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的谁还能回忆起服役时的八一节会餐情景「国庆遇军人集体婚礼致辞」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庆遇军人集体婚礼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国庆遇军人集体婚礼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当过兵的谁还能回忆起服役时的八一节会餐情景
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了,部队每年都要组织会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部队八一会餐都是在下午四五点钟左右进行。
为了减轻炊事班的负担,也为了让大家睡个懒觉,八一那天吃两顿饭。上午十点钟吃早晌饭,下午会餐。
要组织几个人到炊事班帮厨。
会餐时,先上几个凉菜。油炸花生米是少不了的,还有鹿角菜、凉拌海带、香肠、肉皮冻、皮蛋、凉拌牛肉、凉拌猪肚等等。热菜中,扣肉是不能少的,这道菜很香,而且解馋。红烧肉、肉丸子、红烧鸡块、木须肉等等,菜单上以肉类为主。都是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里又没有油水,馋啦。鱼类也是不能少的。没有鲜鱼,海鱼也行。
那时候,部队伙食费标准不高,每天也就四毛多钱,平时再节俭,过节的时候,干部们也要交待炊事班,会餐的菜肴一定要丰盛。
会餐时,还要喝酒。除了值班的人不准喝酒,所有的人都要喝。喝酒还有好多故事。
我们部队有女兵。会餐那天,女兵们商量好要灌炊事班长的酒。先由女兵班长敬酒,炊事班长高高兴兴的喝了两杯,接着女兵副班长又敬了两杯,炊事班长也愉快的接受了。然后,女兵班的党小组长、团小组长一个接一个的都来了。炊事班长也没法拒绝。不然的话,就说你瞧不起人。女兵们小嘴又会说,每人都敬两杯,过一会儿,炊事班长就喝高了。
以后再会餐,炊事班长就长记性了,不上当了。
虽说不让多喝酒,但是每次会餐总有个把人喝醉了的。
当年部队过节会餐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很好玩。
(图片取自网络,侵权必删)
印象最深的一次八一建军节还是在国防大学服役的时候,但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我们都在机关二食堂吃饭,伙食费已经发给个人,吃饭都是自己买饭票,只有八一建军节的时候机关食堂才会回馈我们一顿免费大餐,照例会是中将胡副校长到场致辞并挨桌敬酒,平时不经常到食堂吃饭的战友也都积极参加,平时十几张餐桌上除了女子军乐队的两三张桌子外都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建军节这天不仅原来的餐桌坐满了人还另外又加了几张桌子,很幸运我们管理局战士被安排到最角落的一张桌子,由此可见我们在二食堂黄主任心中的地位,管理局战士是最让黄主任头疼的,经常惹事。副校长开始挨桌敬酒,我们单位山东泰安的老兵葛玉峰对同桌战友说“快点吃菜,吃光把盘子摞起来,等胡副校长过来敬酒时让他看看老黄给我们的菜不够吃”。一瞬间犹如风卷残云,黄主任站在我们桌边斜着眼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看着我们把盘子一个个摞起来他也不吭声,直到副校长开始到我们这排餐桌敬酒,黄主任对他手下的兵说“再给管理局的桌子上一份菜”,很快,空盘子撤走,重新上了所有的菜。这也是我们管理局战士不受黄主任待见的一个原因。大机关里的战士特别是我们管理局战士平时服务的都是少将大区副以上,中将敬酒我们并不看重,所以就肆无忌惮地想在中将面前搞个光盘恶作剧。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很好笑。
我是一九七六年入伍,在部队服役了四个年头,过了四个八一建军节。那个时代国家还不是多富裕,国家财政给每个兵每天生活费是4角5分。这点生活费可想而知,三餐黄窝头,隔一天吃顿馍头加几个鸡蛋、洋葱炒肉。平时生活还是以五谷粗粮、素菜为主。
所以我们当兵的都象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八一节的到来。八一节到来的前十来天,我们也就象少年儿童时期盼着过春节似的,天天屈指计算离八一还有几天。
时间到了七月三十一日,就象在老家除夕夜一样,连队举办了庆八一建军节联欢晚会。各班出一个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说快板书的、还有音乐独奏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热闹非凡的狂欢了半夜。
当天夜里战士们,激动的彻夜难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起床号又一次吹响。八一节终于到来了,战士们象过年一样,人人换上新军装,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午会餐。
经过战士们一上午的帮厨,终于做好了八一会餐午宴。连长命令全连整队集合,唱一个军歌再进饭堂。歌声结束后,以班为单位排队进饭堂,大家伙都入座后,指导员致了祝酒辞,他主要讲了八一节的来历。然后他提议全连都倒好酒,举起碗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干杯!我们喝了几口红酒。因当兵的不能喝白酒,所以我们八一节喝的全部是红酒。酒过几巡后,战友们纷纷串串桌互相碰杯加深友谊。最后连队干部们串串桌与大家伙碰杯共庆八一节。
就这样二个多小时的八一会餐结束了,战士们酒饱饭足后,各自回到宿舍聊天、打扑克、休息,自由自在愉快的喜度八一建军节。
一个除夕晚饭,一个建军节晚饭,十个菜还是十二个菜(油炸花生米也算一道菜)有点记不清了,但比平常日两个菜(说是一荤一素,感觉就是两素)要强多了。八人一桌还是十人一桌也记不清了,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吃得那是连一粒花生米都不会留下的。
七六年入伍,在部队过了四个八一节。我们是参核部队,每天伙食费0.73元。那时物质贫乏,平时伙食差,陈米杂粮,但八一节一般是八菜一汤,有黄花鱼带鱼蛋粉红烧肉,有青梅酒。在试验场一个月,都吃得好,每天1.23元,早晨包子牛奶,天天红烧肉回锅肉。试验成功庆祝都是十菜一汤。怀念啊。
1935年什么兵首次受阅
1953年10月1日火箭炮兵方队首次受阅,火箭炮兵即火箭炮士兵,而火箭炮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多发联装发射装置,它发射的火箭弹依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火箭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烈,突袭性好,机动能力强,可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射大量火箭弹,用以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给敌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震撼。
临汾:国庆节消防员执勤老婆和宝宝悄悄前来看望,脸上的幸福溢出屏幕, 你怎么看
军人守护大家,军嫂守护小家!
军人很伟大,军嫂同样伟大!👍
因为他是消防员,守护爱、守护家人成了消嫂的责任和担当。别人家过节都能团团圆圆,而他们却只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他们的伟大贡献致敬!
因为他们是消防员,所以他们要去最危险的地方救人;
因为他们是消防员,所以他们要冲进火海守护人民财产安全;
因为他们是消防员,所以他们就得迎难而上,不能有片刻迟疑.....
可是,他们也有家庭孩子,他们也会疼也是血肉至躯。
就因为他们是消防员,他们就得坚守自己的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没有选择权!
消防员,多么伟大的职业!他们留给我们一张张帅气的背影,可我们多少人又曾知道背影前的他早已汗流浃背.....
古代也有阅兵吗?如果有,是怎样的呢
“阅兵”古称“观兵”,是一种对武装力量进行的检阅,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武力的展示。阅兵经常在一个国家的重大节日、军队出征和凯旋时举行。那么历史上最早的阅兵起于何时?哪次阅兵的规模最大?
历史上的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都曾有过阅兵活动,而中国历史上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
据《淮南子·原道训》中的记载,禹在做了部落的首领之后,他便在涂山邀请其他的诸侯前来会盟,在此次的会盟大会上,禹命令他的军队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来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们,也都献上贵重的物品,表示了对禹的臣服。
从涂山会盟中不难看出,禹通过展示他的武力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阅兵。
周武王在讨伐纣王时也曾举行大规模的阅兵,随后武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一路上前歌后舞,最终士气大振的周军于牧野击败了纣王的主力部队。可以说,古代的观兵已经成为了一种震慑敌人的军事目的手段,开始被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了,而古代的观兵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阅兵。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应该首推大明王朝永乐十九年的“永乐大阅兵”。
永乐大阅兵在京北重镇怀来举行,此次大明王朝共调集了10万大军,包括了广西、云南、四川的“土狼兵”、“白杆兵”等军队。其中明军最精锐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相继展示了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阵法。这场大阅兵长达一个月之久,前来观礼的各国使节多达27个之多,大明王朝的军威之盛无疑震慑了周边的国家,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时至今日,阅兵也经常在一些国家的重大节日时举行,阅兵通常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国家的阅兵形式也有所不同。
目前世界上的各国阅兵大体上可分为气势宏大的苏式阅兵、侧重怀旧的英式阅兵、艺术气息的法式阅兵和商业娱乐的美式阅兵四种。其中以俄罗斯每年5月9日举行的红场大阅兵最为壮观,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要高出其他国家一筹。
在莫斯科的红场阅兵式上,那种磅礴的气势令人窒息。
而且在每年的红场阅兵式上,都会邀请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加入阅兵。虽然这些当年在战场上浴血杀敌的老兵已是白发苍苍,但他们依然在尽最大的努力做出最标准的军礼。每当此时,参加阅兵式的军民都眼含热泪的向这些老兵致敬。
苏联女兵
英国女兵
朝鲜女兵
伊朗女兵
中国女兵
与古代的阅兵不同的是,现代的阅兵加入了那些飒爽英姿的女兵,而这些女兵无疑成为了阅兵式上最亮丽的风景线,甚至有些人是专门为观礼各国女兵而来的。
到此,大家对国庆遇军人集体婚礼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国庆遇军人集体婚礼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最新发布
-
青蛙腿是樱桃肉吗「吃车厘子中毒事件」
2025-01-07 -
无人机桨叶缺口影响大吗「无人机飞手真实现状」
2025-01-07 -
不拴绳,坐凳,女子带狗就餐,还用餐厅的餐具喂狗吃饭……你怎么看「女子用公共餐具喂狗视频」
2025-01-07 -
幼儿园杯子、毛巾消毒使用方法「幼儿园洗碗间卫生制度」
2025-01-07 -
高速绕远路会多收费吗「拒绝高速停车后被骂」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