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长江中下游水位到了关键时刻,洞庭湖和鄱阳湖起到了蓄洪作用吗「鄱阳湖结束枯水期」

长江中下游水位到了关键时刻,洞庭湖和鄱阳湖起到了蓄洪作用吗「鄱阳湖结束枯水期」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鄱阳湖跌破极枯水位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鄱阳湖跌破极枯水位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长江中下游水位到了关键时刻,洞庭湖和鄱阳湖起到了蓄洪作用吗

据多家媒体报道,长江中下游地区荆江河段自监利水文站起,全部进入警戒水位,武汉关水位到达27.75米,正在向历史最高水位30米迈进,下游大通、南京水位也在告急。与此同时,湖北黄梅地区出现破记录的降水量,多地出现大暴雨。下图是长江流域水文站超警戒水位分布图:

长江主干道上警戒水位不同于支流,两岸人口密集,城市多,一但出现险情,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所以说确保大堤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和切身利益,保证我们改革开放后创造的巨额财富安全。为此长江主干道平稳,我们就取得了这次抗洪的胜利。

诚然,长江河道除我们了修建三峡水库可以调控洪水之外,河道先天发育过程中,就已经给安排好两个湖泊——洞庭湖、鄱阳湖,为我们调节长江径流,互为补给,当主干道上洪水较大,水位上涨过猛时,河流补给湖泊,起到时了削峰、错峰的作用,同时对长江洪水缓冲一下;当长江进行枯水季节时,水位降低,湖泊水反补给长江,让长江水位不至于降低过快。

这两个湖泊相当于三峡水库,而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可利用的水库调洪,两湖却为我们的长江起到天然调节作用。

先看看鄱阳湖与长江补给关系,上图,湖口位于鄱阳湖出水口处一座水文站,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湖口的流量为负值,目前为2350立方米/秒,负值的意义是长江水补给鄱阳湖,正在消化长江的洪峰。我们看看鄱阳湖内水位如何?

同时间,湖区内星子水文站水位是20.6米,这表明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0.07米,长江干流洪水分流到了鄱阳湖。值得一提的是星子水文站目前处在警戒水位上,超出警戒水位1.6米,还在为长江分但洪水任务,仿佛在告诉主人:你现在处于危难时刻,虽然我的处境也不好,兄弟依然为你扛一扛。

我们再看看洞庭湖,上图是洞庭湖出水口处城陵矶水文站,目前该水文站超出警戒水位0.75米,也是负重前行,水文站流量为18600立方米/秒,快接近2万了,目前三峡出库量才3.1万啊,流量很大,所以说洞庭湖只能给长江施压,让长江承担。

洞庭湖水系里的有一支河流澧水,流域内普降雨,是近两天雨灾区,受降水影响,澧水流域的水文站全部超出警戒水位,所以一条澧水,抬高了洞庭湖水位,扛不住了,只能交给主人(长江)扛吧。

澧水暴涨,经过洞庭湖的缓冲,减缓了澧水的洪峰,平稳地把洪水输入长江。

目前洞庭湖高水位,它的位置正好处于三峡水库下面第一个蓄洪湖,它可以与三峡水库联合起来调度,当洞庭湖水位高时,可以降低三峡出库量,先让洞庭湖水先走,当三峡水库水位高时,可以让洞庭湖承担一些。有三峡水库与洞庭湖调节径流,确保武汉安全。

洞庭湖与鄱阳湖对长江径流的调节作用,在今天的洪水面前起到了很好效果,很遗憾,目前两湖面积不断缩小,水位也在变浅,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是河流天然的淤积,前期国家清理河道,鄱阳湖、洞庭湖退耕还湖,今天我们看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连续一个多月的暴雨预警中,我们还能把长江驯服,这是我们政策落实的结果。

为什么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水会流失

一、原因1、围湖造田使湖区的面积缩小2、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等增加,是水量减小3、南水北调工程使长江的水量减小4、气候变暖水量蒸发大5、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水体含沙量大,湖底淤积严重二、治理方式1、退耕还湖2、在长江两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3、提倡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不是后果是原因

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水都是流进长江最终入海,长江上游由于修建了三峡大坝,实现了对长江中上游来水的开发和利用,在丰水期时可以对水量进行储备,枯水期时对水流量进行调节,而鄱阳湖和洞庭湖在之前可以和长江水进行调节,但现在由于三峡大坝的调控,两湖的水在长江水位低时都会流入长江,造成了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水流失。

鄱阳湖的水是怎么干的

鄱阳湖是我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泊,但是近期却出现了持续干涸的情况,这是因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的;由于地球气候发生改变,早该离去的副热带高压依旧持续在我国南方地区,同时西伯利亚冷空气又没有及时对南方地区的高温。

 鄱阳湖干旱原因 —— 原因如下:入湖流量减少、出湖流量增加、湖区降水减少、蒸散增加对本世纪干旱事件的贡献分别增加对本世纪干旱事件的贡献分别为45%、24%、23%、8%。。

到此,大家对鄱阳湖跌破极枯水位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鄱阳湖跌破极枯水位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