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北洋水师正面迎敌,能否扭转甲午战局「威海 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正面迎敌,能否扭转甲午战局「威海 甲午战争」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北洋水师正面迎敌,能否扭转甲午战局

北洋水师虽然号称亚洲第一,全球前十,但由于晚清财政腐败,大量用于扩充海军阵容的白银都被用到了慈禧太后的60大寿了。

清日朝鲜半岛战役之中,清朝惨败。这就由此引发了甲午战争。虽然在当时,北洋水师在世界排名上是高于日本的。但还是由于财政腐败,炮弹里装的竟是沙子!而日本,当时又新采购了一搜战舰“吉野”号,从实力上已经能和清朝平起平坐了。

如果正面迎敌,把全部战舰投入战争,是绝不会造成邓世昌那样的局面的。虽说不一定能打过日本,但绝对能极大地消耗日本的实力。

北洋水师正面迎敌,亦不能扭转败局。

因为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与广东水师并未参战,北方水师以一已之力对抗日本联合舰队,无论从吨位上、射速与航速和弹药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日方,纵然将士们英勇杀敌,也不能改变结局。

但是清廷不知道,只有李鸿章明白,所以李鸿章不建议对日开战。而光绪刚刚亲政,急需立威,想拿日本开刀,并借机削弱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舰队。

从1891年开始,北洋水师不再新添一舰,李鸿章建议装备速射炮也被搁置,北洋水师逐渐被日方赶上并超过。

甲午战争中,清朝海军能战,而陆军不能战。日军占领威海卫之后,用岸炮炮击北洋水师,使其全军覆没,罪不在海军而在陆军。

除非是清廷迁都抗战,或者是在李鸿章在日本被刺客枪伤后愤而回国再战,此时列强纷纷转而支持清朝,或有打赢日本的希望。


谈到甲午战争,往往讲海战的多,讲陆战的少。北洋水师在整个甲午战争中,负责海上御敌。即使北洋水师顶住了日舰从海上的进攻,要扭转甲午战局,恐怕也很难。

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了三次战斗。第一次是丰岛海战,应该属于小规模的遭遇战,损失不是很大。济远舰受伤返回威海基地,广乙舰自爆沉海,操江号被俘,英国商船高升号被击沉,清兵陆军千余人遇难。第二次是黄海海战,北洋舰队正面迎敌,摆出夹缝雁行阵,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而且颇为凶悍的进攻阵形,旗舰定远号冲在最前面,首先开炮,亲自迎击日舰一字长蛇阵。这次战役,北洋水师沉没5艘战舰,主力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受重伤,但是整个舰队的建制还是完整的,舰队的主要领导和骨干大都保留了下来。受伤的舰只经过维修还能够投入战斗。日本人并没有实现一口气吃掉北洋舰队的愿望。

应该说,这个时候北洋水师还是有一定实力,可以继续与日舰进行周旋。 可是,接下来发生了镇远舰触礁事件,管带林泰曾引咎自杀,北洋舰队雪上加霜。

李鸿章为了保存北洋舰队实力,将舰艇都驶入威海卫湾内,任凭日舰如何挑逗引诱,决不出战。此时,日本陆军分成两路,一路强渡鸭绿江,攻入辽东境内。另一路从花园口登陆,占领了军事要塞旅顺口。在攻打旅顺要塞的时候,日舰从威海赶赴旅顺海面,用舰炮猛轰旅顺的清军守军,支援日本陆军作战,使日本陆军得以顺利攻占了旅顺要塞。

北洋水师与日军第三次交锋是在刘公岛。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后,占领威海卫,刘公岛诸炮台苦苦支撑,北洋水师困守刘公岛等待援军。然而,丁汝昌等北洋官兵望眼欲穿,却没有盼来援军。

山东巡抚李秉衡囿于门户之见,对出兵增援李鸿章麾下的北洋官兵并不热心。同样,在日军进攻旅顺的时候,李鸿章也是隔海观望,不伸以援手。内部扯皮,互相掣肘的结果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了。

绝望中,北洋海军司令丁汝昌自杀了,副司令刘步蟾自杀了,陆军指挥官张文宣也自杀了。 李鸿章说过一句话,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他无法“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言外之意是说,甲午战争是我李鸿章一个人(淮系)在同日本一个国家战斗,胜固可喜,败了责任可不全在我身上。他的话虽然有为自己漂白辩解的意思,却也暴露出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屡次提到的体制问题。 没落腐败的王朝,落后腐朽的制度,在全国无法形成合力一致对外。

门户之见,权力之争,裙带关系等等,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遇到外侮,便缩回脖子各自保存实力,不肯为国家出力。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怎么能指望北洋水师来扭转甲午战局呢?

甲午海战后期,李鸿章严令北洋海军不得出战,使北洋海军不能正面迎敌,只能坚守威海卫军港之中,任凭日本海军进攻,结果最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如果北洋海军正面迎敌,能否扭转甲午战局?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根本原因:制度文化的差异导致清政府局限于传统军事制度的理念

表现在清政府不追求军队的战斗力,而是考虑军队如何听命和效忠皇上。晚清时期,这一传统的军事制度仍然是当时盛行的主流文化。

洋务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只引“装”不引 “制",使军事改革基本限定在军事器物这一层面上。对于国家的安全体制,因触及到封建的伦理纲常和宗法思想,甚至关系到封建官吏的切身利益,而无法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海军而言,清政府缺乏对高层军事领导体制的彻底改革,致使海军建设分散、规划短且弊端丛生,逐渐使海军变为大臣的私家军队。

2. 北洋海军炮弹老化,日本海军多为新式速射炮 北洋海军的方速射炮为0门(也有说3门的),而日本舰队速射炮为97门。北洋很早就打报告要求购买速射炮,结果了无音讯,只能使用老式的架退炮。

3. 北洋海军物资供应质量极差

北洋舰队的煤,都是那种次品,燃烧值不高,而且烟雾极大,导致日本舰队提前1个小时发现北洋舰队。

弹药方面,中国户部禁止进口外国的东西,而国内,比如天津机器局只能生产那种无法爆炸的实心弹,使海战中无法造成大的威力。

到此,大家对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