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评测  /  地类界代码,介绍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密码”

地类界代码,介绍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密码”

分类:软件评测

地类界代码是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形成了以地类界代码为核心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本文旨在通过地类界代码,揭示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一、地类界代码概述

地类界代码是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因素,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和编码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地类界代码由十位数字组成,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代码、二级代码和三级代码。

1. 一级代码:表示土地利用现状大类,共分为12个类别,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 二级代码:表示土地利用现状中类,如耕地又分为水田、旱地、菜地等。

3. 三级代码:表示土地利用现状小类,如水田又分为灌溉水田、望天田等。

二、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 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我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土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耕地资源紧张,质量下降

我国耕地资源总量约为1.3亿公顷,位居世界第四位。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受到严重挤压。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3. 林地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约为2.08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五位。我国林地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林地资源较为丰富,而西部地区则相对匮乏。

4. 草地资源广阔,但利用效率低

我国草地资源总量约为3.9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一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等问题严重。

5. 水域资源丰富,但利用不足

我国水域资源丰富,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达3.5亿亩。由于水利设施不足、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因素,水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三、地类界代码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作用

地类界代码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具有以下作用:

1. 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地类界代码将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和编码,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通过地类界代码,可以了解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保障耕地资源安全

地类界代码有助于监测耕地资源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为保障耕地资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地类界代码作为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重要工具,对于揭示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地类界代码的应用,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