显著提高,下午任务完成。

2.保护视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让眨眼次数减少,眼睛缺乏润滑,导致干眼症。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看屏幕5小时的工人相比,看屏幕至少7小时的工人眼睛润滑度低50%。

3.改善睡眠。多项研究证实,屏幕的蓝光会减少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一项涉及300名参试者的研究发现,每天午休15分钟可以减少暴露在蓝光中的时间,提升睡眠质量。

4.降低关节炎发病率。利用午休时间活动活动身体,可降低罹患关节炎、慢性背痛和颈椎疼痛的风险。

5.缓解腹胀。饭前或饭后适当散步,能使肠道有益菌增加,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避免胀气、腹痛。

6.防止胃痉挛。瑞典一项研究发现,利用午休时间仔细品尝食物,细嚼慢咽,可显著改善胃痉挛。

7.预防心脏病。英国心脏基金会表示,午休时间散散步可减少糖尿病、心脏病和一些癌症等20种慢性疾病发病风险。英国华威大学研究人员也发现,邮递员比办公室白领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低30%。

8.让身体更苗条。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发现,与工作期间穿插5分钟午休的工人相比,在办公桌上吃饭的工人饥饿感更强、吃得更多,平均腰围粗3厘米。

9.改善情绪。英国心脏基金会研究发现,定时午休可以使员工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30%。《英国精神病学杂志》刊登的研究也表明,常晒太阳、出门走走可降低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风险。

10.增加维生素D。皮肤接触阳光会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它能促进人体吸收钙质,有益骨骼健康。英格兰公共卫生署表示,因为很多人每天户外活动不足15分钟,英国越来越多的人缺乏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增加了。

长期睡眠不足会有什么影响

近几年,常常发生熬夜猝死的事件,人们熬夜赚来的钱根本补不回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长期睡眠不足会给人带来多大伤害,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睡眠不足会扰乱生物钟,增加患癌的风险,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把睡眠不足定为2A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食品同属一类。

二、睡眠不足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会引起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肠胃不适,皮肤过敏等。

三、睡眠不足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导致大脑整理白天经历强化记忆的功能减弱,从而出现记忆力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老年痴呆的先兆。

四、睡眠不足人容易造成瘦素分泌混乱,导致身体发胖。

五、睡眠不足让眼睛得不到休息,过度疲劳,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眼周长皱纹或黑眼圈。

六、睡眠不足,会导致皮肤松驰,暗淡无光,甚至长斑。人的皮肤会在进入深睡眠后修复细胞。

综上所述,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伤害极大。

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多吃有助睡眠的食物,如睡前喝杯热牛奶,热水泡脚,早点关掉手机等等,希望你的睡眠越来越好!


谢邀。长期睡眠不足,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以前本人读初三时,可能学习压力大,长期失眠,最后导致吃饭不香,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医生诊断神经衰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整天无精神,没力气,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学习效率低。对有工作的人,工作效率也会很低。如果长期不治疗失眠,肝肾会虚弱,整个身体会垮掉。后来本人经过养生,恢复了正常睡眠,身体就好了,做什么事情都有兴趣,精神也好了。

“长期睡眠不足将改变基因”这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不少学生党在评论下吐槽:

现在的中学生,能11点前睡觉,我算你赢。

上班族也不甘示弱:

我们在选择慢性死亡。

当然,也有识趣的用户这样回复:

都知道熬夜晚睡不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是啊,“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如果不熬夜,似乎这一天都不完整了。

但又害怕熬夜对身体不好,于是提早捧上了保温杯,泡上了枸杞茶。

对于大多学生或上班族来说,晚上睡得越晚,夜间的睡眠时间就会被不断压缩。根据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31%的90后习惯晚睡,60%以上的90后觉得自己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真的会影响基因吗?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睡不好或睡不够顶多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补个觉又是一条好汉。但是研究者称“长期睡眠不足将改变基因”,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其实睡眠不足改变的不是基因,而是基因表达的方式!

2013年,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者曾做过一个睡眠实验,并招募了26名志愿者参与。该实验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一周。第一个阶段要求志愿者们每晚睡够10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阶段则只能睡6个小时。

该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改变人体700多个基因活动,使部分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包括控制免疫系统、应激反应系统、新陈代谢、炎症反应,以及生物钟的基因。

香港大学也曾针对睡眠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睡眠不足会损害DNA,并影响其修复能力,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而DNA损伤意味着细胞生长和有机体功能的遗传指令的基本结构发生了改变,当分子被复制时,这种改变不会被修复。

睡眠与基因,如何相互影响?

良好的睡眠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与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关系极为密切,但睡眠与基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1.睡眠与免疫系统间的影响

在其他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即便在睡眠状态下,有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出现睡眠剥夺情况时,其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活性会受到影响。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有机体更容易因病毒出现免疫系统紊乱,并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途径影响睡眠质量。

对于有机体来说,睡眠是一种有效的免疫保护机制,当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较差时,有机体无法以最好的状态调动免疫机制,对疾病进行应答,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并陷入恶性循环。

2.睡眠与生物钟间的影响

昼夜节律是内源性的生物钟基因通过自身的转录、翻译和调控,形成以24小时为变动周期的一种生理现象。如果生物钟出现功能紊乱,个体的睡眠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个体经常熬夜,睡觉不规律,没有固定的睡眠-觉醒模式,也容易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若个体长期出现昼夜节律紊乱,其肝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会影响肝功能,加速肝脏病变,如发展成脂肪肝、肝炎、肝硬变、肝癌等。

如何拥有一个好睡眠?

哪怕只有一周睡不够,也能改变人体的内部运转,导致对应的躯体系统紊乱,并影响身体机能,增加患病的风险,包括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认知障碍等。

那我们该如何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提高睡眠质量呢?

1.通过饮食来调整

正如上文提到的,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降低。而肠道菌群可以作用于免疫系统,促进血液中的细胞因子发生改变,从而改善睡眠。

研究者称“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可以促进慢波睡眠,但会增加夜间觉醒次数,睡眠质量也较差。这类食物包括鱼肉、鸡肉、鸡蛋、豆制品、菠菜、西红柿、坚果等。

在碳水化合物中,高GI(指食用后人体血糖可快速升高)的食物比低GI的食物更有利于缩短入睡时间,而固体比液体效果更佳,但建议在睡前4小时摄入。

研究者称,摄入一定量的高GI食物,可以使分泌更多的色氨酸、褪黑激素和睡眠荷尔蒙,这对睡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高GI食物最常见的就是白米饭、面条、米粉。

但如果是睡前肚子饿,则建议吃一些低GI的食物,这样有助于平衡睡前的血糖,如燕麦片、腰果、花生、核桃等。

2.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晚上不睡觉,煲电视剧、玩手机,确实也能刷出一些存在感。但这样也可能出现一个问题,你睡觉的时间并不固定。

想调整自己的生物钟,第一步就是要养成规律的作息。并且要管住嘴,不要在睡前喝咖啡、浓茶、奶茶,当然也别抽烟。如果有午休的习惯,尽量控制在40分钟以内,避免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着。这些习惯虽小,却也能影响你的睡眠。

3.睡眠环境很重要

凉爽、舒适、昏暗、安静的卧室,可以让你睡得更好。所以在睡觉前,建议关掉卧室大灯、保持房间通风,如果受到噪音的困扰,可以听些白噪音,它能帮你屏蔽周围的噪音,也能帮你放松身心,以便更好的入睡。当然,在睡觉前可以做些有助身心放松的活动,如阅读、听歌等。

晚上睡不够,白天没精神,长期如此,你体内的基因可都在悄悄的改变喔,当你意识到身体不适时,可能正受疾病的困扰,而这种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

到此,大家对过度午睡5大风险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过度午睡5大风险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