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初中毕业8年的学生举报班主任曾辱骂自己,已升副校长的老师被撤职,你怎么看「高中生举报大学教师欺骗感情」

初中毕业8年的学生举报班主任曾辱骂自己,已升副校长的老师被撤职,你怎么看「高中生举报大学教师欺骗感情」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生举报大学教师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高中生举报大学教师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初中毕业8年的学生举报班主任曾辱骂自己,已升副校长的老师被撤职,你怎么看

一声长叹,君子报仇,八年不晚,面对学生的投诉,换做是我也只能“无话可说”。

刘老师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8年前的事受到处罚。我在想,如果我对某个老师不满意,是不是也可以举报他十几年前对我造成伤害!看了这个新闻,我只能一声长叹,微博真是个好东西,只要能掀起舆情,自然能够快意恩仇。

在微博曝光老师八年前辱骂他的卢某某已经参加工作,本来师生还在同一个群,而且好几年了,刘老师还是群主,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次没憋住,在群里痛骂老师,指老师是“恶魔”。刘老师为避免矛盾激化,把卢某某踢出群。

卢某某心有不忿,于是在微博中曝光老师曾经骂过他诸如“老汉(父亲)死了没人教”“成绩稀撇(太差),喝啥子水,喝尿!”……,并将这条微博大量转发,终于形成舆情。

于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出现了,赶赴深圳调查,派出心理医生对卢某某进行心理疏导,并且迅速对涉事老师进行了处理,免去副校长职务,调离原单位。

教育部门反应很迅速,应对很及时,卢某某表示很满意!舆情被扑灭,领导们弹冠相庆!但是,老师们满意吗?这样的事件会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仅凭一个毫无根据的微博,控诉八年前的“辱骂”,我们不知道这个辱骂是真是假,或者有几分真假。但是如此草率处理一个老师来扑灭舆情,将会对舆论导向产生怎样的影响?

老师对卢某某有没有辱骂无证可考,但是卢某某对老师在微信中动辄称“恶魔”,肆意辱骂却是铁证如山,是不是老师也需要心理疏导?卢某某是否应对此负责?可是,我们只看到老师被处理,卢某某深感欣慰,寒的却是广大老师的心,毁的却是当地的教育事业!

据说“教育惩戒权”有立法的可能,但是此情此景,即便立法,老师敢用吗?能用吗?

刘老师八年前有没有辱骂?我想只有当事人清楚了,即便是真的辱骂了,严重到了八年斗放不下吗?心理伤害有多大?如何评估?卢某某现在生活正常,应该是影响不大。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骂的少吗?动手也是常有的事,如果都要翻旧账,只怕那些老师都该下岗了。我不记恨那些严师,相反我很感激他们,没有他们当年的惩罚,就没有我今天的自律!

近年来,老师越来越不敢惩戒学生,不敢骂,更不敢打,甚至批评都不敢,只能哄着,只能表扬,面对如此为八年前“旧账”买单的老师,我们还敢要什么惩戒权?

总结语:我们无从考证当年老师的辱骂到底给卢某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却知道卢某某对老师的谩骂和投诉给老师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我们也算见识了“老师的娘家人”——教育局的雷厉风行,为平息舆情,几乎可以说是跪舔投诉者了!面对八年的陈年往事,仅凭一个无从考证的微博便将老师革职调离,端地好手段!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作为老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做有违师德师风之事,否则,必将受到应有的处罚。

“老汉(父亲)死了没人教”
“成绩稀撇(太差),喝啥子水,喝尿!”

说句实话,老穆很难相信这些话出自一名教师之口,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举报者为卢某某,2011年初中就毕业了,时隔8年,每当想起班主任的这些话时,他心里就害怕,感到恐惧。

“经常晚上睡不着觉,还全身发抖。”

尤其是“老汉(父亲)死了没人教”这句话,对他的打击尤为沉重

当时,他父亲车祸去世不久,本来心中就难过,但却经常被班主任当众侮辱。

试问,哪个初中生能受得了?

刘老师也曾威胁“谁出去乱说就让谁没有书读”······

面对这样的恶霸老师,卢某某只好将这段痛苦经历深埋心底

一晃8年过去了,如今,卢某某已研究生毕业了,目前在深圳工作。但班主任带给他的心理伤害,却始终难以释怀。

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在班级群里痛斥班主任的恶行!

刘某某,我现在想起你简直是个魔鬼、是噩梦。辱骂毒打十四五岁心智不全的初中生,虐待学生、人格侮辱、毫无师德,你的做法早已构成刑事犯罪,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在做天在看’。

卢某某随即被班主任踢出群,于是卢某某决定发微博举报

对于卢某某的微博,有人支持卢某某,也有人反对,说该老师教学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当然,也有质疑声,“卢某某太调皮,家长要找一个严格的老师来管住他。”

卢某某的微博引起了当地教育主管和学校的注意,于是成立调查组······

经调查,此事属实,于是做出了处罚决定。

撤销刘老师富乐中学副校长一切行政职务,并调离富乐中学。

此外,学校已经公开禁止体罚学生了······

受害人卢某某也得到了心理援助,希望他能尽快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


(一)老师辱骂学生的行为,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这样的伤害,倘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老穆忽然想到另外两起相关案件,一件是“20年后殴打老师一案”,还有一件是“初一女生遭老师辱骂一案”。

这三起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学生遭到老师的辱骂。

如此看来,老师对学生的辱骂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二)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加强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避免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同时,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拓宽“举报”渠道,聆听学生的声音,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

尤其是举报者的隐私,一定要得到保护,否则,举报者容易受到打击报复。

(三)学校及教育部门在评判一个老师时,不要只看重成绩,品德及口碑同样重要。

如果只用成绩来评判老师,那么,一些无德之师只会靠“挤压学生”的手段来获取班级成绩,全然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

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老穆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还校园及课堂一份宁静!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谢谢三味聊教育老师邀请。

这桩学生已经初中毕业8年,到现在才举报老师的事情,发生在四川绵阳。

根据新闻显示,这位卢某某,在读初中时,遭到当时的班主任刘某的羞辱,8年过去了,至今依然心理创伤难消,在国外念完大学后,他终于鼓起勇气举报了现在已经升任副校长的刘某;最终,刘某受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处分,被撤销副校长职务,并调离任职的中学。

事情似乎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但中间还有若干问题需要说明。

、班主任刘某说了些什么话羞辱了学生卢某某?

根据新闻来看,这对师生应该都是四川人。我恰好也是四川人,谙熟四川方言。根据报道来看,刘某当时辱骂卢某某的主要有两句:一是“老汉(父亲)死了没人教”,二是“成绩稀撇(太差),喝啥子水,喝尿!”。

作为一个四川人,这些用方言辱骂的语言,自然一听就懂。其实,如果只是单纯地看这些辱骂的话,虽然已经比较过分,但其实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老师在生气之下,骂一下学生“没老汉教”、“成绩稀撇”,这是比较常见的事儿。

关键在于,刘某恰恰是在卢某某父亲车祸去世不久骂的“老汉死了没人教”,这就不仅仅是骂人的事儿了,而是严重地戳人家的痛处。卢某某由此产生心理创伤,并且多年后依然不能康复,因而举报,最终使得刘某被处理,其人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班主任刘某的行为是一时冲动还是师德有问题?

老师骂学生,是很难避免的事情。关键是,刘某的行为是一时冲动还是惯性如此呢?

刘某被举报后,有不少当年的学生反映情况,认为其人作为老师,一贯喜欢辱骂学生,语言暴力十足。有当年的学生认为,“当年学校的教师作风确实有问题”。

由此看来,刘某是一个“惯犯”,在学生中的风评并不好。

在事情出来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事情进行了详细调查,认为刘某师德方面确实存在问题。

、师德有问题的老师,8年后该不该处理?

从调查及反馈情况来看,刘某师德有亏,这是确切的。那么,8年前的事情,该不该进行处分呢?

实际上,对刘某的处分属于行政处分,而行政处分是有时效性的,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分。卢某某这事儿过去已经8年了,这还能使用行政处分吗?

如果仅仅是卢某某这一件事情,早已经过了行政处分的时效性了,是不能对刘某处分的。除非,在调查中,发现刘某在最近两年内依然如此,才可以构成行政处分。所以,相关部分应对处分的详细理由予以公布。

四、对于这个事件,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点评如下:

1、在现实中,大多数中小学老师都是很好的,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但也有极少数像刘某这样的师德有亏的害群之马,随意殴打、辱骂学生,这些人当然应受到处分和处罚,甚至清理出教师队伍,都是没有问题的。

2、我们应注意到,一线教师教育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的偏差,不能对这些小偏差无限放大,更不能把少数害群之马的错误扩大化到教师群体身上。

3、看待老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应结合时代背景,时代不同,教师的某些行为也会有差异。比如说,二三十年前的中小学里面,老师打骂学生司空见惯,那是时代的原因,不能搞“翻旧账”那一套。

到此,大家对高中生举报大学教师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高中生举报大学教师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