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为何在中国没有像欧洲那么普及「博世中国员工」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柴油车为何在中国没有像欧洲那么普及
柴油车在中国的普及力度并不低,只是车型没有覆盖乘用车。
中国汽车保有量有2.4亿台,其中有三千余万台营运货车,如加上营运客车的保有量数字会很夸张。这些车的数量可能比欧洲很多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加在一起都要多,与大国如德国和法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在相当的水平,按照体量判断已经足够了,乘用车无法也不应该普及柴油车。
因为柴油发动机采用的是压燃点火技术,利用超高压缩比压缩空气产生高温直接引燃柴油,这种点火方式会让柴油燃烧后产生更多的氮氧化合物(NOx),这种物质对空气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其次柴油燃烧后还会产生比汽油多得多的颗粒物,总而言之柴油车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比汽油车大。
而国内的柴油动力汽车又普遍是大排量汽车,家用车的排量有2.0升就会被认为是大排量,而普通的轻卡用3.0升左右的柴油机算是入门,大巴车用5.0升的发动机还不算大排量,重卡牵引车用12.0升的发动机也不算夸张。但这些超大排量的柴油动力汽车油耗是很夸张的,消耗大量的柴油产生的排放也是很夸张的,普通的柴油动力公交车一年产生的排放约为7吨,试想哪些重卡的排放会有多高吧。
数千万台大排量柴油车产生的排放已经造成了极高的空气治理成本,剩下的2.1亿台左右的普通代步车如果也普及柴油动力,那么抬头还能看见天吗?柴油车的数量必须加以控制,除非不得不用柴油以节省油耗的刚需营运车辆可以使用,其他代步车则必须做出让步。至于欧洲市场柴油车略多也应该能理解了,因为车辆保有量太小可以随便折腾,然而作为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二大的国家不能这么任性,这点可以参考全球第一台汽车市场北美市场的乘用车也是以汽油动力为主。
而且欧洲市场的柴油车保有量也会快速的下降,因为欧盟多个国家公布了柴油车停产计划,随着保有量的增加这些地区也感受到了压力。这点可以以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作为参考,正因为欧洲部分国家柴油停产计划的公布,博世在柴油发动机领域的市场大幅缩减导致了大量裁员。所以柴油动力必然会成为过去式,尤其是在电动机实现了低转速超大扭矩以及混动技术快速进步之后,内燃式柴油机不再有任何优势了。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在国内目前柴油车主要是商业运输上为主,乘用车相对较少。大家知道,柴油机高效节能、扭矩力大、经济效能高。在汽车尾气排放要求更加严格的欧洲,柴油车普及率相当高。而国内乘用柴油车却少的可怜。1、目前在国内大家对柴油车的印象不好,什么黑烟、噪音、尾气排放污染物等等直接成了柴油车的标签。2、柴油发动机对油品质要求高,柴油机做工是压燃式喷射装置,精密制造难度大,劣质燃油会影响寿命。而国内生产的柴油指标还沒有达到欧盟标准的要求。3、柴油车的整体发展环境并像汽车宽松,环保越来越越严格,柴油车的尾气检测标准再次升级,国3排放的柴油车基本淘汰,对重型柴油车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束缚。4、国家在政策上一直不鼓励柴油车的大力发展,很多企业缓慢开发再加上柴油供应以及油品问题,都使得柴油车生存空间并不理想。
柴油车在欧洲大范围普及有自身的原因!柴油能量密度高,动力性、安全性均优于汽油,重点是成本低于汽油。欧洲的发动机也早就通过高压共轨等技术解决了抖动、燃烧不彻底等不利因素,排放比汽油机还环保。国内早期引进捷达时有柴油版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柴油品质达不到欧洲标准,国内柴油机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最后不得不放弃。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电动车的前景还是非常的开阔的,可以说是汽车在今后的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方向。有很多人提出电动车的发展会不会完全取代内燃机汽车,在国外已经提出了在2020年要完全取代内燃机这个领域。在中国会不会实现呢,这还是一个未知的答案,但是很明显国内已经向这个趋势去发展了。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涌上了街头,这也足以证实的这个事实。
但是有很多人都在质疑他真的可以完全取代内燃机吗?他的电池循环里程能得到解决吗?充电的时间还有电池的报废处理这些问题都在等待回答。是的,这个是电动车现在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是将来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不必担心,以中国的现代科技实力,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绝对会突破这几个问题。就像是中国的飞天梦,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梦,难以实现的一个问题,最终都让中国在短短的几年里得到了相应的解决,现在中国的飞天技术在全世界也是响当当的。以中国现在的实力,绝对会给电动车的发展史起到里程碑式的影响。
现在大多电动车售价相对较高,有很多消费者看见了这个价格都望而却步。但是国产的电动车价格相对较低,还是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观念。
在今后汽车的发展电动车是必经的趋势。
个人认为:电动汽车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行业发展趋势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汽车正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空间和储能单元转变。一方面,从全球各国、地方政府、车企推出的传统燃油车禁售计划来看,无论是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达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还是为了完成汽车产业转型,无一例外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传统燃油车逐步退出市场是一个不可逆的全球性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清洁度也在逐步提高,无疑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成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基于国情、政策
汽车电动化有利于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缓解交通污染压力、降低能源安全风险。
第一,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仍落后,而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的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具备优势,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第二,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70.9%,能源安全隐患较大,而车用石油消耗占比达42%,推动汽车电动化是减少石油消耗的主要手段。
第三,随着国家将充换电模式纳入到“新基建”范围内,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将会进一步加快,个人猜测将来有可能形成“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充换电模式,满足电动汽车的用电需求,同时进一步提升终端用户体验,增强用户购买信心。
第四,2020年6月30日,也就是前天,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举办线上报告发布会,提出了传统燃油汽车逐步退出市场的保障措施。根据报告内容显示:私家燃油汽车将在2045年退出市场,公共交通中的燃油车最早退出时间是在6年后。
总的来说,基于国内国情、政策及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是相当乐观的,尤其是电动汽车中的BEV、FCEV。
到此,大家对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最新发布
-
职工医保当年余额结转至下一年吗「医保余额转结到明年还能用吗」
2024-12-31 -
今年查干湖的头鱼,凭什么可以卖到2999999元「查干湖头鱼拍出天价」
2024-12-31 -
如何看待海南大学在舆论下取消了曾发布的禁止外卖进校园事件「海口小学生校内身亡事件」
2024-12-31 -
12306网上订票退票钱退哪里「12306预付款可以退吗」
2024-12-31 -
哈登会出现科比巅峰期的遗憾吗「火箭热火最新交易达成」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